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红;许月萍;朱成晟;方水林;沈更新;李玲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5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位于眼眶,1例位于后腹膜,3例位于胸腔.CT平扫均表现为等或等低密度,增强后等密度区域轻中度强化;MRI表现为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与低信号区共存,分界清楚,增强后中等程度强化.结论 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必须结合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各种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诊断提示,确诊需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忆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方法 用BALB/c小鼠致敏C57BL/6小鼠,8周后从C57BL/6小鼠分选出CD62L-记忆性T细胞移植给BALB/c受鼠,比较CD62L+初始T细胞与CD62L-记忆性T细胞引起GVHD的能力差异.结果 接受CD62L+初始T细胞回输的受鼠35d内全部死亡;接受CD62L-记忆性T细胞回输的受鼠100 d内存活率为89%;接受CD62L+与CD62L-混合细胞回输的受鼠100 d内存活率为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62L+与CD62L-受鼠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L-受鼠组与全骨髓移植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第7天体质量变化CD62L受鼠组相比于CD62L+受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62L记忆性T细胞不引起GVHD,此种模型可以用来研究抗原特异性记忆性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萍;王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抢救生命的第一线.各种急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的初步处理后,常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做好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在院内急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笔者通过对527例患者在院内转运途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范玉华;虞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及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IMT患者资料,17例IMT均做CT检查,其中7例加行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检查,7例中还有1例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 发生于腹腔3例,盆腔2例,纵隔2例,左肺1例,右肺2例,胰腺1例,上颌窦1例,鼻咽部1例,颞下窝1例,左颈部1例,喉部1例,右眉部1例.不同部位的IMT病灶影像学表现多样,CT及MR表现为均质或以不均质软组织肿块为主,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呈均质或不均质中度或明显强化.部分表现为伴有周围骨质破坏、邻近组织受侵及分界不清等恶性征象.结论 虽然IMT病灶在不同部位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但CT及MRI检查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与临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及转移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术后随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罗雪芬;俞伉;傅丽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将647例STEMI患者按年龄分为低龄组(年龄≤64岁)、老年组(年龄65~79岁)和高龄组(年龄≥80岁),分析比较各组再灌注治疗率、治疗效率.结果 高龄组患者12h内就诊率较低龄组低(55.3% vs 70.2%,P=0.005),与老年组相仿(55.3% vs 59.0%,P>0.05).高龄组无静脉溶栓患者,低龄组和老年组分别有7.9%和4.2%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总再灌注治疗率高龄组低于低龄组(36.2% vs 55.1%,P<0.01),与老年组相仿(36.2% vs 44.4%,P=0.164).再灌注效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结论 院前延误是影响高龄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和治疗效率的主要原因,缩短院前延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程劲松;王胜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2例女性患者128个乳腺小结节患者行超声造影及乳腺X线摄影,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评估两种检查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5.19%、87.84%、86.72%及75.92%、83.78%、80.47%,结果显示两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及准确率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两者联合诊断的效率高,敏感性为96.30%,准确率为94.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比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小结节具有更高的恶性诊断价值,且联合运用可增加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检出率.
作者:顾驰江;周如海;孙伟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低血糖,正确指导新生儿喂养.方法 对符合母婴同室标准的2 083例出生后入母婴同室时的新生儿进行血糖检测,其中足月双胎儿45例.结果 在2 083例新生儿中,新生儿血糖≤2.2 mmol/L的241例,低血糖的检出率为11.60%,无症状性低血糖214例,低体温27例.足月双胎儿和足月正常体质量单胎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与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与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无妊娠期糖尿病的足月剖宫产儿与顺产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儿与急诊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有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并给予尽早开奶,加强喂养,防止持续性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伤.
作者:姜娟;王凤敏;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MSCT多期扫描在鉴别常见肾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透明细胞癌100例,乳头状细胞癌35例和嫌色细胞癌30例)和嗜酸细胞腺瘤(20例)的腹部多期MSCT扫描影像资料.结果 透明细胞肾癌和嗜酸细胞腺瘤的平均强化峰值在动脉期,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的平均强化峰值在静脉期;在动脉期和排泄期,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程度显著高于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在增强三期的强化程度均显著超过乳头状肾细胞癌(均P< 0.05).结论 MSCT多期扫描有助于透明细胞肾癌与嗜酸细胞癌腺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肾细胞癌的鉴别.
作者:陈浩军;唐海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X线及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腹部平片及消化道造影剂CT的影像表现.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及不全性肠梗阻,腹部平片可见软组织块影及散在小液平,消化道造影表现为小肠聚集成团与周围肠管呈隔离样改变,形态固定,钡剂通过缓慢;CT典型表现为病灶周围“包膜征”,部分表现为小肠隔离征.结论 腹茧症的X线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徐新;戴渝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及B族维生素对2型心肾综合征(CRS)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肾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血清Hcy升高的2型CRS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生活方式干预加基础药物)和联合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酸、VitB12和VitB6),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变化,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 min步行试验(6MWT)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eGFR、LVEF及6MWT结果均较治疗前高,Hcy、NT-proBNP及LVEDd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联合组Hcy水平、心肾功能指标及心室重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及B族维生素可显著改善2型CRS伴HHcy患者的心肾功能及心室重构.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及叶酸与胚胎停止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胚胎停止发育孕妇(胚胎停止组)76例,正常孕妇(正常胚胎组)50例,同龄育龄期妇女(正常育龄组)50例,抽空腹静脉血10 ml,苯酚/氯仿法提基因组DNA,PCR扩增、聚合酶反应检测其基因类型,采用双试剂循环酶法测定血浆总Hcy水平,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观察比较3组和各基因类型频率、Hcy、、B12、叶酸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胚胎停止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所占比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胚胎组(均P< 0.05),CT、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明显小于正常胚胎组(均P<0.05);两组内各基因型Hcy值比较均为TT>TC>CC(均P<0.05),B12、叶酸值比较均为TT<TC<CC(均P<0.05);两组间TT、TC的Hcy值比较均为胚胎停止组>正常胚胎组(均P<0.05),B12、叶酸值比较均为胚胎停止组<正常胚胎组(均P<0.05),两组CC基因型间Hcy、B12、叶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表现为多态性,胚胎停止发育可能与TT基因突变、血清Hcy升高、B12和叶酸值下降有关.
