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
目的 探讨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收肌管阻滞组(ACB组)和股神经阻滞(CFN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于超声引导下行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记录股四头肌肌力分级、静息下和运动下疼痛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CB组患者在术后12h、24 h、48 h、72 h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高于CFN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4.86、-5.64、-5.90、-2.79,P均<0.05).ACB组术后48 h、72 h静息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CFNB组低,术后6h、12 h运动时的VAS评分亦较CFN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4、-5.46、-5.18、-3.34,P均<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恶心呕吐、镇静过度、低氧血症、局麻药中毒、外周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及镇痛导管脱出等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多模式镇痛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同时保留了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葛军昌;吴巨生;王鹏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速,脑血管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会累及皮层或皮层下,引发脑细胞缺血缺氧以及颅内高压的出现.因此,大脑皮层神经元便会出现较强的异常放电现象,导致癫痫的发生.高龄患者较易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导致早期痫性发作的出现,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1].本次研究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特点和机制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
作者:孔莹莹;张满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肿瘤相关诊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能够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肿瘤患者比例越来越高.欧洲一项研究显示,1/7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罹患肿瘤,其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脏器肿瘤[1].基于一项肿瘤注册研究,2000~2009年,在确诊肿瘤之后的2年内,1/20的患者罹患需要入住ICU的危重急症[2].其中非计划入住ICU的肿瘤患者死亡率高达41.7%,而肿瘤术后入住ICU的患者,死亡率为0.6%[3].而另外一项系统评价,纳入2000~2014年发表的48项研究,结果显示实质性脏器肿瘤患者ICU死亡率在4.5%至85%之间,而院内死亡率为4.6%~76.8%之间[4].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是ICU患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已有研究证实其与ICU患者病情、损伤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评估其在重症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次研究拟评估APACHEⅡ对重症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ICU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作者:顾南媛;郑永科;裘凯;陈辉;曾龙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泌尿外科疾患,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内科疾病,微创手术是近年常用手术方法.目前,该疾病治疗的金标准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但可能发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和出血等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次研究探讨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在基层医院应用的疗效及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彬斌;罗鹰;苏钢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在我国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临床的常见问题,是导致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2].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治疗的基础与关键,良好的自我管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营养状况及血压控制十分重要.奥马哈系统是标准护理语言之一,目前已在家庭、社区、延续护理等各方面取得成功,本次研究以奥马哈系统作为管理的框架,通过其问题分类系统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进行归纳,联合应用干预系统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措施,并经结局成效评价系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营养不良及自我管理的改善成效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翰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凋亡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双染色(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经沙利度胺作用于BMMSCs后IL-6、白介素-1β(IL=1β)及干细胞因子mRNA(SCF mRNA)的水平表达.结果 BMMSCs的分离鉴定培养,细胞形态学提示为长梭状细胞,说明分离得到较纯的BMMSCs.25 ng/ml、50 ng/ml、100 ng/ml沙利度胺对BMMSCs作用处理48 h,与0 ng/ml组比较,仅50 ng/ml沙利度胺组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P<0.05).RT-qPCR检测IL-6、IL-1β、SCF结果显示,0~ 100 ng/ml的沙利度胺处理BMMSCs 48 h后,仅100 ng/ml沙利度胺组的IL-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P< 0.05).结论 50 ng/ml.沙利度胺可增加BMMSCs凋亡,100 ng/ml沙利度胺能降低BMMSCs的IL-6.
作者:吴元庭;任莉;吴海英;蒋慧芳;苏传勇;陶叠红;郭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速度增长,高于其他癌症的增长速度[1].目前手术是乳腺癌的佳治疗手段,术后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化疗期间严重损害患者的生理、情感、心理、认知功能,91%的患者都认为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2].延续性护理模式是将医院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的一种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3].本次研究分析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化疗期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苗;梁芳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卵巢甲状腺肿是由甲状腺组织或以甲状腺组织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单胚层成熟型卵巢畸胎瘤,占卵巢肿瘤的0.3%[1,2].由于卵巢甲状腺肿的发生率相对较小,对该肿瘤的多层螺旋CT(multis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认识相对欠缺.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次研究总结15例卵巢甲状腺肿病人的就诊资料,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MSCT表现与其相对应的病理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卵巢甲状腺肿的影像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盛钢;杨建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因为遗传易感性、人口基数大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患病人数多的国家之一[1,2].老年糖尿病人多伴有各种并发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往往影响治疗和预后.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门体断流术是肝胆外科较常见的手术,但侵入性操作会严重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出现肠麻痹、肠蠕动不足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如何加强宣教,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是临床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微信是现今极为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沟通工具,具有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及即时传送消息的功能[2],本次研究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宣教.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红华;汤佳媚;年素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室性早搏可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和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两大类,分类不同,处理原则也不同[1].临床上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人群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少.本次研究通过24 h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观察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室性早搏的发生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之间的关系,建议对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变有关的室性早搏患者随访或临床给予治疗,从而维持血压正常生理杓型曲线的昼夜节律特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蒋如芳;李则林;于霞;吴军;付庆辉;付慎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肩周炎是一种慢性劳损性肩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受限,进而影响其生活与工作.