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溶栓醒脑制剂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张英杰;邱久立;马明义;侯坤

关键词:中药, 溶栓, 醒脑, 制剂, 脑梗死, 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摘要:Background:Herb preparation for dissolving thrombus and awakening the mind,which was small pills made of over 20 herbs such as leech etc,was produced in the Jilin Herb manufacturing company under the guard of the nervous internal medicine and its effects has been proven by clinical applicatio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Bobath技术对病毒性脑炎偏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 Bobath技术对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恢复期病毒性脑炎患儿 34例 (康复组 ),应用 Bobath技术对偏瘫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康复组患儿 Fugl- Meyer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Bobath技术可明显改善偏瘫患儿的肢体功能。

    作者:李哲志;冯晶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新型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患者步态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0例曾配戴标准式踝足矫形器患者使用动力式踝足矫形器,用目测法观察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对患者行走时步态周期的影响。结果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可在矢状面允许踝足有背屈和跖屈活动,患儿的步态更接近正常。结论使用动力式踝足矫形器能更好地改善步态,增加稳定性。

    作者:易南;王冰水;李玲;牟翔;王晓莉;王焱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 188例老年受试者进行电脑化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测试;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闭眼单足站立、强化 Romberg检查、前庭步测试、改良 Wolfson测试、垂直 X书写的测试。结果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垂直 X书写测试、改良 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结果表明常锻炼的老年人平衡能力比不常锻炼组明显好( P<0.05, P< 0.001)。结论体育锻炼对延缓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退行性变化有积极作用。

    作者:肖春梅;李阳;梁晓杰;叶春;刘冬梅;陈瑞芳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性瘫痪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综合训练

    人类的发音器官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它由 3大系统组成,即动力系统、震动系统、共鸣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协调完成语言的功能。脑性瘫痪 (脑瘫 )患儿由于脑损伤累及支配舌、咽及喉部肌肉的运动中枢而产生构音、发音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社会交往与交流的发育。正确评价与治疗脑瘫患儿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已成为现代康复的重点内容之一。对 1999年 4月~ 2001年 1月收治的 28例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进行了综合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佳;覃蓉;肖曙光;扬伟红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康复医学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如何使医学院校的学生在短短的二三十个学时教学中,全面的认识康复医学、并对康复医学留下深刻、整体的印象,一直是康复医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我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儿点经验。

    作者:尹清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康复之路,康和相助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超声波与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100例随机分组疗效观察

    1995年 8月~ 1997年 6月以来,采用起声波与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100例,现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0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咀嚼时关节疼痛,而且伴有颞下颌关节处弹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例。其中男 62例,女 38例,年龄 13~ 63岁。左侧下颌 41例,右侧下颌 59例,病程 2 d~ 3年。 超声波治疗组:应用河南洛阳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 LY- 1型超声波治疗机,根据病变部位,分别在颞下颌关节压痛点处,涂上超声接触耦合剂,运用移动法,将直径为 2.0 cm的声头紧贴皮肤的关节区,以 10~ 20 cm/min速度做环形移动,声强为 1~ 1.25 W/cm2,频率为 800 kHz,治疗时间为 15 min, 1次 /d,10次为 1个疗程。

    作者:王延良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老年糖尿病人静息能量代谢的特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能量代谢的特点。方法对 21例老年男性糖尿病人与 22例健康老年人采用间接测热法,进行静息能量消耗 (REE)的测定。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糖尿病人组 REE值 (1 392.21± 259.20)较对照组 (1 639.27± 344.76)明显减低 (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之一表现为静息能量消耗降低,其原因可能和糖尿病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衡导致瘦素等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作者:彭念寅;徐强;汪仕良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控制居室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控制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 DMSA)患者生存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对 43例 DMSA患者卧室中床垫、被褥、沙发和枕头等部位,每季度采集积尘一次,计尘螨数。一年后随机分为控螨组( T组)和对照组( NT组)。 T组采用加强通风、降低温湿度、洗涤吸尘、暴晒物件和改变室内陈设等综合物理措施。 NT组未作特殊处理,每季度作 QOL评估一次。结果 T组尘螨密度明显降低、 QOL评分显著改善,( P<0.05)。而 NT组尘螨密度和 QOL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综合物理措施控制尘螨孳生可改善 DMSA患者 QOL。

    作者:谢忠;黄钢;银正民;廖思海;林举达;余忠华;刘国勋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巴戟素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语言功能的初步探索

