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星;宋诗铎;魏殿军;郭文学
随着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人们越来越多的选用即时食品,应运而生的熟食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卫生部统筹安排下,为了解辽宁省熟肉制品卫生现状,笔者于2004年对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马景宏;王为黎;赵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克拉霉素三联短程疗法对儿童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脲酶快速诊断试验(HPUT)为Hp感染的患儿75例,男57例、女18例.分3组进行对比性研究.A组为大剂量短疗程组、B组为小剂量短疗程组、C组为小剂量长疗程组.小剂量克拉霉素为15 mg/(kg·d),大剂量为30mg/(kg·d),分2次口服.短疗程为1周,长疗程为2周.结果临床疗效A组有效率为96.6%,B组有效率为90.9%,C组有效率为91.6%,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2=0.75,P>0.05).Hp根除率A组为93.1%、B组为90.9%、C组为95.8%,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7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27.6%、B组为4.6%、C组为29.2%.B组与A组之间(x2=4.57,P<0.05)、B组与C组之间(χ2=4.84,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儿童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理想方案,其根除率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疗程短、顺应性好.
作者:付惠玲;万冬;苗运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DNA指纹图谱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选用S23随机引物,对乳酸菌基因组DNA进行RAPD随机扩增,获得能够区分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依据图谱DNA条带的多态性,对10株乳酸菌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实验室保藏菌株LAP2、LAT、LAM、LAC和LAO之间的基因组DNA相似性达80%,亲缘关系为相近,而LAB菌株与所有菌株的亲缘关系远.结论DNA指纹图谱技术与常规方法结合使用,将使乳酸菌的分类、鉴定更为准确、便捷.
作者:杭晓敏;范小兵;张和春;王劲松;杨国;倪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种市售微生物肥料在不同生产批次中微生物菌种组成的稳定性.方法利用ERIC-PCR基因组DNA指纹图技术和16S rDNA V3扩增一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GGE)指纹图技术.结果这2种微生物肥料在同一个生产批次不同包装之间的2种DNA指纹图谱相似性较高,分别在78%~95%和96%~100%,表明同一个批次内的菌种组成比较一致.但其在不同的生产批次之间菌种组成差异存在显著性,反映在2种DNA指纹图谱上,不同生产批次样品间ERIC-PCR指纹图相似性低只有10%,PCR-TGGE指纹图相似性低为46%.结论通过ERIC-PCR和PCR-TGGE DNA指纹图技术可以对微生物肥料中菌种组成的稳定性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如何保持菌种组成在批次之间的稳定一致,是复合菌种微生物肥料质量控制中面临的难题.
作者:王凌华;赵勇;李武;赵立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由于抗生索滥用,治疗的不合理,致病情迁延不愈,形成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福州市晋安区医院于2003年9月~2005年5月,采用不同途径联合用药综合治疗30例迁延性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丽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根据细菌性阴道病的特点,可以选择用微生物类药品联合硝基咪唑类药品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主要是为了寻找一种疗效好且不易复发的方法.药敏试验发现,定君生(乳杆菌活菌胶囊,一种微生物类药)对甲硝唑(硝基咪唑类药)极不敏感,两者可以联合用药.近一年来,通过对门诊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以达到这一要求.
作者:祝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金荞麦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的萃取部分(待测样品)的抑菌作用,并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与复方板蓝根颗粒做对比,采用平皿稀释法及动物实验对待测样品进行体外及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各试验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待测样品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此部分对肺炎球菌菌株所致的小鼠感染有保护作用;从该活性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为: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trans-p-hydroxy cinnamic methyl ester,Ⅰ),3,4-二羟基苯甲酰胺(3,4-dihydroxy benzamide,Ⅱ),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Ⅲ),原儿茶酸甲酯(protocatechuic acid methyl ester,Ⅳ),木犀草素(luteolin,V),槲皮素(quercitrin,Ⅵ),芸香苷(rutm,Ⅶ),(一)-表儿茶素[(一)-epicatechin,Ⅷ].结论待测样品在体内及体外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酚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王立波;邵萌;高慧媛;吴斌;吴立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12月收治的20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诊断及药敏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肺炎克雷伯菌(32)、不动杆菌(18)、肺炎链球菌(1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铜绿假单胞菌(15)、金黄色葡萄球菌(12)、霉菌(8)、化脓链球菌(7)、流感杆菌(5)、其他革兰阴性杆菌(5);对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的是亚胺培南(94.3%),其次是左氧沙星(83.8%)、环丙沙星(76.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9%,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 分别为60%,58.2%,55.6%,52.7%和51.6%: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高是亚胺培南(87%)、左氧沙星(85%);葡萄球菌对青霉索的耐药率达1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耐苯唑西林凝固阴性葡萄球菌(56%),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4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普遍敏感达1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链球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是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亚胺培南、左氧沙星和万古霉素,分别对肠杆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氨苄西林、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作者:叶小清;邓雪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解脲脲原体(Uu)的耐药性,更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检测试剂盒和支原体固体培养基进行Uu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Uu阳性率为21.7%,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索耐药率依次为3.4%、1.4%、53.6%、29%、1.4%、2.4%、0.05%、24.6%和13.5%.结论广州地区对于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首选药物是以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诺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为主,开展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曹文苓;黎小东;梁燕华;吴德标;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胸腹水和脓汁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1 999年1月~2004年9月送检的胸腹水和脓汁标本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菌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需氧和(或)厌氧培养对胸腹水和脓汁的阳性检出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732份胸腹水和脓汁感染标本中分离到细菌者244份,共计254株,分属于26个菌属71种,阳性检出率为33.33%(胸水7.86%、腹水41.4%和脓汁59.9%),G+菌占52.36%,G-菌占42.13%,真菌占5.51%,主要以葡萄球菌(29.13%)、大肠埃希菌(22.83%)、链球菌(12.99%)、肠球菌(5.51%)和念珠菌(5.51%)为主.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的细菌,它们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奈啶酸、培氟沙星、替卡西林和复方新诺敏的耐药率均在53%以上,亚安培南的敏感性为100%.结论胸腹水和脓汁中可分离培养出多种细菌和真菌,选择培养方法对提高阳性率至关重要,注意监测胸腹水和脓汁中菌株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根据细菌检验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经验用药,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向秀华;罗次节;管新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肿瘤患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 20 NE细菌鉴定试验条及ATB试验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5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42株(72.4%)分离自肿瘤患者呼吸道标本(痰34份,气管切口分泌物8份);药敏试验显示其耐药率对环丙沙星低(10.3%),其次为头孢他定(13.8%),再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1.4%),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院内的肿瘤患者呼吸道特别易受感染:其多重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对其感染的治疗,应在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定君生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予以定君生和甲硝唑局部用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第1疗程结束,定君生组痊愈率为59.35%,总有效率为90.24%;甲硝唑组痊愈率为59.41%,总有效率为87.13%.第2、3疗程结束,定君生组痊愈率为78.00%、90.91%,总有效率为94.00%、90.91%;甲硝唑组痊愈率为46.34%、36.36%,总有效率为70.73%、45.45%.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定君生对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长期应用优于甲硝唑.
