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张长春;汪周兵;陈林海;武文庆

关键词:军人,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摘要:目的:了解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战斗力。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运用多种形式组合的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35.34%下降为21.64%(χ2=16.81,P<0.01);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26.85%降为15.62%(χ2=14.89,P<0.01);SCL-90各因子分分析提示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对、躯体化明显;SCL-90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提高和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有积极意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1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羞耻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00名成都某高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独生子女、有恋爱经历的个体在社会支持得分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无恋爱经历的个体( P<0.01)。人际信任与羞耻感呈显著负相关(r=-0.15,P<0.05),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羞耻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3,P<0.01)。社会支持在羞耻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8.16%。结论: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在羞耻感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雷励;王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关系、亲子沟通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目的: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关系、亲子沟通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孤独感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和孤独感量表对463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生进行调查,用结构方程对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模型,并用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①同伴关系、亲子沟通和孤独感有密切的相关关系;②亲子沟通对孤独感产生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5和-0.30;③同伴关系是亲子沟通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的中介因素,亲子沟通通过同伴接受和同伴恐惧自卑影响孤独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7和0.57。结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亲子关系不仅对孤独感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同伴关系这一中介对孤独感产生影响。

    作者:甘启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精神科护士抑郁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抑郁情绪现状,为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山东省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186名护士和山东省某三级综合医院1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抑郁发生率为36.6%,综合科护士抑郁发生率为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3,P<0.01)。精神科护士抑郁评分(45.995±11.382)与综合科(42.544±11.602)和国内常模(41.88±10.5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8,4.660;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抑郁发生率较综合科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抑郁情绪,开展适当的心理干预,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卢庆华;钟耕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受欺负量表对8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在网络受欺负的经历上,男生显著多于女生( t=6.82,P<0.01),低年级生显著多于高年级生(t=3.82,P<0.01),理工类学生显著多于文史类学生(t=3.84,P<0.01);②女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男生(t=2.99,P<0.01);③上网时间较少的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F=3.13,P<0.05);④网络受欺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1),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1);⑤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07。结论:网络受欺负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又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

    作者:寿安庆;陈友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应对方式特征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5例网络青少年(研究组)及35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结果:①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控制性等六项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83,-3.682,-2.402,-2.514,-3.220,-2.414;P<0.01或0.05),矛盾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104,P<0.05);②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063,-3.801;P<0.01),自责、幻想及逃避3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9,3.092,3.354;P<0.01);③研究组亲密度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1,P<0.01;r=0.394,P<0.05),与自责、幻想、逃避及合理化4项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0,-0358,-0.406;P<0.05;r=-0.478,P<0.01);情感表达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5,0.405;P<0.05),与幻想、逃避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0,P<0.01;r=-0.418,P<0.05);矛盾性评分与幻想、逃避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57,0.354;P<0.05),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 =-0.386,-0.361;P<0.05);娱乐性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 =0.490,P<0.01;r=0.381,P<0.05),与幻想、逃避、合理化评分均呈负相关( r=-0.436,P<0.01;r =-0.352,-0.378;P<0.05)。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与其采用不良的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殷俊凤;解昌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特点及年级差异*1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研究,对西藏3所高校的4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水平一般( xˉ=3.08),成就型动机维度上得分高(xˉ=3.11),在深层型动机(F=3.19,P<0.05)、成就型动机(F=2.77,P<0.05)两个维度及总体(F=2.71,P<0.05)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学习策略各个维度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M/Item=4.43),奉献的分值高(M/Item=4.61),在活力(F=8.08,P<0.001)、奉献(F=3.46,P<0.05)及总投入(F=4.89,P<0.01)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大二学生相对较好,应加强对其他年级在动机与投入方面的激发与引导;大一学生学习策略相对较好,应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维持与优化教育。