    目的探讨巴戟素对血管性痴呆 (VD)患者的智能改善作用。方法采用 MMSE对巴戟素组和脑复康组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试。结果两组治疗前后 MMSE总积分分别有显著差异 (P<0.01),两组间治疗后总积分值升高比较没有时显差异 (P>0.05),但巴戟素对语言项目的改善优于脑复康。结论巴戟素对 VD有一定疗效,效果与脑复康大致相等,在语言项目可能优于脑复康。

    作者:梁宏宇;吴伟;陈宏王圭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针刺结合上田法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1999年本科在针刺方案基础上配合上田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 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观察病例全经本院神经科确诊,类型为单纯痉挛型脑性瘫痪病儿。 76例随机分成综合组与针刺组,综合组 38例, 7个月~ 1岁 8例, 1+~ 3岁 23例, 3岁以上 7例。针刺组 38例, 8个月~ 1岁 10例, 1+~ 3岁 22例, 3岁以上 6例。依据《实用儿科学》第 6版中的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张敏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舌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对 92例小儿脑瘫患者,以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舌针、穴位注射与药物治疗组各 4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92例均系住院脑瘫患儿,诊断及分型符合 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修订的标准。其中男 6O例,女 32例,就诊年龄 5岁以上 64例,~ 10岁 21例,~ 15岁 7例。其中四肢瘫 15例,双下肢瘫 49例,偏瘫 2 8例。痉挛型 59例,手足徐动型 18例,共济失调型 5例,混合型 10例。

    作者:陈柏志;陈廷辉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性瘫痪儿童脑电图纺锤波变化分析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CP)儿童脑电图纺锤波变化与临床表现关系。方法检查 179例 CP儿童脑电图并对其中有纺锤波变化者进行分析。结果 CP儿童纺锤波变化中缺失占 72%,且双侧痉挛型纺锤波双侧缺失占 83%。结论儿童纺锤波的变化可作为观察 CP儿童脑器质性损害的指征之一。

    作者:张洁;蒋积定;罗织云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肉毒毒素肌注配合综合康复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肉毒杆菌毒素 A(BTX- A)肌肉注射配合综合康复矫治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功能畸形的疗效。方法 4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4例,运用 BTX- A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 24例,采用综合康复疗法。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和 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χ 2 =4.76 ;P<0.05)。结论 BTX- A肌肉注射与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治疗小儿脑瘫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梁松;刘洪涛;赵阳;徐云萍;王莉萍;李雄斌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智残儿童操作运用教具的若干问题

    智残儿童由于其感知觉以及语言的缺陷和障碍,影响其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使得他们的表象特别贫乏,思维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需借助于具体的能够动手操作的直观教具。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通过实物操作,儿童可以通过亲身实践、经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既能帮助他们建构知识又能诱发他们主动学习探索。因而操作学习通常是智残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在具体运用操作材料时我们教育者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永勤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两种方法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并精神发育迟滞的效果及效 /价比。方法两种均以手法为基础,配合康复训练, A组脑活素等静脉点滴, 30 d为 1个疗程; B组脑活素等穴位注射,配合针刺 (头针、体针 ) , 20 d为 1个疗程。结果 B组疗效明显优于 A组。 B组效 /价比高于 A组。讨论中西医结合手法是治疗基础,结合穴位注射与针刺疗效显著。在治疗基础上训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穴位注射和针刺对患儿痛苦较大,故轻症、年龄小者选用 A组方法。

    作者:李初阳;张华;高鹏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性瘫痪患儿的几种简单家庭康复训练方法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大脑发育时期非进行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脑瘫患儿,家庭治疗相当重要。目前在我国康复医学兴起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体系不完善,脑性瘫痪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家长学会在家庭当中对患儿进行训练治疗相当重要。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家庭训练方法。

    作者:金哲;李瀛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暗示疗法并泰必利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 Gilles de la Tourett’ s sysdrome)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 [1]。为进一步探讨其有效疗法,减少复发,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自 1998~ 2000年,我们采用暗示疗法并泰必利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喜云;宋燕;骆萍;王艳坤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神经康复常用词中英文对照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春节期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初探

    本组对春节期间住院的 36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在康复治疗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样 2000年春节期间住我院的患者 36例为实验组,其中男 28例,女 8例,平均年龄 46岁。对照组为 1999~ 2000非节日期间住我院的患者,共 36例,其中男 25例,女 11例,平均年龄 44.3岁。两组患者均分布于我院的内科、外科及各专科,意识清楚,有良好的认知水平。

    作者:贺旭;陈静;林建华 刊期: 2001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