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虎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学影响

高梅;李妍;钟越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 免疫学, rheumatoid arthritis, Colorimetric Method, stationary phase, peripheral blood
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immunologic mechanism of tiger's urine on patien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 We used ELISA method to detect TNF values of serum; we also used MTT colorimetric method to detect the inhibition of tiger's urine on T- cell. Result TNF values of RA patient's serums at both active stage and stationary phase before the therap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group; TNF values of patient's serums after the therapy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herapy; tiger's urine had obvious inhibitive action on prolife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s T- cell. Conclusion Tiger's urine could inhibit T-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TNF's secretion, which may be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of curing RA.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溶栓醒脑制剂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Background:Herb preparation for dissolving thrombus and awakening the mind,which was small pills made of over 20 herbs such as leech etc,was produced in the Jilin Herb manufacturing company under the guard of the nervous internal medicine and its effects has been proven by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张英杰;邱久立;马明义;侯坤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短时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量化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一小时”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对中学生身心指标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调查。结果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一学期后中学生身体发育形态、功能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结论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建龙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海水浴体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比较海水浴体疗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海水浴体疗组和对照组共 65例,对比疗养 1个月前后的脑动脉及血流参数变化。结果( 1)海水浴组疗养后与疗养前及对照组疗养后比,心率、血压差别非常显著( P<0.01 );( 2)两组脑动脉显示率无显著差别0.05);( 3)疗养后两组除大脑前动脉的搏动指数无显著差别外,其余各脑动脉参数差别显著或非常显著( P<0.05,P< 0.01)。结论海水浴体疗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氧供应,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脑动脉硬化状况。

    作者:戴蓉;林玲;林龙;王俊;郑芳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活动的预后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65例 AMI病人随机分为早期活动组 35例及对照组 30例。分别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治疗方案。结果两组在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早期活动组无 1例出现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结论无合并症的 AMI病人实行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案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树青;高航;王晓丽;陆红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4例康复治疗体会

    我科在 1999年 12月~ 2000年 12月收治 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均采用大重量瞬时间快速牵引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龄 22~ 48岁,病程不超过 1 d,均有明显外伤史, 4例患者均表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3例胸锁关节以下感觉消失, 1例平第 4肋间隙感觉过敏。 2例四肢软瘫,肌力 0级; 1例双上肢肌力 2级,握力为 0,双下肢肌力 5级; 1例右手握力为 0,左手握力 10 kg,其余肌力 5级; 2例腱反

    作者:郭勇;李方祥;彭海;任玉衡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运动处方的发展与高校实施运动处方的前景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不同人的健康状况,制定出适合个人状况的运动程序,用处方的形式来确定健身或体疗的负荷内容与负荷量的方法。 1953年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发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在体育过程中应用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随后德国的肖立赫以及英国里兹大学的 RE摩根和 GT亚当逊等创造了一种巡回锻炼法,这是初的运动处方模式。德国阿肯是世界性长跑热的积极倡导者,他于 1947年倡导“长距离慢跑”,即健身跑,提出利用医疗步行、健身跑防治心脏病和癌症的运动处方。德国霍尔曼研究所自 1954年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并明确指出,在几年之内,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运动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劳伦斯和他的同事们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为宇航员制定运动处方,根据体质变化不断调整运动量。自 1965年起对宇航员实行了一套全新

    作者:翟均;邢红林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管性痴呆发生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与血管性痴呆 (VD)发生的关系。方法对 43例脑梗死、 33例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病人和 3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进行简易智力状态试验 (MMSE)、认知能力筛选试验 (CCSE)和听觉 ERP测试。结果脑梗死组 MMSE、 CCSE和 ERP的 N2和 P3峰潜伏期 (PL)均与危险因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后两组的 N2PL和 P3PL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轻度和中度脑梗死组的 MMSE和 CC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两组间 P3PL差异显著 (P<0.01),而且 ND得分与 P3PL呈显著正相关 (r=“0.373,P<“ 0.02)。脑梗死组 MMSE、 CCSE和 P3PL和异常率分别为 21%、 37%和 49% 3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脑梗死的部位的数量对 MMSE、 CCSE、 ERP和 P3PL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ND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有关,与 P3PL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灶的部位、数量在VD的发生中作用不大。

    作者:谭兴林;董佑忠;苏树槐;张文渊;谭生荣;杨期东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因素分析

    收集自 1998年 7月~ 2001年 2月首次自愿住院脱毒治疗,符合 DSM- III- R海洛因依赖和滥用诊断标准者 462例进行分析如下。 1 对象 1.1 社会人口学特征 (1)性别:男性 375例 (81.17% );女性 87例 (18.83% )。 (2)首吸年龄: 20岁以下 102例 (22.08% ),21~ 25岁 183例 (39.61% ),26~ 31岁 120例 (25.97% ),31~ 35岁 50例 (10.82% ),36岁以上 7例 (1.51% )。 (3)文化程度:文盲 20例 (4.33% );小学 86例 (18.61% ),初中 260例 (56.28% ),高中(含中专) 90例 (19.48% ),大专 6例 ( 1.30% )。 (4)职业:国家供职人员 18例 (3.90% ),个体商、无业者 407例 (88.1% ),司机 30例 (6.49% ),三陪女 7例 (1.52% )。

    作者:廖淑寓;林致浮;倪春芳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30例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分析

