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 国际刊号:1672-3686
  • 国内刊号:33-1311/R
  • 影响因子:0.63
  • 创刊:2003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2018年03期文献
  • 闭合克氏针阻挡加压骨折块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外伤致手指Ⅰ区指伸肌腱断裂伴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表现为手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背伸不能的一种畸形称为骨性锤状指.X线侧位片可见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撕脱骨块向背侧移位.自2009年2月以来,本院采用闭合克氏针阻挡加压骨折块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光阳;吴可晚;滕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良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探索

    甲状腺手术往往会导致创面渗血、渗液,医生术中常规放置引流管,期待减轻渗出导致气管受压甚至窒息的风险[1],但观察发现引流并未达到上述目的,因为引流对出血本身无治疗价值,为美容效果而选用小口径引流管却常因堵塞而达不到观察出血的目的.而超声刀在切断组织的同时对相应血管进行凝闭,可以减少止血时间以及出血量[2],胶原蛋白海绵亲水性强,具有止血快、黏附创面能力好、不易发生感染、愈合迅速等特点[3].本次研究探讨良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益锋;王春江;马煜;鲍新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肢体康复锻炼辅助常规对症干预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急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饮食习惯改变,其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均逐年升高,且呈明显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已有研究显示,初次发病脑梗死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极高,且风险与血压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其合并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损伤程度较未合并者更为严重[2].近年来肢体康复锻炼开始被逐渐用于老年脑梗死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但尚缺乏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证实[3].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肢体康复锻炼辅助常规对症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春红;王追琴;郭艳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RPH与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痔是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内痔通过丰富地静脉从和相应部位的外痔互相融合为混合痔.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痔核脱出,肛门坠胀感、疼痛等,严重的痔脱垂可以合并血栓形成、嵌顿以及感染.临床上对于轻度混合痔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但是对于中、重度混合痔患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探讨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rubber band ligation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RPH)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建萍;李国锋;罗静泳;许峻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11~2016年新报告HIV/AIDS发生趋势及特征分析

    台州市自1996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4~2006年出现快速增长[1].陈贤等[2]报道的黄岩区艾滋病疫情分析只对人群分布和传播途径进行了阐述,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本地区的流行特征,因此,本次研究总结了台州市黄岩区2011~2016年新报告HIV/AIDS的发生趋势和流行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宁;池天杰;刘东红;王政;杨再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卵巢甲状腺肿的MSCT表现与病理对照

    卵巢甲状腺肿是由甲状腺组织或以甲状腺组织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单胚层成熟型卵巢畸胎瘤,占卵巢肿瘤的0.3%[1,2].由于卵巢甲状腺肿的发生率相对较小,对该肿瘤的多层螺旋CT(multis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认识相对欠缺.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次研究总结15例卵巢甲状腺肿病人的就诊资料,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MSCT表现与其相对应的病理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卵巢甲状腺肿的影像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盛钢;杨建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肌酐比值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我国的2型糖尿病中并发肾病的发病率约34.7%,起病隐匿,逐渐进展,糖尿病己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主要原因[1].迫切需要研究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期预防DN的发生发展的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对血清尿酸的衍生指标血清尿酸/肌酐比值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具有的检测价值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谷雪梅;方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皮氧分压预测心脏术后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液体治疗是改善心脏术后患者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的液体补充会引起心功能恶化导致不良结局[1].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指导容量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经皮氧分压变化(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tcO2)与CO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3],故理论上△PtcO2可以作为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指标.本次研究通过观察PtcO2在心脏术后患者容量负荷试验中的变化评价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建成;方红龙;刘吉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泌尿外科疾患,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内科疾病,微创手术是近年常用手术方法.目前,该疾病治疗的金标准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但可能发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和出血等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次研究探讨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在基层医院应用的疗效及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彬斌;罗鹰;苏钢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克罗恩病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克罗恩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疲乏、肠梗阻等表现,由于患者病程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甚至存在自杀的意念[1].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丧失、逆境、创伤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是个体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能力,通过心理弹性研究,可了解患者身心健康状态.本次研究将分析克罗恩病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丽丽;徐芬;杨琪;吴燕婷;吴雯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室性早搏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室性早搏可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和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两大类,分类不同,处理原则也不同[1].临床上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人群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少.本次研究通过24 h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观察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室性早搏的发生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之间的关系,建议对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变有关的室性早搏患者随访或临床给予治疗,从而维持血压正常生理杓型曲线的昼夜节律特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蒋如芳;李则林;于霞;吴军;付庆辉;付慎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分析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治疗不利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蓝光照射是国内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方法,但长时间蓝光照射可能导致患儿出现食欲减退、腹泻、发热、皮疹等副作用[1].本次研究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辅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有珍;陆薇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血清IL-2、IL-6及BDNF的影响

