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萍;曹芬利;金新丽;沈雅萍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或CT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1]。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改进,电子胃镜下检查并取出食管异物也得到应用[2],本次研究对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两种方法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朝阳;钟海兵;许小龙;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两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探讨能延长卵巢癌初次治疗后临床缓解时间(DFI)的因素,为复发性卵巢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54例。具体分析DFI和总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分期、残留灶、化疗疗程的关系;并比较卵巢癌复发后采取两种治疗方法对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在39例死亡病例中,初次治疗后DFI越长,患者生存时间也越长,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P<0.05)。对54例患者DFI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病理类型患者的DFI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5),其中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样癌的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2,P>0.05),而腺癌的DFI较前两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0.03、0.01,P均<0.05);临床手术分期越早,残留灶≤2 cm、化疗疗程正规将明显延长D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9、2.99、2.24,P均<0.05)。复发癌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补救化疗患者,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2年、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补救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27、11.20、11.84,P均<0.05),而1年、4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59、6.42、4.38,P均>0.05)。结论影响卵巢癌患者DFI的因素有病理类型、手术分期、残留灶大小及术后化疗疗程。再次手术联合化疗可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近期的生存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倪娟;陈亚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是膈疝中常见者,达90%以上。可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约4/5存在食管裂孔疝。以往对食管裂孔疝的报道多见于欧美国家,随着内镜、食管吞钡检查在我国的普及,我国食管裂孔疝的病例数也不断增加[1]。本次研究完成了21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毓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腹腔镜下神经保留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常用术式之一,与开放性手术比较,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新建膀胱控尿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1]。本次研究实施了该术式36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史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由于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引起肠缺血或坏死的一种急性病变,进展快,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50%~80%[1,2]。近年来,D-二聚体检测逐渐拓展到更多临床领域,尽管其诊断特异性不高,但该检测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性和极佳的阴性预测能力使其在许多疾病特别是在血栓形成(高凝状态)、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血管造影技术仍是确诊SMAE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的侵入性及客观技术的难度,仍限制了它的推广。CT血管成像已在各地区应用广泛,其在诊断SMAE中的价值也被逐渐重视。本次研究旨在分析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在急性SMAE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剑杰;罗侠女;余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作为一类特殊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城乡、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医学人才的重任[1]。《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医学教育必须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目的[2];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医学人才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基于上述医学教育思想,承担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高职高专院校紧紧围绕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体现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简称社区实习)也逐渐成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朱佩琼;赵海军;蒋锦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容量复苏达标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SAP患者42例,根据复苏达标后48 h液体出入量分为正平衡组及负平衡组,记录并比较复苏达标后0 h、24 h、48 h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氧合指数(PO2/FiO2)、膀胱压(IAP)、心室脑钠肽(BNP)、血乳酸及每24小时液体出入量、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结果负平衡组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较正平衡组缩短(t分别=2.04、2.26,P均<0.05)。 CRRT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5)。容量复苏后24 h、48 h负平衡组EVLWI、IAP、血乳酸均低于正平衡组(t分别=4.00、4.43;2.13、2.90;3.03、3.68,P均<0.05),PO2/FiO2高于正平衡组(t分别=2.84、2.25,P均<0.05),BNP在48 h低于正平衡组(t=2.13,P<0.05)。结论 SAP容量复苏达标后宜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