    目的应用 GSI- 70全自动便携式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佳时机的研究,分析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方法应用 GSI- 70耳声发射仪,对 3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的 1~ 5 d逐日进行听力筛查。结果随着新生儿天龄的增加,筛查通过率逐渐增加,至出生后第 3天,筛查通过率较高且趋于稳定。结论利用 GSI- 70全自动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佳时机宜在出生后第 3天或 3 d后进行。

    作者:白亮;徐廷贵;杨丽;梁晨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的影响

    目的了解心理学干预提高新入伍独生子女士兵适应能力的效果。方法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等形式,观察比较心理学干预前后独生子女和多生子女士兵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心理学干预前,独生子女士兵的负性情绪体验显著高于多生子女士兵,积极情绪体验显著低于多生子女士兵。心理学干预后,独生子女多项负性体验因子得分显著降低,而积极应付因子得分显著升高。结论心理学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入伍新兵尤其是独生子女士兵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作者:李权超;蓝新友;何英强;徐书同;蒋忠军;曾岚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27例报告

    为了探讨脑性瘫痪 (脑瘫 )康复效果,几年来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瘫 27例取得初步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资料均为我科住院及门诊患儿 27例,男 19例,女 8例。年龄 50 d~ 5岁,平均年龄 2岁。全部病历均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语言发育迟缓 20例,流涎 5例,头小 6例,尖足 7例,交叉腿 10例,足内、外翻 6例,癫痫 2例,智力低下 21例,视力障碍 3例,听力障碍 2例。临床分型:痉挛性脑瘫 19例,其中四肢强直性脑瘫 2例,弛缓性脑瘫 17例。实验室检查:头颅 CT检查 18例,其中 11例有脑室扩大, 7例正常。

    作者:史丹凤;王玲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针刺治疗再发性面神经麻痹7例报告

    Background:The relapsed facial paralysis is the relapse of facial paralysis on the same or the other side in patients after the first facial paralysis. Such patients are rate in clinical practice(about 0.5% ) and most of them are of Bell's paralysis.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reating methods of the relapsed facial paralysis through treating 7 cases of relapsed facial paralysis.

    作者:卢亚芳;王维刚;刘惠民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社区家庭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短症状改善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特效方法,我们在临床中采用家庭指导等措施对 50例 COP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虹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心理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action,AMI)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并与不并心理治疗的两组 AMI病人住院及随访资料记录、分析、总结,应用 t检验、χ 2检验。结果合并心理治疗的 AMI病人住院时间短,疗效好,且随访时病情较稳定。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过程中应提倡开展心理治疗。

    作者:张世堂;黄建英;张岩峰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白细胞介素-1β对缺氧培养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对缺氧培养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应用四唑盐比色法 (MTT)染色检测 IL- 1β对缺氧培养神经元存活的影响。结果 IL- 1β对正常培养的神经元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缺氧培养神经元的活性。结论 IL- 1β可能与其他损伤因子共同作用,参与了缺氧后的病理损伤。

    作者:许贞峰;吴根诚;曹小定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控制居室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控制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 DMSA)患者生存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对 43例 DMSA患者卧室中床垫、被褥、沙发和枕头等部位,每季度采集积尘一次,计尘螨数。一年后随机分为控螨组( T组)和对照组( NT组)。 T组采用加强通风、降低温湿度、洗涤吸尘、暴晒物件和改变室内陈设等综合物理措施。 NT组未作特殊处理,每季度作 QOL评估一次。结果 T组尘螨密度明显降低、 QOL评分显著改善,( P<0.05)。而 NT组尘螨密度和 QOL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综合物理措施控制尘螨孳生可改善 DMSA患者 QOL。

    作者:谢忠;黄钢;银正民;廖思海;林举达;余忠华;刘国勋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超短波、红外线和中频电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介绍

    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和中频电疗法观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45例,较用超短波和红外线的疗法效果更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85例,均经神经内科确诊。病程 1~ 18 d。多数患者有受风寒及疲劳诱因,均有不同程度的额纹浅、眼闭合不良、鼻唇沟浅、口角下垂、吹口哨能力差。随机分为超短波、红外线和中频电治疗 (治疗组 )45例,男 26例,女 19例,左侧 19例,右侧 24例,双侧 2例。年龄 16~ 59岁,平均年龄 40岁。

    作者:马哲;宫春凤;柴梦英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性瘫痪伴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综合训练

    人类的发音器官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它由 3大系统组成,即动力系统、震动系统、共鸣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协调完成语言的功能。脑性瘫痪 (脑瘫 )患儿由于脑损伤累及支配舌、咽及喉部肌肉的运动中枢而产生构音、发音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社会交往与交流的发育。正确评价与治疗脑瘫患儿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已成为现代康复的重点内容之一。对 1999年 4月~ 2001年 1月收治的 28例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进行了综合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佳;覃蓉;肖曙光;扬伟红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脑性瘫痪患儿的几种简单家庭康复训练方法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大脑发育时期非进行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脑瘫患儿,家庭治疗相当重要。目前在我国康复医学兴起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体系不完善,脑性瘫痪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家长学会在家庭当中对患儿进行训练治疗相当重要。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家庭训练方法。

    作者:金哲;李瀛 刊期: 2001年第21期

  • 姜黄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报告

    中药配合穴位按摩外敷治疗久治不愈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 30例,结果均全部获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30例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 21例,女 9例,年龄 19~ 65岁,病程 1~ 6年。经详询病史及体格检查和 X线

    作者:张振美;王凤娟 刊期: 2001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