    作者:高晓雷;高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1

    目的:探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问题。方法: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533名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221名非免费师范生和198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不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之间在学习倦怠(F=9.915,P<0.001)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F=5.201, P<0.01)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②男女两性在情绪耗竭(t=2.578,P<0.05)、低成就感(t=2.547,P<0.05)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t=2.331,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负相关(r=-0.341,P<0.01);④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情绪耗竭、低成就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倦怠总分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F=3.182~4.562,P<0.05)。结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倦怠,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尤其应关注大一、大二学生以及男生。

    作者:陈欢;吴宇航;王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执行控制研究方法概述*1

    抑制控制、注意转换和工作记忆是执行控制的主要的要素。本文概述了这些要素的主要实验范式。

    作者:邓玉琴;王艳;丁晓茜;唐一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因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248例糖尿病患者均使用国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PSQI)、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Zung's抑郁自评问卷和Zung's焦虑自评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睡眠质量得分与性别、神经质、焦虑、抑郁、主观支持、消极应对呈正相关( r=0.246,0.327,0.372,0.363,0.249,0.294),并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与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r=-0.245,-0.27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相关。因此,必须把心理治疗和躯体疾病治疗有效结合来提高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金秀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3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288,P<0.001);②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144,P<0.01),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r=0.210,0.312,0.408;P<0.01);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237,0.261;P<0.01),但是与时间价值感的关系不显著;③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时间价值感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时间管理倾向在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聂健;金一波;任玉莲;陶灵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广州某高校本科生性知识、观念和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知识、观念和行为,为学校合理地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某大学的787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健康教育、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结果:被调查者的性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27.38±3.90),在专业(t=3.07,P<0.01)、年级(t=2.24,P<0.05)和恋爱经历(t=5.11,P<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1.22%,在性别(χ2=34.91,P<0.01)、专业(χ2=5.85,P<0.05)、年级(χ2=9.36,P<0.01)、生源地(χ2=15.88,P<0.01)和有恋爱经历(χ2=44.42,P<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应开设性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性观念。

    作者:李文;马绍斌;范存欣;周薇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企业员工职业成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职业成功及其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利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的中文修订版,以及由徐娜编制的《中国职工职业生涯成功问卷》,对835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与职业成功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其中,价值实现、经济成功和社会关系3个维度与幸福感的相关程度高,并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此外,主观职业成功(F=25.738,P<0.001)和客观职业成功(F=50.082,P<0.001)分别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水平与职业成功息息相关。

    作者:贾文文;王忠军;温琳;朱晓东;徐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人格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喉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96例被调查者中,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得分为(34.44±7.01)分;②喉癌化疗患者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586,3.772;P<0.01),而内外向及掩饰性评分与全国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 t=1.675,0.085;P>0.05);③神经质与癌因性疲乏总分,躯体疲乏、心理疲乏、认知疲乏存在显著正相关(r=0.529,0.291,0.555,0.357;P<0.01);④精神质与心理疲乏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3,P<0.05);⑤内外向与癌因性疲乏总分、心理疲乏存在显著负相关( r=-0.353,-0.500;P<0.01)。结论:喉癌化疗患者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癌因性疲乏受人格因素影响。

    作者:李雪;左迪;张欢;葛丽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损失情境中价值与可行性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

    目的:探讨损失情境中价值与可行性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方法:在金钱损失情境考察某高校大学生的决策行为,同时匹配性别、年龄等变量。结果:决策对象与价值交互作用显著(F=6.034,P<0.05),但可行性与决策对象交互作用不显著(F=0.053,P>0.05)。结论:低价值条件下,相对于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更倾向于接受止损方案;损失情境中为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不符合解释水平理论的预期。

    作者:鲁帅;闵昌运;邱俊杰;张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童年虐待经历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客体关系

