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宝;范清宇;张殿忠;周勇;刘晓平;周银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otal body irradiation on the quantity and activity of P65,TNF α and IL 1 in irradiated rat wounds. Methods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 and interleukin 1 (IL 1 ) in wound fluids were quantified by ELISA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by L929 cell lysis and thymocyte proliferation,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P65 protein in wounded tissue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NF α and IL 1 in wound flui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irradiation,while their quantities in wound fluids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The expression of P65 protein in wounded tissue also did not decrease obviously after irradiation.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ted that total body irradiation may inhibi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NF α , IL 1 and nuclear factor B,there may exist negative factors to disturb the protein functions in wound environments.
作者:朱颖;史春梦;程天民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集体支持下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乳腺癌患者调查,选择74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集体支持组)为连续参加抗癌乐园活动半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38例;对照组为经医院治疗后回家半年到一年而未参加抗癌乐园活动的乳腺癌患者36例.结果参加集体支持活动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未参加者,且人格因素、文化程度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积极参加集体支持活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易怒的程度越重,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
作者:徐萍;赵永福;姜潮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文章总结了1995年以来对2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志良;瞿佳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进行β-磷酸三钙/聚乳酸叠层复合支架的应用评价.方法在体外37℃生理盐水中降解过程中,观察该材料的重量、力学强度、聚乳酸分子量、材料周围环境的pH值、Ca2+浓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将该支架材料和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后,植入中国青山羊胫骨段缺损处进行修复实验.结果对修复效果进行了观察,发现其成骨能力较强.结论此种材料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一定应用前景.
作者:汤顺清;石海涛;毛萱;周长忍;裴国献;陈滨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水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资料对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以水疗和牵引为主治疗3周及1年内的随访.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以水疗和牵引为主要治疗方法住院治疗,3周后再评估,1年内随访.结果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步态恢复时间和1年内复发中,水疗组优于牵引组.结论牵引和水疗的作用,都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疼痛和麻木缓解,但水疗中可同时进行腰背肌及步态训练,使腰背肌的协调性和柔韧性更快的得到恢复.
作者:谢志强;马诚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截肢后安装假肢是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充分发挥假肢的代偿作用,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文章就截肢康复的重要性、我国截肢康复的现状、现代截肢康复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东运 刊期: 2002年第24期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1月~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320例,年龄28~66岁,平均45岁,TNM分期为Ⅰ期62例,Ⅱ期198例,Ⅲ期60例.手术方式为简化根治术128例,根治术167例,扩大根治术25例.
作者:宋传健;张宏伟;王为忠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对肱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为肱骨骨折治疗轴向加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肱骨横截面CT图像为基础,建立肱骨模型,利用ANSYS5.6软件进行计算,选取三维十结点四面体单元,共划分2729个结点、49041个单元,分析骨折断面与轴线成30°,45°,90°及X、Y、Z3方向固定时肱骨轴向受压的应力分布及大小.结果肱骨断面与非断面处应力差异较大,断面处应力较集中,且以断面为中心呈非严格对称分布,应力较大区域分布在距骨折部位10mm左右,是其它应力区的两三倍.结论肱骨骨折治疗中应视不同情况估算所需载荷大小以选择合适内固定植入物.
作者:陈宗和;苏佳灿;张春才;许硕贵;田甜;张雪松;薛召军;吴建国;丁祖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SDAg)与皮维碘对儿童烧伤后减轻疼痛,防止瘢痕形成的疗效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440例儿童烧伤随机分为2组,每组220例,治疗组外用20%SDAg悬液,对照组外用10%皮维碘软膏,观察疼痛反应、平均愈合天数及功能恢复.结果SDAg组用于浅Ⅱ度、深Ⅱ度早期在各项观察指标方面均优于皮维碘(P<0.05).结论外用SDAg是儿童烧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向群 刊期: 2002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应用神经导管的依据是将导管套接于缺损神经的两端,神经再生即可通过管腔来进行,可以预防神经间隙内神经瘤形成和纤维组织进入,更重要的是,远侧神经支产生的趋化性和营养性因子能在导管内积聚,营养性因子有助于损伤轴突的存活和生长,趋化性因子则对再生轴突的生长方向有重要影响[1-2].
