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吕凤云;王晶;陈英;王琳;殷侠
目的:调查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军区总医院消化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37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3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运用工作倦怠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进行测评研究.结果:3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总检出率为90.32%,不同因子检出率为情感衰竭95.24%、人格解体78.87%、个人成就感检出率81.25%.研究组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805,2.303;P<0.05),个人成就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07,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r =-0.213~-0.508,P<0.05).心理资本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具有负性预测作用(.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提高患者心理资本水平,对缓解或减轻患者工作倦怠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凯旋;周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30例)及传统娱疗(传统娱疗组28例).采用认知评估工具连线测验、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WMS-Ⅲ空间广度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 VL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4)对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神经心理测试.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PANS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间各项神经心理测试比较:空间广度测验的顺行得分、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无显著差异(P>0.05).连线测验(t=2.10,2.07;P<0.05),逆行得分(t=-2.52,P<0.05),HVLT-R(t =-2.86,P<0.01;t =-3.63,-10.35,P<0.001),BVMT-R(t =-5.01,P<0.001;t=-3.04,P<0.01;t=-4.23,P<0.001),PASAT(t=20.65;P<0.00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较传统娱疗组明显.
作者:田维忠;刘涛;张磊;姚慧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中职生自我和谐现状,探讨家庭变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寻求影响其自我和谐的家庭因素,促进中职生的自我和谐发展.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自制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的300名学生抽样和个别访谈,应用SPSS 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中职生自我和谐总分与父亲偏爱被试(r=0.134,P<0.05)、母亲偏爱被试(r=0.126,P<0.05)成显著的正低相关;与父亲过度保护(r=0.174,P<0.01),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r=0.178,P<0.01)成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r=0.218,P<0.001),父亲拒接、否认(r=0.193,P<0.001),母亲拒接、否认(r=0.267,P<0.001),母亲惩罚、严厉(r=0.258,P<0.001)成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显示,①父亲过度保护能正向预测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②母亲偏爱被试能正向预测自我的灵活性.结论:部分家庭变量与中职生的自我和谐存在相关.
作者:纳讷;徐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幻听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制能力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疾病提供经验.方法:将20例有幻听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为A组,20例无幻听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为B组,2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C组.统计其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后,进行Go/NoGo任务检测,对比行为学数据;以颅顶(CZ)为典型区域,检测对比Go与NoGo刺激的P3波潜伏期及波幅.结果:①Go刺激反应时间C组短于B组,C组及B组短于A组(F=9.317,P<0.001);Go刺激反应准确率C组高于B组,C组及B组高于A组(F=8.711,P<0.001);NoGo刺激反应准确率C组高于B组及A组(F-4.337,P<0.01);②C组NoGo刺激P3波幅大于Go刺激P3波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821,P<0.001),但A、B组无此趋势;A组NoGo及Go刺激P3潜伏期均高于B组及C组、B组高于C组(F=10.521,12.371;P<0.001),A组NoGO刺激P3波幅低于B组及C组、B组低于C组(F=10.337,P<0.001),A组及C组Go刺激波幅短于B组(F=4.32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可能导致患者对目标的抑制能力受损,出现幻听症状后,此损害将明显增加.
作者:火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农民工作压力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压力问卷表及应对效能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15家企业271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年龄的农民工在角色冲突与资源不足上呈显著差异(F=3.11,5.30;P<0.05);②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资源不足与文化程度有显著的差异(F=4.10,3.73,4.40;P<0.05);③应对效能与角色冲突呈显著正相关,与资源不足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认知水平、胜任力与角色冲突呈显著正相关,认知水平与资源不足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自信程度与工作压力未见有明显关联.结论:农民工压力与年龄及文化程度有关,应对效能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其心理健康.
作者:金霞芳;杨玲;李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几类典型精神障碍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认知失调,这与他们的自我参照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有关,他们不能够表现出自我参照效应的记忆优势;几类典型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参照加工的损伤症状不尽相同,这与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精神障碍患者的干预方案及其自我参照加工缺损的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陈瑞;陈友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组和非药物组,药物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非药物组给予运动加食疗,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后的腰围、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及血脂.结果: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药物组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相比非药物组的腰围、体质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 =-7.46,P<0.001;t=-7.28,P<0.001;t=-3.48,P<0.001;t=2.10,P<0.05;t=5.75,P<0.001;t=7.05,P<0.001;t =-7.24,P<0.001),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不显著.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效果满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同时纠正其体重增加与糖代谢紊乱的情况.