    儿童期虐待事件的高发生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童年虐待经历不仅会给个体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从而引发各种心理及社会问题。童年期的负性经历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客体关系这个发展中的变量来影响其遭遇者心理健康的。引入客体关系这一研究变量,不仅能为广大研究者们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而且有助于治疗师评估和治疗童年虐待的受害者。未来我们应该探索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童年虐待幸存者的客体关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陈荣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颜色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颜色已成为影响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合理地使用颜色有助于调节情绪,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生理、情绪和认知加工等方面论述了颜色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机制,以期对颜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艾敏;刘玉红;漆晓红;雷励;陈永胜;李萍;杨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对情绪、抑郁、自尊的影响

    目的:探究社交网络的使用及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情绪情感、抑郁、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情感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大学生情绪情感、抑郁、自尊进行评定,并行统计描述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①512名被测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50±1.49)岁,平均使用社交网络(7.16±2.67)年,每日登入(14.31±15.96)次,每日使用(2.81±2.04)小时,单次使用社交网络的长时间为(2.98±2.76)小时;②积极情绪的logistic回归显示,“工科”对“文科”的OR值为0.53(P=0.079);③消极情绪的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使用年数”、“每日使用时间”的OR值分别为1.14(P=0.063)、0.90(P=0.008)、1.09(P=0.080)。“停止使用一个月感觉受不了”组相对于“感觉更轻松”组的OR值为2.41(P=0.003);④CES-D的logistic回归显示,使用年数的OR值为0.89(P=0.007)。“大三”、“大四”相对于“大一”的OR值分别为1.69(P=0.086)、2.74(P=0.002)。“停止使用一个月感觉受不了”组、“无所谓”组相对于“感觉更轻松”组的OR值分别为2.62(P=0.002)、1.87(P=0.023);⑤SES的logistic回归显示,“每日登入次数”的OR值为1.01(P=0.056)。“理科”、“工科”相对于“文科”的OR值分别为0.56(P=0.046)、0.49(P=0.028)。“城市”相对于“村镇”的OR值为1.27(P=0.032)。结论:①大学生的专业对其积极情绪有影响,年龄、使用年数、每日使用时间、使用主观感受对其消极情绪有影响;②年级、社交网络的使用年数和使用主观感受对大学生的抑郁出现频度有影响;③专业、生源地、每日登入社交网络的次数对大学生的自尊程度有影响。

    作者:王晨羽;徐骞;陈紫薇;林育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目的:了解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战斗力。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运用多种形式组合的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35.34%下降为21.64%(χ2=16.81,P<0.01);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26.85%降为15.62%(χ2=14.89,P<0.01);SCL-90各因子分分析提示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对、躯体化明显;SCL-90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提高和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长春;汪周兵;陈林海;武文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64例,无抑郁症状者23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有抑郁组为(55.50±5.06),无抑郁组为(32.43±3.86),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19.5891,P=0.001)。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显示,非抑郁组应对方式评定总分高于抑郁组( t=3.4036,P<0.05),非抑郁组以面对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1044,P<0.05),抑郁组以屈服为主,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2.3704,P<0.05),而回避得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9843,P>0.05),抑郁与患者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32,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抑郁组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均低于非抑郁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3.6075,2.521,4.611,;P<0.05),客观支持得分与抑郁无相关(r=0.1685,P>0.05),抑郁与患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4743,0.6617;P<0.05)。结论:面部烧伤瘢痕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和有效应对方式,对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噪声敏感性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

    目的:对Weinstein噪声敏感性( WNS)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翻译后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238名大学生完成了初测,267名大学生完成了再测。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WNS量表具有一个维度,包括15个题项,一个主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32.77%;验证性因素表明,单因素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良好,(2/df=1.955,RMSEA=0.065,GFI=0.911,NFI=0.836,CFI=0.911,IFI=0.913,TLI=0.896);中文版WNS量表相容效度良好,WNS总分和噪声烦躁得分之间显著正相关(r=0.499,P<0.01);②中文版WNS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6,分半信度为0.871,重测信度为0.743(P<0.01);③噪声敏感性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结论:中文版WN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噪声敏感性测量的工具。

    作者:韩涛;吴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