作者:蔡丽梅;朱珍珍;虞如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脑疝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脑疝患儿9例,根据病情均急诊行开颅手术治疗,并获得6个月至1年的随访资料.结果 完全恢复生活能力6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2例;需他人帮助1例.结论 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脑疝,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在治疗过程中,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对于儿童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坚;黄红;姜智南;袁晓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锁定与非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预后.方法 44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30例(A组),非锁定钢板治疗14例(B组).收集两组尺骨鹰嘴截骨、钢板放置、关节面台阶征、术后复位丢失及感染等例数,评价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活动评分(Cassebaum评分)、过中线螺钉数、远端螺钉数及内固定是否取出取出等.结果 A组患者直角放置率的较B组高(P<0.05),Cassebaum评分、Mayo评分、关节面台阶征、过中线的螺钉数量及远端骨折块螺钉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非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与锁定钢板相比临床预后相同,实践中应结合患者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邱惠斌;郭宁峰;颜勇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利用包皮内板带蒂皮瓣矫治小儿隐匿阴茎的效果.方法 于阴茎腹侧纵行切开包皮狭窄环,距冠状沟0.5 cm环状切开包皮内板,将包皮脱套至阴茎根部,完全切除异常附着的筋膜,异常附着的纤维索带,将阴茎根部白膜与阴茎根部皮肤11点和1点处真皮缝合固定,纵行背侧切开阴茎皮肤至狭窄环消失,转移背侧包皮带蒂皮瓣1.0 cm× 0.8 cm皮瓣至腹侧,修剪多余皮肤组织,用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内外板.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仅4例发现阴茎回缩,2例由于肥胖外观欠佳,其余阴茎外观塑形良好,勃起时无侧弯、旋转.结论 应用包皮内板带蒂皮瓣矫治小儿隐匿阴茎可大程度地显露阴茎,塑形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惠琴;全基春;徐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一个世纪以来,肺癌从一种少见病一跃成为当今世界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呈上升趋势.时至今日,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10%,80%的患者在肿瘤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时机,而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0% ~100%.放射科医生能做的工作只是检出和诊断而不是预防,目前的观点认为,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医生可以做到的,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筛查是这一过程的基础.
作者:李惠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5次氯酸钠溶液替代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原装清洗剂CA CLEAN Ⅰ对样本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 同一批样本先使用CA CLEAN Ⅰ清洗剂测定样本,再将CA CLEAN Ⅰ换成1:5次氯酸钠溶液,执行Rinse Probe3次后开始测定,比较两组结果,以及使用CA CLEAN Ⅰ和使用1:5次氯酸钠溶液时间段的同一批号质控品的结果.结果 同一组标本使用两种清洗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D二聚体(DD)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批号质控品使用两种清洗剂PT、APTT、TT、Fb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1:5次氯酸钠溶液替代全自动血凝仪原装清洗剂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无影响.
作者:毛燕君;喻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宫腔镜操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6年来临床资料齐全的妇科宫腔镜操作病例1 582例,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47例宫腔镜检查操作中并未发现明显手术并发症.735例宫腔镜手术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其中子宫穿孔发生率为0.54%,大出血发生率为0.27%,过度水化综合征发生率为0.68%,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14%,无空气栓塞病例出现.刮宫史显著增加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OR=3.59,95%CI:1.19~10.88).结论 妇科宫腔镜检查的并发症较罕见,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不容忽视;有刮宫史的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大;应重视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提高操作水平,加强术中的监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边佳;朱红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妇女分娩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尤为初产妇这种心理变化在分娩前更为明显,不同的心理因素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常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有些选择了剖宫产,有些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等[1].临床护理路径(CNP)是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共同制定的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2].在产程护理过程中实施CNP的新型医疗模式,不仅能使护理人员有计划、有预见和主动的为产妇提供及时、有效、温馨的服务,还能使产妇了解分娩是女人的一个生理过程,树立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自然临产后因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剖宫产,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活髓牙根纵裂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为活髓牙牙根纵裂的患者70例,患牙70颗,对其牙周情况、颌面磨耗及形态、合干扰或合创伤及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 牙根纵裂多发生于60岁以上患者,患者第一磨牙近中根或近中颊根,患根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的牙根,形成局限性牙周袋,患牙合面磨耗严重,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合面凹等改变,牙根纵裂的程度与深合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存在合干扰或合创伤,并存在咬合不协调的易感因素.结论 合创伤是造成老年人牙根纵裂的重要因素,及时消除合创伤,及时预防和治疗牙病,保存牙体,及时修复,保持牙列完整,可以减少根裂牙的发生.
作者:连青;马婧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加味联合华法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采用四物汤加味联合华法林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评价患者凝血指标及患肢肿胀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72.0%,P<0.05);试验组患肢周径缩小较同期对照组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四物汤加味联合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其能够显著降低患肢水肿程度,同时延长凝血时间,减少复发.
作者:毛芝芳;郑利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