作者:王相如;钱济先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手术造成3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中段3mm标准骨缺损,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对其骨折部位施以低强度超声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治疗.术后第2,4,6,8周进行X线摄片及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的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显示骨折修复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强度超声能够刺激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可望成为一种非手术治疗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的新方法.
作者:刘晓阳;汤继文 刊期: 2002年第24期
Background: Femoral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means fractures happened 5 cm away from inferior margin level of small trochanter. Most of this kind of fracture is unstable fractures caused by trauma mostly and characterized with large malposition, splintered and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It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f treated improperly.
作者:周峰;姜为民;唐天驷;杨惠林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活动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对112例246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Kessler修复,30例36指肌腱粘连行肌腱松解,术后分别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及早期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经6~36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修复肌腱顺利愈合,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屈指肌腱功能恢复优级72.36%,良级17.50%.结论早期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
作者:杨绍安;刘宁富;舒小秋;肖晓桃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腭裂是以软硬腭组织不接合为特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对口颌系统发育和口腔功能有严重影响.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术后戴用升软腭语音辅助器(palatalliftspeechaid,PLSA)和语音训练对语音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评价,为腭裂序列治疗矫治方法的应用提供临床试验依据.
作者:关丽;巩宇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如何以简便快速的方法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黑色素细胞.方法以包皮组织作为细胞来源,用消化法获得表皮细胞悬液,用该实验室设计的方法对细胞进行纯化,Dopa染色、S100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鉴定细胞来源.结果用该实验室的纯化方法培养的黑色素细胞贴壁快,细胞产量高,未见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黑色素细胞.
作者:李媛;王新文;金岩;刘源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大鼠脑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强度及针刺对CGRP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及针刺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KnyiharCsillik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GRP浓度;采用RTPCR法测定CGRPmRNA表达.结果颈静脉血CGRP含量:正常大鼠保持低水平恒定量,模型对照组大鼠CGRP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预防组及针刺治疗组与正常大鼠相近,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脑干及三叉神经节CGRPmRNA的表达变化:正常对照组表达在较低水平,模型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强(P<0.01),针刺治疗组及针刺预防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达显著减弱(P<0.01).结论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脑内CGRP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分子机制之一;针刺调控CGRPmRNA表达可能是针刺防治偏头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钟广伟;李炜;邓干初;王素娥;文玲波;罗志勇;陆秋恒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为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为头颈部肌肉不协调过度收缩,而致一些转头动作或持续性异常头位,可伴痉挛性痛.作者在1999年12月~2002年8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1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芳;胡建华;刘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1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其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头皮脑电记录等不能精确定位致痫灶,经颅骨钻孔、埋置颅内深部和/或皮层电极,长程脑电监测并分析发作初始期脑电的异常放电节律和范围,对比术后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结果,分析发作初期脑电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结果记录到了47次临床发作.发作初期异常放电可分为4种形式:低幅快节律、尖波节律、高幅棘波节律和棘慢波节律.按异常放电范围可分为:局限性放电、区域性放电和广泛性放电.11例(78.5%)患者准确定位了致痫灶,术后癫痫发作消失(64.3%)或极少发作(14.2%),2例(14.2%)发作减少90%以上,1例(7.1%)术后无改善.结论颅内埋置电极脑电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异常放电形式、部位和异常放电范围是定位致痫灶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国君;王玉平;遇涛;李勇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截肢康复是指从截肢手术到术后处理、康复训练、临时与正式假肢的安装和使用,直到重返家庭与社会的全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截肢部位的选择,现代截肢手术的改进,儿童截肢的特点,大腿截肢手术特点以及影响假肢穿戴的非理想残肢的康复.
作者:崔寿昌 刊期: 200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