    抑郁症是以持久且显著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自杀企图[1].电休克治疗是一种抗抑郁症疗法,但容易导致精神恐惧等并发症,故临床上常需加入肌松剂和镇静剂治疗,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于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MECT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s-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s-6,IL-6)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

    作者:王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析

    肩周炎是一种慢性劳损性肩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受限,进而影响其生活与工作.近年来,肩周炎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临床上有报道指出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可获得较好的效果[1],为进一步了解小针刀与手法松解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本次研究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海明;商林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APACHEⅡ评分对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肿瘤相关诊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能够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肿瘤患者比例越来越高.欧洲一项研究显示,1/7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罹患肿瘤,其中大多数为实质性脏器肿瘤[1].基于一项肿瘤注册研究,2000~2009年,在确诊肿瘤之后的2年内,1/20的患者罹患需要入住ICU的危重急症[2].其中非计划入住ICU的肿瘤患者死亡率高达41.7%,而肿瘤术后入住ICU的患者,死亡率为0.6%[3].而另外一项系统评价,纳入2000~2014年发表的48项研究,结果显示实质性脏器肿瘤患者ICU死亡率在4.5%至85%之间,而院内死亡率为4.6%~76.8%之间[4].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是ICU患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已有研究证实其与ICU患者病情、损伤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评估其在重症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次研究拟评估APACHEⅡ对重症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患者ICU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作者:顾南媛;郑永科;裘凯;陈辉;曾龙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研究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速,脑血管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会累及皮层或皮层下,引发脑细胞缺血缺氧以及颅内高压的出现.因此,大脑皮层神经元便会出现较强的异常放电现象,导致癫痫的发生.高龄患者较易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导致早期痫性发作的出现,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1].本次研究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特点和机制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

    作者:孔莹莹;张满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全麻+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单纯全麻组(N组).记录患两组患者术前1d、麻醉苏醒后即刻、术后24 h、48 h机械痛阈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1d、麻醉苏醒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并统计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N组患者在苏醒即刻、术后24 h及术后48 h痛阈较术前明显降低(q分别=83.31、14.61、9.45,P均<0.05),D组苏醒即刻痛阈、术后24h痛阈值和术后48 h痛阈值与N组相同时间点比较,疼痛阈值均明显增高(t分别=28.68、4.15、2.76,P均<0.05).D组在苏醒即刻及术后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N组(t分别=15.78、3.42,P均<0.05),D组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按压次数及芬太尼使用量比N组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的慢性疼痛发生率比N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52、3.42,x2=7.33,P均<0.05).结论 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提高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乳腺癌患者术后痛阈及降低VAS评分,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应用,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作者:孔敏;周煦燕;姜黎珊;俞丹红;李瑛;沈徐;姚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季节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差异

    目的 探讨不同季节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5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56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发生下肢DVT 114例,发病率为2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方式和发病季节、是否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史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5.38、5.03、6.96、8.77、9.53、5.15,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全身麻醉、合并静脉曲张、合并静脉血栓史和秋冬季节是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分别=3.31、1.17、2.54、3.61、2.20、2.37,P均<0.05).12月至2月份是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高的月份.结论 不同季节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不同,其中秋冬季发生率较高.