作者:娄雪萍;郑贞苍;余玲丽;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出院患者如何能得到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愈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1~3],已成为各大医院的研究课题。本次研究对出院患者由其分管的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患者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皮气管切开是近年出现新的气管切开微创技术,因其具有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所需时间短、切口小及患者出血量少、拔管后愈合快、疤痕小等诸多优点,较好地弥补了常规气管切开的不足。本次研究145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器官切开和经皮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评价经皮气切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楼炳恒;张伟文;郑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类型,而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即Schatzker分型V、VI型骨折,往往是由高能损伤导致,常伴有关节面塌陷及干骺端分离,病情较为复杂,治疗较为困难,并发症也较多[1]。本次研究使用双切口双钢板结合植骨治疗19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董建东;艾建平;叶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宫腔镜手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治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nsions,IUA)的优先选择手段[1]。宫腔镜直视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可安全、有效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处。但术后宫腔可再次发生粘连,其发生情况与术前的粘连程度紧密相关[2]。本次研究对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留置不同的宫内留置物,比较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从而确定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蔡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1]。本次研究对于这一类患者,在使用合适药物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1](简称《指南》)文件,杭州市卫生局直属各级医院根据自身重点学科建设和规划目标、临床相关科室开展的医疗工作和收治病人状况,逐步对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布局调整、设施改进和设备更新。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杭州市卫生局直属各级医院综合性重症医学科调研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杭州地区市属医院综合性重症医学科建设现状与《指南》的差距,为进一步科学规范的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朱克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析两组间术后记录的高体温以及术前1 d、术后1 d、3 d和5 d白细胞总数、PCT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间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术前白细胞总数、PCT、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5、1.60、1.06、1.47、0.63,P均>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间白细胞总数和CD4+/CD8+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7、1.51,P均>0.05);两组患者间PCT、CD4+T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4、4.99、4.08,P均<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白细胞总数以及PCT均明显低于开腹组,CD4+T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CD4+/CD8+比值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3、2.89、4.53、3.02、6.13,P均<0.05)。术后第5天,腹腔镜组白细胞总数、PCT均低于开腹组,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0、3.77、1.99、6.08,P均<0.05),两组间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硬化患者术后免疫炎症功能的影响较开腹手术小,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
作者:何海龙;陈杨荣;斯厚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病患者中应用广泛,而中心静脉导管作为患者输液、输血及营养支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通道的同时,也使患者处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高风险之中。研究发现,CRBSI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多、病死率增加及医疗成本增加,其中中心静脉CRBSI的问题严重,占所有血管内置管相关性感染的90%[1]。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规范来防止CRBSI的发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显示,施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减低CRBSI[2]。本次研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在预防CRBSI方面的作用和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敏飞;蔡艺飞;夏柳勤;胡玲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使儿科门诊护士成为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本次研究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压力源的调查,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采取管理对策,缓解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娟萍;曹芬利;金新丽;沈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是在农村基层从事一般诊疗和相关预防保健服务的卫生人员,是数亿农村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类顽固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特征性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可逆性阻塞,其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是气道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由损伤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有效地反映炎症损伤的严重程度。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实质是炎症细胞的局部浸润和炎症介质对气道的损伤,其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其中关键的炎症效应细胞之一[1~3]。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检测不同状态下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hs-CRP和外周血EOS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祝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传统观念认为TIA是由于大脑局灶性暂时性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相应神经定位体征,症状多在24)h内消失而不遗留后遗症[1,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早期即能够发现颅内缺血性改变,敏感性好且特异性高。随着其在临床和研究中推广应用,发现传统关于TIA的定义存在一些缺陷,如对符合传统TIA定义的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DWI发现,约28%的患者能够检出与神经症状符合的梗死灶,且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梗死灶检出率越高,TIA发作后再发卒中风险越高[3,4]。ABCD2评分是临床中常用TIA后早期卒中风险评估工具[5],本次研究联合应用ABCD2评分和DWI,对TIA患者发作后发生早期脑梗死进行风险评估。报道如下。
作者:来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肠道功能是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建立肠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作用[1]。颅脑外伤后病人处于高代谢、负氮平衡状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影响患者的预后。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严重的应激反应及高颅内压,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如应激性溃疡、胃肠道蠕动障碍、呕吐、呃逆等,甚至胃瘫[2]。尤其是合并有腹部外伤、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采用胃镜引导下留置三腔喂养管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营养支持,减少肺部感染,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勇;王志宇;朱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