作者:全芸;叶静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胡桃楸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NCCLS方案检测胡桃楸提取物和伊曲康唑(ICZ)、氟康唑(FCZ)、两性霉索B(AMB)和5-氟胞嘧啶(5-FC)对133株白色念珠菌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标准菌株JC1A的MIC结果表明胡桃楸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相当于FCZ,略低于ICZ、AMB和5-FC;临床分离株对ICZ和FCZ的耐药率很高,对胡桃楸提取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胡桃楸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有强力抑制作用.
作者:闻平;陈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牙周洁治和强化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检测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正畸初诊患者2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于正畸治疗开始前检查右上颌第一磨牙16和右下颌中切牙41牙周状况,并采集其近中颊轴嵴处龈缘菌斑做细菌分离培养.T组于治疗前进行全口洁治,每月复诊加力时均给予口腔卫生检查,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C组仅在初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其余不作处理.2组患者分别于矫治器安装后1、3和6个月进行临床及细菌学检查.结果随观察时间的延长,T组颊侧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在第1、3、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C组颊侧菌斑指数第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舌侧探诊深度则升高(P<0.05).细菌检出率和检出量的变化在T组可见韦荣球菌属降低而弯曲杆菌属和Gn产黑色素厌氧杆菌(BPAR)升高,C组消化链球菌属和BPAR升高(P<0.05);BPAR在第3个月、消化链球菌属在第6个月时T组检出率低于C组(P<0.05),而细菌检出量和牙周临床指数在2组间没有观测到处理因素的作用(P>0.05).结论正畸前即存在牙龈炎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性牙周洁治;牙周洁治必须和口腔卫生教育、正确的日常菌斑控制措施结合进行.
作者:吴亚菲;吴爱华;肖丽英;肖晓蓉;朱(石米);龚其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ALT异常(按血站标准,以大于25赖氏单位为异常)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萧山地区2004年8~11月无偿献血者中,ALT异常的102例血清标本,进行抗-HEV IgM抗体检测;同时对照检测450份ALT正常的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结果在102例ALT异常血清中,抗-HEV IgM抗体阳性为6例,阳性率为5.88%,在450份ALT正常血清中,抗-HEV IgM抗体阳性为5例,阳性率为1.11%.结论在无偿献血者ALT异常血清中,抗-HEV IgM抗体检出比例较高.
作者:施建妙;杨国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ICU住院患儿中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对符合研究的580例入住PICU的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常规剂量口服或经鼻饲管给药直至出院,观察2组之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显著性.结果580例分为预防组286例,对照组294例,腹泻预防组的发生率为5.2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2.93%,预防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儿科ICU住院患儿常规加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地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机制认为与微生态制剂具有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梁秀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用SD大鼠检测正常肠道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类杆菌的细菌易位的变化,采用多指标测试的实验方法以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指标检测,为大鼠有关肠道菌群和细菌易位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作者:王冬梅;于德钦;田余祥;陈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少见而又重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1,2],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有关溶藻弧菌下肢感染致脓毒症的病例国内外罕见文献报告.2003年10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临床表现酷似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溶藻弧菌脓毒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初环;李惠萍;卢中秋;李景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004~2005年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用ASIS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3 56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74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5.97%,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64‰.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呼吸机相关肺炎118.59‰、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17.26‰,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11.59‰.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呼吸机相关物品微生物感染阳性率为18.18%.结论ICU是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真菌是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必须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医务人员手和穿刺部位消毒对控制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董叶丽;贾鸣;宗酉明;徐志红;朱明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将两歧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别制成每克含活菌1亿的微囊,等量混合而成生态制剂,按0.125%添加在蛋鸡基础饲料中,饲喂蛋鸡,同时设对照组,观察蛋鸡产蛋性能的变化.经过1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生态制剂对产蛋高峰期,可提高产蛋率10.08%、降低死亡率46.26%、提高饲料利用率32.16%;而对产蛋后期,提高产蛋率仅3.46%、降低死亡率58.50%、饲料利用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
作者:赖国旗;张德纯;韦克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