    作者:步开东;曹燕;何建;高岚;胡继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颈丛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丛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凭静脉全麻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入室后先行双侧颈浅丛加患侧颈深丛阻滞,B组仅采用全凭静脉全麻.记录围拔管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异丙酚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拔管后5 min、1h、4h、8h、12h、24h时点疼痛程度.观察Steward苏醒评分≥5分的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T0、T1、T2、T3、T4和T5各时段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3、0.36、0.41、0.68、0.38、0.04,P均>0.05).与B组比较,A组在T2、T3、T4时段的MAP、HR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3、3.57、4.35、3.68、4.67、3.26,P均<0.05),而两组在T0、T1和T5时段的MPA、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2、0.87、1.85、0.31、0.52、1.78 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术中异丙酚静脉泵注用药量明显减少,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t分别=8.48、9.24、24.99、56.45,P均<0.05),拔管后5 min、1h、4h、8h、12 h时点的VAS评分明显降低(t分别=13.60、8.39、6.66、6.51、7.12,P均<0.05),术后24h内补救镇痛的病例数明显减少(t=14.12,P< 0.05),Steward苏醒评分≥5分的时间更短(t=2.54,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x2=4.11,P<0.05).结论 双侧颈浅丛加患侧颈深丛阻滞复合全麻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全麻用药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还可避免术后痛觉过敏.

    作者:占卫庆;张卫花;邵雪泉;王君;汪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ESD治疗早期癌患者12例并设为病例组,同时另设2个对照组:外科组:上消化道外科术后因残胃早期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10例;正常消化道结构组:采用1∶5匹配选择正常结构对照病例60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患者特征、内镜下表现及疗效指标.结果 外科术后重建的上消化道行ESD治疗操作空间狭小,术前超声胃镜于病灶处未探及缝线.病例组在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中位操作时间、中位术中出血量、中位禁食时间、中位抗感染治疗时间、中位住院时长均短于外科组(z分别=-2.70、-3.91、-3.10、-2.97、-2.99,P均<0.05).病例组中位切除病灶大小、中位操作时间、中位术中出血量、中位禁食时间、中位抗感染治疗时间、中位住院时长、中位住院花费等疗效指标与正常消化道结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0.76、-0.87、-1.46、-0.13、-0.02、-0.58、-1.27,P均>0.05).结论 上消化道外科术后行ESD治疗早期癌,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焦文睿;季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凝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凝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65例和出血性脑卒中组31例.另外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凝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采用Pearson分析对凝血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36、7.34、-55.31、-35.01、17.04、15.12、22.90、23.39、-13.98、-9.42,P均<0.05),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D-D水平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P<0.05),其余FIB、IL-6、CRP、TNF-α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7、-0.79、-0.05、-1.39,P均>0.05).Pearson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FIB、D-D水平与IL-6、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34、0.59、0.64、0.46、0.49、0.54,P均<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FIB、D-D、IL-6、CRP、TNF-α水平较高,检测凝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或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卢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干预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干预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糖代谢水平、炎症因子、转化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糖耐量异常患者25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米格列醇治疗组(B组)、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治疗组(C组),每组各86例.测量并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糖代谢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肱动脉中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程度.结果 C组FPG、2 h PG、TG、IL-6、TNF-α、hsCRP、IMT、CF-PWV水平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6、4.64、4.03、3.04、4.20、1.66、8.57、3.38、5.47、2.73、5.09、1.99、4.82、3.25、5.47、2.12,P均<0.05),但FMD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t分别=-4.44、-2.26,P<0.05).C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糖尿病转化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P<0.05),但与B组比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05).C组糖耐量异常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8,P>0.05).结论 生活方式联合米格列醇的干预治疗方式可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糖代谢水平,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转化率,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功能,可有效延缓糖耐量异常患者向糖尿病的转变,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章宪忠;陈轩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步”手法松解结合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合并有肩袖损伤的冻结肩