作者:张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低频经颅磁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Google Scholar,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EBSCO,SinoMed,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有关经颅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实验,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17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包括14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1周[OR=4.36,95%CI(6.31,2.41),P<0.0001],2周[OR=4.36,95%C1(6.31,2.41),P<0.0001],4周[OR=0.64,95%CI(0.77,0.51),P<0.00001]后,低频经颅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都能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低频经颅磁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的优势.受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和更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兴;潘奕;沈鑫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特点,并探究其临床转归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患者中抽选出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其中,46例为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观察组),其余46例为普通高血糖脑卒中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差异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与简明智能量表(MMSE)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情况.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治疗方案,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相应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焦虑、食欲减退、失眠或睡眠倒错等临床症状,其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27,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38,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较小,且痊愈率、缠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其死亡率、后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5.525;P<0.05).结论:与急性高血糖脑卒中相比,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疾病情况更加严重,治疗治疗过程中,其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速率较为缓慢,且临床转归情况不甚理想.
作者:吴红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对山东省内两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4个年级共计2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突出表现是行为不当;②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39,P<0.05),而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3,P<0.01).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总分在年级上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2.63,P<0.05),大一和大三学生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3.84,3.34,P<0.05);③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各维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支持利用度与成就感低相关不显著外,学习倦怠及其3维度与社会支持及其3维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客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④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43%.结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其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
作者:谭东;董效信;张芹;解应平;刘璟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奖惩作用对初中生宽恕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修改后的Taylor攻击行为范式进行研究,选取96名初中生为研究被试,其中有效被试91名,被试的年级、性别比例相等.探究在对侵犯者进行奖励或惩罚两种条件下,对初中生宽恕倾向的影响.结果:①初中生群体更倾向于宽恕受到惩罚的侵犯者(F=4.12,P<0.05);②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宽恕侵犯者(F=5.06,P<0.05);③初中生群体给予受到奖励的对手更多的高强度惩罚(F=5.67,P<0.05);④年级主效应显著(F=4.01,P<0.05).其中,初一学生选择高强度惩罚的次数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学生.结论:侵犯事件发生后,对侵犯者进行奖励或惩罚,会对初中生的宽恕行为产生影响:初中生更容易宽恕受到惩罚的侵犯者;初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侵犯者;初一学生比初二、初三学生更容易宽恕侵犯者.
作者:李昊泽;刘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高职新生入学适应、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中文修订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51名高职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性别、家庭、独生子女和具体留守情况等因素对其入学适应、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①留守高职新生与无留守经历的高职新生在入学适应(F=2.867,P<0.05)和社会支持(F=4.473,P<0.01)中差异显著,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F=0.149,P>0.05);②在留守高职新生中,留守开始时间对新生入学适应影响显著(F=2.379,P<0.01),父母团聚时间对新生应对方式影响显著(F=3.833,P<0.01),其余留守因素均对入学适应、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无显著影响.结论:留守经历对高职新生的入学适应、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且留守经历对高职新生的影响与其具体的留守情况有关.
作者:何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甘肃3所高校447名大三和大四学生,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袁、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AS)、应对方式量表(CSS)评估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结果: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和人际交往困扰得分分别为(3.14±0.34)、(1.87±0.70)、(0.48±0.13)和(9.01±5.26);男生待人接物困扰因子、与异性交往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508,P<o.05;t=2.712,P<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之问呈显著正相关(r=0.478,0.623,0.397;P<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r=0.695,0.658,0.624;P<0.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应对方式共同解释人际交往困扰的46.4%的变异.结论: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和应对方式共同对高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产生影响.