近年来,肩周炎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临床上有报道指出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可获得较好的效果[1],为进一步了解小针刀与手法松解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本次研究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海明;商林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法松解结合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合并有肩袖损伤的冻结肩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合并有肩袖损伤的冻结肩患者分为手法松解配合肩关节镜手术的改良组和单纯肩关节镜手术的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VAS)与术后1个月的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63、-1.61,P均<0.05),但两组A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术后1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的减轻,活动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3例患者因未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肩关节活动度较出院时有明显的减少,予门诊手法松解并嘱其回家加强锻炼,再次随访显示肩关节活动改善满意.结论 手法松解结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是肩关节镜手术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陈佳;施培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急性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急诊少见疾病,临床以急性顺行性遗忘为特点,一般在24 h内全面恢复.文献报道引起TGA的原因较多[1],正确认识本病,有助于其诊断与预防.本次研究探讨3例发生Valsalva动作相关的TGA临床表现,并作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林根;王亚玲;徐培军;王宝俊;梁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胆囊切除术自1882年德国医师Langenbuch首次实施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胆道外科常见的手术.胆囊良性疾病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虽然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术后长期存在以腹痛、腹胀、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容易被外科医师忽略,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腹胀、腹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进行规范,通过文献汇总、专家讨论后形成共识,利于指导胆道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制订了《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中胆囊切除术专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及开腹手术),不包括因其他肝胆胰等疾病联合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深圳不断健全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跟国际化接轨,不断派出基层医疗骨干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全科医疗相对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学习.深圳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市能教中心)从2015年开始,每年组织全科骨干赴美国罗文大学培训,学习家庭医生培养带教及诊疗等相关内容,对基层家庭医师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7年8月31日至10月14日深圳市能教中心派出三家医院的三位骨干全科医生参加培训,通过参观、学习美国的家庭医生培训,对深圳的全科发展有了更多启发,有了更长远的思考.现总结阐述如下.
作者:周贝丽;钟玲;吴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干预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糖代谢水平、炎症因子、转化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糖耐量异常患者25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米格列醇治疗组(B组)、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治疗组(C组),每组各86例.测量并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糖代谢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肱动脉中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程度.结果 C组FPG、2 h PG、TG、IL-6、TNF-α、hsCRP、IMT、CF-PWV水平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6、4.64、4.03、3.04、4.20、1.66、8.57、3.38、5.47、2.73、5.09、1.99、4.82、3.25、5.47、2.12,P均<0.05),但FMD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t分别=-4.44、-2.26,P<0.05).C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糖尿病转化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P<0.05),但与B组比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05).C组糖耐量异常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8,P>0.05).结论 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的干预治疗方式可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糖代谢水平,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转化率,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功能,可有效延缓糖耐量异常患者向糖尿病的转变,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章宪忠;陈轩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ESD治疗早期癌患者12例并设为病例组,同时另设2个对照组:外科组:上消化道外科术后因残胃早期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10例;正常消化道结构组:采用1∶5匹配选择正常结构对照病例60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患者特征、内镜下表现及疗效指标.结果 外科术后重建的上消化道行ESD治疗操作空间狭小,术前超声胃镜于病灶处未探及缝线.病例组在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中位操作时间、中位术中出血量、中位禁食时间、中位抗感染治疗时间、中位住院时长均短于外科组(z分别=-2.70、-3.91、-3.10、-2.97、-2.99,P均<0.05).病例组中位切除病灶大小、中位操作时间、中位术中出血量、中位禁食时间、中位抗感染治疗时间、中位住院时长、中位住院花费等疗效指标与正常消化道结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0.76、-0.87、-1.46、-0.13、-0.02、-0.58、-1.27,P均>0.05).结论 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ESD治疗早期癌,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焦文睿;季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丛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凭静脉全麻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入室后先行双侧颈浅丛加患侧颈深丛阻滞,B组仅采用全凭静脉全麻.记录围拔管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异丙酚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拔管后5 min、1h、4h、8h、12h、24h时点疼痛程度.观察Steward苏醒评分≥5分的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T0、T1、T2、T3、T4和T5各时段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3、0.36、0.41、0.68、0.38、0.04,P均>0.05).与B组比较,A组在T2、T3、T4时段的MAP、HR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3、3.57、4.35、3.68、4.67、3.26,P均<0.05),而两组在T0、T1和T5时段的MPA、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2、0.87、1.85、0.31、0.52、1.78 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术中异丙酚静脉泵注用药量明显减少,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t分别=8.48、9.24、24.99、56.45,P均<0.05),拔管后5 min、1h、4h、8h、12 h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t分别=13.60、8.39、6.66、6.51、7.12,P均<0.05),术后24h内补救镇痛的病例数明显减少(t=14.12,P< 0.05),Steward苏醒评分≥5分的时间更短(t=2.54,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x2=4.11,P<0.05).结论 双侧颈浅丛加患侧颈深丛阻滞复合全麻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全麻用药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还可避免术后痛觉过敏.
作者:占卫庆;张卫花;邵雪泉;王君;汪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液体治疗是改善心脏术后患者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的液体补充会引起心功能恶化导致不良结局[1].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指导容量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经皮氧分压变化(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tcO2)与CO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3],故理论上△PtcO2可以作为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指标.本次研究通过观察PtcO2在心脏术后患者容量负荷试验中的变化评价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建成;方红龙;刘吉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