    目的 探讨手法松解结合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合并有肩袖损伤的冻结肩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合并有肩袖损伤的冻结肩患者分为手法松解配合肩关节镜手术的改良组和单纯肩关节镜手术的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VAS)与术后1个月的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63、-1.61,P均<0.05),但两组A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术后1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的减轻,活动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3例患者因未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肩关节活动度较出院时有明显的减少,予门诊手法松解并嘱其回家加强锻炼,再次随访显示肩关节活动改善满意.结论 手法松解结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是肩关节镜手术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陈佳;施培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跳广场舞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关节退行性变影响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究跳广场舞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关节退行性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45~5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跳广场舞和不跳广场舞的已绝经妇女各6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开始前测量并记录纳入对象的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测定腰椎2~4、股骨颈区的骨密度),并进行Kellgren影像学评估.随访开始1年后和2年后分别测骨密度进行评估,随访开始2年后再次膝关节X片进行影像学评估.比较两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及膝关节影像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随访第2年与第1年、入组时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2.08、2.12、2.56、3.29,P均>0.05);对照组中,随访第2年与第1年、入组时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2.96、3.14、3.35、3.76,P均>0.05).两组入组时和随访第1年时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68、2.32、2.99、3.35,P均>0.05),但随访第2年时,观察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仍维持在之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4.91、5.58,P均<0.05).两组随访2年后的Kellgren影像学分级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4.32、5.12,P均>0.05).观察组入组时、随访2年后的Kellgren影像学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4.34、4.92,P均>0.05).结论 跳广场舞可作为绝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的早期干预,同时并不引起关节退行性变.

    作者:曹锦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收肌管阻滞组(ACB组)和股神经阻滞(CFN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于超声引导下行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记录股四头肌肌力分级、静息下和运动下疼痛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CB组患者在术后12h、24 h、48 h、72 h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高于CFN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4.86、-5.64、-5.90、-2.79,P均<0.05).ACB组术后48 h、72 h静息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CFNB组低,术后6h、12 h运动时的VAS评分亦较CFN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4、-5.46、-5.18、-3.34,P均<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恶心呕吐、镇静过度、低氧血症、局麻药中毒、外周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及镇痛导管脱出等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膝关节周围局部浸润多模式镇痛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同时保留了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葛军昌;吴巨生;王鹏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在我国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临床的常见问题,是导致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2].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治疗的基础与关键,良好的自我管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营养状况及血压控制十分重要.奥马哈系统是标准护理语言之一,目前已在家庭、社区、延续护理等各方面取得成功,本次研究以奥马哈系统作为管理的框架,通过其问题分类系统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进行归纳,联合应用干预系统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措施,并经结局成效评价系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营养不良及自我管理的改善成效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翰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循证护理的人文关怀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因为遗传易感性、人口基数大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患病人数多的国家之一[1,2].老年糖尿病人多伴有各种并发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往往影响治疗和预后.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肩部功能康复锻炼的效果评价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被认为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金标准”[1].而患者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普遍存在肩功能损伤问题,其发生率为25%~57%[2].术后患者常表现为肩部疼痛、肩下垂、肩关节及手臂活动受限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对甲状腺癌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实施肩部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依丽;董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护理工作者借力互联网提升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医疗改革一直在积极进行中,但是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已使这个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改革中的分级诊疗得到了各级医疗行政部门的重视和落实.分级诊疗的基础是要有协同;要协同就必须提升所有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生和护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作者:杜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信公众平台在门体断流术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门体断流术是肝胆外科较常见的手术,但侵入性操作会严重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出现肠麻痹、肠蠕动不足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如何加强宣教,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是临床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微信是现今极为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沟通工具,具有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及即时传送消息的功能[2],本次研究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宣教.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红华;汤佳媚;年素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速度增长,高于其他癌症的增长速度[1].目前手术是乳腺癌的佳治疗手段,术后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化疗期间严重损害患者的生理、情感、心理、认知功能,91%的患者都认为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2].延续性护理模式是将医院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的一种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3].本次研究分析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化疗期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苗;梁芳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替普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及护理要点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n],被国内外脑血管病指南一致推荐[2].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我国静脉溶栓治疗率仍非常低,仅有2.4%,其中使用rt-PA溶栓治疗仅仅1.6%[3].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rt-PA静脉溶栓治疗总结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资料,重点了解高龄患者溶栓早期疗效、安全性及溶栓治疗过程中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飞;王维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专用伽玛显像在亚洲女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 评价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在亚洲女性人群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4例同时接受BSGI和磁共振乳房成像(MRM)检查的乳腺疾病病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SGI和MRM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索有关BSGI和MRM用于亚洲女性乳腺癌诊断的研究,连同上述队列资料一起合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比值比(DOR),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基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长兴院区的数据,BSG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0.88(95%CI0.64~0.99),特异度为0.86(95%CI0.42~1.00);MRM的敏感度为0.82(95%CI0.57~0.96),特异度为0.57(95%CI0.18~0.90).系统评价共纳入合格研究6项,共计研究对象633人,BSGI及MRM诊断亚洲女性乳腺癌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8(95%CI0.74~0.82)和0.89(95%CI0.86~0.92),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5(95%CI0.79~0.89)和0.55 (95% CI 0.47 ~ 0.63),DOR分别为21.08(95%CI8.10~54.84)和14.49(95%CI6.67 ~31.47).结论 BSGI有助于提高亚洲女性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李瑞;叶永茂;黄成敏;王蔚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在mRNA水平ABCC11基因SNP538不同基因型与腋臭间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腋臭患者及非腋臭患者的ABCC11基因多态位点SNP538的基因型及两者ABCC11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量之间的差异,揭示腋臭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腋臭诊断的患者12名进入实验组,选取确诊乳癌、拟行乳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2例患者为对照组.切取所有受试者的腋下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RT-PCR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均可见明显顶泌汗腺腺体,有完整的管腔结构,但不同标本内的分泌部的腺细胞高度不一.实验组有11例为GA型,1例为GG型,对照组2例均为AA型.实验组目的基因ABCC11/GAPDH和ABCC11/PolR2A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CC11基因多态位点SNP538的基因型与腋臭发生密切相关.腋臭患者的ABCC11基因表现型为GG或GA型,其在mRNA水平表达较AA型无腋臭患者明显增高,提示ABCC11基因SNP538G向A突变导致该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减弱.

