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华;虞琼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人血丙球(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伴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重症HFMD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分为治疗组(46例)、丙球组(31例)和抗病毒组(24例).3组均给予基本治疗,抗病毒组另给予阿昔洛韦,治疗组加用大剂量IVIG和磷酸肌酸钠,丙球组加用大剂量IVIG,疗程5d.比较3组治疗前后疗效、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值、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的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值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3组间比较治疗组<丙球组<抗病毒组(均P<0.05);3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总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HFMD伴心肌损伤可促进患者心肌损伤的修复,提高疗效.
作者:马志全;陈金春;陈海斌;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瑞安市城乡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超声和X线摄影筛查结果,并为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23 725例瑞安藉城乡女性乳腺超声筛查数据,其中7483例加X线钼靶筛查,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57例,良性结节239例;观察乳腺癌发病率,分析不同类型乳腺、> 2cm与≤2 cm乳腺癌超声、钼靶筛查符合率.结果 瑞安市城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0.0316%)高于城郊(0.0152%)(P<0.05); 30~39岁、40~49岁女性乳腺癌发病率(0.0206%、0.0309%)高于20~29岁、30~39岁(0.0048%、0.0069%)(均P<0.05);钼靶组、>2 cm乳腺癌、绝经期乳腺乳腺癌钼靶诊断符合率(92.98%、95.45%、100.00%)均高于超声组(78.95%、79.55%、73.53%)(均P<0.05);≤2 cm乳腺癌和其他类型乳腺乳腺癌超声和钼靶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92.98%、54.08%)高于超声(78.95%、45.92%),特异性(25.00%)低于超声(75.00%).结论 乳腺癌筛查应加强城市女性和高发年龄段筛查,应先了解乳腺类型和肿块大小,绝经期乳腺和> 2cm乳腺结节首选钼靶筛查,其他类型乳腺和<2cm的乳腺首选超声筛查,这样更符合我国国情.
作者:林邦义;陈金春;黄天舒;李刚;谢兰芬;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F)的超声表现,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NF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单发的梭形、椭圆形或有浅分叶状结节,边界清楚或欠清楚,无明显包膜;肿块二端分别见筋膜汇合呈“筋膜尾征”,8例为高回声,中央不规则无回声,5例为高低相间回声,2例为均匀低回声,13例后方回声增强;与皮肤无粘连,对邻近组织无明显影响;CDFI和PDI可检测到血流信号,且具有低速高阻的特点.其中病变位于皮下11例,累及皮下浅筋膜层2例,累及肌肉筋膜2例,超声提示皮下结节,炎性考虑12例(80%,12/15),超声漏误诊3例分别是血管瘤1例,皮脂瘤1例,不能定性1例).结论 NF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N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卓亚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况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式[1].研究表明,护士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2].本研究拟调查分析手术室不同能级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报道如下.
作者:朱红;郑晓敏;李苏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及叶酸与胚胎停止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胚胎停止发育孕妇(胚胎停止组)76例,正常孕妇(正常胚胎组)50例,同龄育龄期妇女(正常育龄组)50例,抽空腹静脉血10 ml,苯酚/氯仿法提基因组DNA,PCR扩增、聚合酶反应检测其基因类型,采用双试剂循环酶法测定血浆总Hcy水平,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观察比较3组和各基因类型频率、Hcy、、B12、叶酸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胚胎停止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所占比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胚胎组(均P< 0.05),CT、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明显小于正常胚胎组(均P<0.05);两组内各基因型Hcy值比较均为TT>TC>CC(均P<0.05),B12、叶酸值比较均为TT<TC<CC(均P<0.05);两组间TT、TC的Hcy值比较均为胚胎停止组>正常胚胎组(均P<0.05),B12、叶酸值比较均为胚胎停止组<正常胚胎组(均P<0.05),两组CC基因型间Hcy、B12、叶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表现为多态性,胚胎停止发育可能与TT基因突变、血清Hcy升高、B12和叶酸值下降有关.
作者:蔡丽梅;朱珍珍;虞如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末梢血快速测定血糖值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血糖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120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血糖正常者,分别采集空腹、餐后2h静脉血和第1滴和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结果 血糖正常者第1滴末梢血餐后2h血糖与静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第1滴末梢血与第2滴末梢血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1滴和第2滴末梢血血糖值都能够准确反应静脉血血糖值,检测第1滴末梢血血糖更简便、实用,适合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王丽红;许月萍;朱成晟;方水林;沈更新;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足月产妇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值水平以及统计分布,为妇产科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待产妇女的D-二聚体数据(剔除有产后大出血、妊娠并发DIC等不良妊娠病例)共2 428例,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 11.5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足月产妇的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95%的产妇D-二聚体水平<1 889.4 ng/ml;不同年龄组产妇D-二聚体水平不全相同,适龄产妇组和大龄产妇组D-二聚体差异不明显(P>0.05),低龄产妇、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妊娠期妇女,特别是足月产妇体内出现高凝和高纤溶状态,所以不能套用健康人的正常参考范围,建议用≤1 886 ng/ml作为临产足月孕妇的上限较为合适.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忆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方法 用BALB/c小鼠致敏C57BL/6小鼠,8周后从C57BL/6小鼠分选出CD62L-记忆性T细胞移植给BALB/c受鼠,比较CD62L+初始T细胞与CD62L-记忆性T细胞引起GVHD的能力差异.结果 接受CD62L+初始T细胞回输的受鼠35d内全部死亡;接受CD62L-记忆性T细胞回输的受鼠100 d内存活率为89%;接受CD62L+与CD62L-混合细胞回输的受鼠100 d内存活率为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62L+与CD62L-受鼠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L-受鼠组与全骨髓移植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第7天体质量变化CD62L受鼠组相比于CD62L+受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62L记忆性T细胞不引起GVHD,此种模型可以用来研究抗原特异性记忆性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萍;王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24例,予根据神经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按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1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5%.其中一期非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中,随访均为优.手术治疗19例中,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 及时解除神经受压,加手术吻合断裂的神经能促使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恢复.
