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吴明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 吡拉西坦
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46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次/d.治疗两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6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考释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本革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的原植物.[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项下共收录了两种植物,其中《李氏草秘》仙桥草和《汪氏草药方》紫背仙桥之基原当为玄参科植物爬岩红Veronicastrum axillare (Sieb.et Zucc.) Yamazaki,而《百草镜》描述的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当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DC..

    作者:苏青华;张水利;韩召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丁丽仙教授经验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案举隅三则

    [目的]探讨参麦黄连阿胶汤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3例患者施以参麦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并观察其疗 效.[结果]3患者服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参麦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参考学习.

    作者:翟婷婷;丁丽仙;孟昱琼;李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串雅》看浙江民间走方医的治病特点

    古代中医从医的模式主要有药堂坐堂医(即所谓国医)和民间走方医二类,赵学敏的《串雅》是一部反映浙江民间走方医为主的中医著作,从《串雅》中可以看出,浙江走方医有着与坐堂医明显不同的治病特点.

    作者:吴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猪去氧胆酸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uPAR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清开灵注射液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的猪去氧胆酸对肝癌细胞HepG2上清液中uPAR的影响.[方法]将猪去氧胆酸逐个 稀释为从10到30000倍的9个稀释倍数,采用MTT法测定各浓度药液的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HepG2细胞uPAR的表达,观察药物 各浓度下对细胞生长活力和uPAR表达的影响.[结果]猪去氧胆酸对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可使细胞培养上清中uPAR 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降低肝癌细胞uPAR活性表达的能力与其有效成分之一的猪去氧胆酸有关,猪去氧胆酸具有一定体外抑 制肝癌细胞HepG2转移的能力.

    作者:王文花;祝丽丽;单泽松;李劲松;胡海燕;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血管性痴呆从肾虚血瘀论治初探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痴呆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中医药治疗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改善具有一定优势.根据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肾虚、血瘀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影响,构成其主要发病机制;在益肾活血的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成勇;黄泉智;王发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癌症术后病人的中医药调治心悟

    以验案二则,胃底贲门腺癌根治术后3年余和小细胞未分化中心型肺癌Ⅲ B期行根治术后10年的患者,均经化疗又以中医药为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学定期复查,至今均无复发、无转移,身心状态良好.笔者对其就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个体施护等方面的思路与治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雪华;赵玉莹;京叶;于海亮;王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益气法与单纯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补肾益气法与单纯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补肾组” 34例,“补肾益气组”38例,在均予雄激素联合环孢素为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对应中医辨证中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亚群、细胞因子变化,并进行中医症侯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补肾益气组总有效率88.89%,单纯补肾组总有效率83.87%,无显著性差异(P> 0.10),但补肾益气组基本治愈率及缓解率优于单纯补肾组(P<0 10).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细胞CD3、CD4升高,CD8降低,细胞因子IFN-y、 TNF-α降低,且补肾益气组较补肾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3个月后发现,补肾益气法治疗慢性再障疗效显著, 总有效率与单纯补肾法无显著性差应,但能明显改善慢性再障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升高外周血象,调节细胞因子,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且 较补肾益气组显著.

    作者:祝佳嘉;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系膜增生性肾病与TGF-β 、MMPs、NF-KB和PDGF关系的研究进展

    系膜细胞的增生是多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导致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因素.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是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我国肾穿刺病人的20%~25%.因此,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本篇就系膜增生性肾病与TGF-β的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活化、NF-KB的活化和PDGF的旁分泌或自分泌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述.