    作者:王萃;黄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凋亡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双染色(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经沙利度胺作用于BMMSCs后IL-6、白介素-1β(IL=1β)及干细胞因子mRNA(SCF mRNA)的水平表达.结果 BMMSCs的分离鉴定培养,细胞形态学提示为长梭状细胞,说明分离得到较纯的BMMSCs.25 ng/ml、50 ng/ml、100 ng/ml沙利度胺对BMMSCs作用处理48 h,与0 ng/ml组比较,仅50 ng/ml沙利度胺组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P<0.05).RT-qPCR检测IL-6、IL-1β、SCF结果显示,0~ 100 ng/ml的沙利度胺处理BMMSCs 48 h后,仅100 ng/ml沙利度胺组的IL-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P< 0.05).结论 50 ng/ml.沙利度胺可增加BMMSCs凋亡,100 ng/ml沙利度胺能降低BMMSCs的IL-6.

    作者:吴元庭;任莉;吴海英;蒋慧芳;苏传勇;陶叠红;郭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防治腰痛中的价值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体位下核心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值变化,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防治腰痛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痛患者5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联合常规理疗(中频脉冲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理疗,总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定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平均频率(MNF)值.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治疗8周的NRS、JOA、ODI评分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大前屈位和大后伸位时MNF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2、8.23、-4.77、-6.24、4.28、5.28、-2.71、-4.56、-5.46、-7.12、-4.76、-6.18,-4.79、-6.24、-7.14、-8.69,-5.31、-6.92、-2.20、-4.01、-2.73、-4.87、-5.14、6.87、-3.78、-5.12;9.00、5.69、-6.20、-3.96、3.35、2.48、-2.48、-4.01、-5.01、-5.32、-3.75、-4.09、-4.20、-4.96、-5.07、-5.57、-2.67、-3.01、-1.98、-2.19、-2.68、2.98、-4.89、-5.15、-3.48、-4.12,P均<0.05).试验组治疗8周后上述值与治疗4周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67、-5.29、5.64、-5.76、-8.51,-4.25、-8.77,-8.92、-9.34,-4.71、-5.55,-2.71、-3.36,P均<0.05),而对照组中治疗8周时上述值与治疗4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4周的JOA、NRS、ODI评分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大前屈位和大后伸位的MN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治疗8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8、-4.01、-2.66、2.65、2.61、2.04、2.18、6.65、3.24,2.53、2.80、2.57、2.36,P均<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短期内与常规理疗效果相近,但延长疗程后在减轻腰痛、改善功能障碍及增加核心肌效能方面较一般理疗更为有效.