作者:周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河北警院新警院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新形势下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决策支撑.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组织河北公安警察学院普招班学员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①警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21.17%.河北警院学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项因子分数都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并且有显著差异(t=5.16~11.86,P<0.001);②不同专业学员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及总均分上得分差异显著(F=2.64~4.32,P<0.05);③警校学员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和自责;④积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各因子分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184~-0.290;P<0.05).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214~0.468;P<0.05).合理化这一混合型应付方式与除人际关系敏感外的其他因子均相关显著(r =0.220~0.348;P<0.05);⑤应对方式的自责、问题解决、退避、幻想均进入回归方程,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警校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大多学员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对于心理健康有一定预测作用,且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作者:王铁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17个社区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SQL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与自知力显著负相关(r=-0.26,P<0.01),与精神症状总分显著正相关(r=0.37,P<0.01).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住院次数与生活质量总分负向关联(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1.32,P<0.01),精神症状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正向关联(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34,P<0.01).结论:①自知力较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低,精神症状得分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②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住院次数及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作者:陆怡;褚庆文;宋凤;张展星;张伟波;蔡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寻找首发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水平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65例首发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例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62例对照组的垂体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探寻疾病临床特征和上述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促甲状腺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组后,女性病例组与女性对照组比较,促甲状腺激素[1.94(1.23,2.89)mIU/L与1.49(1.07,2.04)mIU/L,Z=1.98]、垂体泌乳素[672.5(333.0,1 058.0) mIU/L与320.0(263.5,432.5)mIU/L,Z=3.5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女性BD患者垂体泌乳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逆函数关系(r2=0.25,F=9.53,P<0.01),方程式y=b0+b1/x(b0=291.50,b1=793.92).结论:TSH在性别间存在的差异提示性别可能影响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代偿功能.女性患者垂体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发病有关,但二者分泌可能存在倒数关系,男性患者未发现上述现象.
作者:江茜茜;朱云程;马小燕;严文佳;曾婷;刘丽;季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检验身体欣赏量表(Body Appreciation Scale,BAS)中文修订版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因子结构和测量等值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983名太学生完成BAS.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检验、多组比较检验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检验表明与单维结构以及包括所有题项的二维结构相比,剔除两个项目的二维结构模型拟合佳.验证性因素分析多组比较结果表明剔除两个项目的二维结构模型在男生和女生样本间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测量等值模型均可被接受.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及一般身体欣赏(GBA)、体像投入(BII)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826、0.845、0.669.结论:BAS中文修订版剔除两个项目的二维结构模型更为理想,且在大学男生和女生之间具有测量等值性,可以用于评定大学生身体欣赏体验.
作者:李奕慧;胡雯;廖慧云;唐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照护者觉察压力、自我效能感与疲劳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自我效能感在觉察压力和疲劳状况之间的中介作用与调节效应.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AD患者的照护者421名为研究对象,运用觉察压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疲劳-14量表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作用,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调节作用.结果:①疲劳状况与预测感、控制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我效能感、超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②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自我效能感对AD照护者疲劳状况的预测作用显著(P<0.01);③自我效能感在控制感、超载感与疲劳状况间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546、0.039,分别占总效应13.8%、13.5%.自我效能感在预测感、控制感与疲劳状况闽的调节作用显著(P<0.01).结论:AD照护者自我效能感在控制感、超载感与疲劳状况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预测感、控制载感与疲劳状况之间具有调节效应.
作者:周涛;周洁;任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检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在中国小学生样本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深圳市某小学811名小学生进行测查,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中文版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hildren's automatic thoughts scale,CATS)的结构效度.1个月后对其中129人重测.以儿童抑郁量表,儿童焦虑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为工具考察中文版CATS的校标效度.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拟合度良好(x2/df=3.347<5,GFI=0.97,NFI=0.957,RMR=0.059),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4,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1~0.824;重测信度系数为0.602,校标效度较好.结论:中文版CATS在中国小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小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水平.
作者:孙凌;王博;林樱子;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69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奥氮平组35例、利培酮组34例,医师指导下连续用药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8周的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袁(PANSS)总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t=-8.692,-12.667,-8.336,-11.676;P<0.001);治疗8周,奥氮平组的TC、LDL-C、血清瘦素、FPG高于利培酮组(t=3.386,2.954,3.256,6.800;P<0.05)、HDL-C低于利培酮组(t=-5.637,P<0.001);治疗过程中,利培酮组的心电图指标变化率32.35%高于奥氮平组11.42%(x2=4.438,P=0.03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可靠,对患者血脂、血糖、瘦素水平具有一定程度影响,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勇;陈祖金;杨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