作者:周荣立;庞清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MSCT多期扫描在鉴别常见肾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透明细胞癌100例,乳头状细胞癌35例和嫌色细胞癌30例)和嗜酸细胞腺瘤(20例)的腹部多期MSCT扫描影像资料.结果 透明细胞肾癌和嗜酸细胞腺瘤的平均强化峰值在动脉期,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的平均强化峰值在静脉期;在动脉期和排泄期,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程度显著高于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在增强三期的强化程度均显著超过乳头状肾细胞癌(均P< 0.05).结论 MSCT多期扫描有助于透明细胞肾癌与嗜酸细胞癌腺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肾细胞癌的鉴别.
作者:陈浩军;唐海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诊治方法,以降低该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治的3例闭孔疝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中1例并发肠穿孔,均获得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闭孔疝的诊断仍依赖于经验诊断,尽快明确诊断及尽早手术是降低闭孔疝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罗卫庆;倪文文;沈晨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损伤的效果.方法 25例急性后尿道损伤患者均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尿道会师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均一次性成功完成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16~80 min,术中出血30~200 ml;术后平均4周拔出导尿管并按时行尿道扩张.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19例排尿正常,尿流率均> 15 ml/s,1例因尿道严重狭窄实施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5例因尿线变细尿道扩张无效后行尿道镜下冷刀切开.25例患者均无勃起功能障碍,无尿失禁.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余敏;郑俊彪;沈育忠;王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股骨颈疝窝的CT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股骨颈疝窝的CT表现.结果 42例股骨颈疝窝中,双侧9例、右侧18例和左侧15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段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范围3~22 mm;CT表现为边界清晰,周边有硬化环的低密度影,并见裂隙向外穿越邻近骨皮质.结论 股骨颈疝窝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吴黎明;周涛;镇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UMA)增加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病史,测定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UMA等相关性指标;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计算受试者分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肾病128例(59.2%),非糖尿病肾病88例(40.8%);其中糖尿病肾病组年龄、TC及UMA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Framingham评分糖尿病肾病组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增加,提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
作者:岑孟君;单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X线钡剂造影、腹部CT与内窥镜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6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内窥镜资料,分别计算X线钡剂造影、腹部CT和内窥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克罗恩病诊断准确度间的差异.结果 对裂隙状溃疡、卵石征病变的检测,钡餐显示率要明显高于CT检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裂隙状溃疡、卵石征两种病变的检测,内窥镜显示率要明显高于C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裂隙状溃疡、卵石征及多节段性病变进行检测时,钡餐和内窥镜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X线钡剂造影可以作为克罗恩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能同时分析其肠壁内外的病变,联合X线钡剂造影和CT能全面分析肠腔内外的病变.
作者:滕友良;钟百书;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X线及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腹部平片及消化道造影剂CT的影像表现.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及不全性肠梗阻,腹部平片可见软组织块影及散在小液平,消化道造影表现为小肠聚集成团与周围肠管呈隔离样改变,形态固定,钡剂通过缓慢;CT典型表现为病灶周围“包膜征”,部分表现为小肠隔离征.结论 腹茧症的X线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徐新;戴渝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组和D组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稳定期C组和D组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CAT评分、FEV1%及6MWD情况.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终均有22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治疗随访,治疗6个月后两组CAT评分、FEV1%及6MW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稳定期C组和D组的COPD患者,在改善生活质量、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方面,均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晔锋;沈巨信;余月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胃肠镜、超声内镜、放大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并应用ESD方法治疗的患者401例,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并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病变位于食管28例,胃290例,十二指肠5例,结直肠78例.3例无法完全剥离,直接转外科手术切除;2例因出血行外科手术止血;2例术中发现结肠穿孔转外科手术;1例术后食管狭窄.间质瘤80例,平滑肌瘤11例,非腺瘤性息肉27例,侧向发育腺瘤54例,异型增生181例,囊肿2例,异位胰腺14例,纤维瘤1例,血管瘤1例,脂肪瘤6例,类癌8例,癌变19例.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并发症少.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较大.
作者:袁晓刚;黄志刚;沈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5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位于眼眶,1例位于后腹膜,3例位于胸腔.CT平扫均表现为等或等低密度,增强后等密度区域轻中度强化;MRI表现为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与低信号区共存,分界清楚,增强后中等程度强化.结论 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必须结合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各种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诊断提示,确诊需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缺血性卒中起病的脑动脉夹层(CA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以缺血性卒中起病的C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病史中有头颈部外伤史3例,有吸烟史3例,临床表现由夹层发生的位置及受累血管所决定;颈内动脉系统夹层5例,椎动脉系统夹层2例,其中6例患者均予以抗凝治疗;其中1例予以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急性期的(4.86±4.56)分下降至(2.14±1.86)分(P<0.05).结论 CAD是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合理抗凝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作者:孙琪;任光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