    作者:龚剑秋;司马振奋;张芳;吴月峰;马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鼻靶向给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经鼻靶向中枢导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CGRP和NS经鼻腔给予.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经鼻CGRP+ SAH组、经鼻NS+ SAH组、SAH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于第2次注血后72 h,麻醉、灌注固定后断头取脑及脑干制备脑组织冠状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脑皮层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SAH模型动物的蛛网膜下腔,均发现弥漫性分布的血液或血凝块,主要分布于后颅窝、前颅窝及蝶鞍处.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到对照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极少量表达;SAH组和经鼻NS+SAH组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经鼻CGRP+SAH组caspase-3蛋白表达比SAH组和经鼻NS+SAH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SAH组、经鼻NS+SAH组、经鼻CGRP+SAH组的脑组织皮层caspase-3荧光强度值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21、13.27、11.32,P均<0.05);经鼻NS+SAH组的脑组织皮层caspase-3荧光强度值与S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P>0.05);经鼻CGRP+SAH组的脑组织皮层caspase-3荧光强度值明显低于SAH组和经鼻NS+SAH组(t分别=4.88、4.93,P均<0.05).结论 经鼻靶向中枢导入CGRP对SAH后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迟淑梅;章晓英;张利;陈洁芳;邬莎;马晓燕;王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剧烈Valsalva动作相关急性短暂性全面遗忘症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急性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急诊少见疾病,临床以急性顺行性遗忘为特点,一般在24 h内全面恢复.文献报道引起TGA的原因较多[1],正确认识本病,有助于其诊断与预防.本次研究探讨3例发生Valsalva动作相关的TGA临床表现,并作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林根;王亚玲;徐培军;王宝俊;梁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

    胆囊切除术自1882年德国医师Langenbuch首次实施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胆道外科常见的手术.胆囊良性疾病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虽然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术后长期存在以腹痛、腹胀、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容易被外科医师忽略,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腹胀、腹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进行规范,通过文献汇总、专家讨论后形成共识,利于指导胆道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制订了《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中胆囊切除术专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及开腹手术),不包括因其他肝胆胰等疾病联合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激素治疗新进展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又被称作De Quervain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痛性甲状腺炎、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SAT在临床甲状腺疾病中约占5%[1],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受累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4~7),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SAT表现为颈部疼痛或不适、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压痛及可预见的甲状腺功能改变.轻症患者通常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中重度则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发热、疼痛的症状.目前也有学者认为,无论轻重,激素治疗效果要优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2].本文简要介绍SAT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激素治疗新进展.

    作者:邢林丽;周嘉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美国家庭医生培养对深圳全科培训发展的启示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深圳不断健全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跟国际化接轨,不断派出基层医疗骨干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全科医疗相对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学习.深圳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市能教中心)从2015年开始,每年组织全科骨干赴美国罗文大学培训,学习家庭医生培养带教及诊疗等相关内容,对基层家庭医师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7年8月31日至10月14日深圳市能教中心派出三家医院的三位骨干全科医生参加培训,通过参观、学习美国的家庭医生培训,对深圳的全科发展有了更多启发,有了更长远的思考.现总结阐述如下.

    作者:周贝丽;钟玲;吴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