    作者:赵宝玲;任现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老年中风病

    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老年中风病发病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影响疾病的易感性,影响疾病的病理变化与证候类型,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通过研究老年中风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对其进行预防、治疗和调护,可以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楼丹飞;李越华;王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枢NMDA受体NR2B亚单位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 - aspartate,NMDA)受体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NMDA受体NR2B亚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尤为密切.NR2B在疼痛的产生、中枢性痛觉敏感化形成和疼痛治疗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就NR2B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董娴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益肾活血解毒汤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肾活血解毒汤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益肾活血解毒汤;服药前后做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斑块体积和性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所减轻,TC、TG、hs-CRP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解毒汤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勇;胡业彬;张叶祥;杜卫甫;范建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产药材研究

    [目的]为保护和持续利用大盘山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至2007年,分六次实地考察,对药用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现状进 行调查.通过标本采集;野外种类、分布状态记录及拍摄照片和室内标本鉴定与编目整理.[结果](1)以大盘山为核心的地产药材,按药用部位 进行统计,其中植物类488种;动物类40种,矿物类8种.具“磐五味”资源药材和较多的珍稀濒危药用物种.(2)对建立药材基原种质库,保护 资源药材;加强重点药材建设,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利用野生家化、优质品种选育,保护和永续利用资源药材;加强药材深加工研究,促进药 材经济持续发展;重视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提高药材附加值,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论]大盘山药材共有536种,植物类药材比重大,动物类 药材次之,矿物类药材比重稍少;药材丰富,但诸多不足,如优良种质消失,品种退化,药材质量不稳定,经济附加值有待提高等.

    作者:陈锡林;浦锦宝;张方钢;陈子林;胡海波;韦福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肿散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肿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40例,分别用消肿散、云南白药粉外敷,空白组不敷药,连续观测肢体肿胀度变化并记录张力性水泡与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病例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之间患脂肿胀度、张力性水泡生长两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散可以显著降低四肢闭合性骨折后肢体肿胀度,减少张力性水泡形成,疗效确切但不能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金国军;曹逸;孙立喜;黄安宇;杨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隐患查找制度并PDCA管理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护理风险也逐日增多,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护理隐患查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将查找的隐患运用PDCA循环法,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投诉,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作者:庄素芳;霍殿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对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分析,阐述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的物质基础.[方法]将正常人、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用亲和层析法除去其中的高丰度蛋白质,再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不同组样品蛋白质组的变化,所获的差异蛋白质用质谱进行鉴定.[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肝肾阴虚型甲亢患者血清中RBP和TTR的表达量降低,而IGF-2、FDA-C、NF-kB及PTP表达量升高;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TTR表达量升高,NHE-1、ZAG 、UCH、IGF-2和MHC - Ⅱ蛋白则表达量下降.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相比,ProapoA-Ⅰ和TTR表达量降低,而NDU、SCDH/SCR、PK、Cyt P450蛋白、IGF-2和IRF-5表达增加.[结论]肝肾阴虚型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活跃,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则机体代谢减低,合成代谢的速度>分解代谢的速度.肝肾阴虚型甲亢血清IGF-2表达升高,脾肾阳虚型甲减则正好相反,说明血清IGF-2具有成为中医辨证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

    作者:卢德赵;宋俊玲;王萍儿;杨贞;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新视角

    PBL (problem-based learni“g)一直是用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本文在综述了与此相关的主要学习理论以及大学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一般进程后,指出一旦教师回归到学习者身份,PBL及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就无疑可以成为适合高动机驱动的成年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的新视角正在于把语言教师作为普通的学习者来研究,并探索语言教师如何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改进自主学习方法来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

    作者:龚朝红;顾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86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普济消毒饮和三黄洗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西医治疗.3d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君武;石宇;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老恒言》养生思想对现代养生学的启示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是一部中医养生名著.因其鲜明的养生观点、切近实用的养生方法而广为人们所喜爱,多次刊刻.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入手谈老年保健方法,细致入微,切实可行,且大都经作者亲身体验,值得信赖.尤其可贵的是,本书不标新立异,不涉旁门左道,而是以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客观态度看待养生长寿,对现代比较混乱的养生学界颇有警示作用.

    作者:黄作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三维剖析

    从学生,教师,教学环境及条件三个方面,根据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分析做出举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及探索,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

    作者:李毓虹;刘小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60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该病患者,根据沈氏针灸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辨证取穴针灸拔罐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结果]:治愈24例,占40%;好转30例,占50%;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徐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