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神经保留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史继红

关键词:腹腔镜下, 神经, 膀胱全切,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 开放性手术, 膀胱恶性肿瘤, 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 术式, 护理体会, 出血量少, 创伤小, 治疗, 疗效, 控尿, 功能
摘要:目前,腹腔镜下神经保留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常用术式之一,与开放性手术比较,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新建膀胱控尿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1]。本次研究实施了该术式36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ABCD2评分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TIA发作后卒中风险的应用观察

    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传统观念认为TIA是由于大脑局灶性暂时性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相应神经定位体征,症状多在24)h内消失而不遗留后遗症[1,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早期即能够发现颅内缺血性改变,敏感性好且特异性高。随着其在临床和研究中推广应用,发现传统关于TIA的定义存在一些缺陷,如对符合传统TIA定义的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DWI发现,约28%的患者能够检出与神经症状符合的梗死灶,且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梗死灶检出率越高,TIA发作后再发卒中风险越高[3,4]。ABCD2评分是临床中常用TIA后早期卒中风险评估工具[5],本次研究联合应用ABCD2评分和DWI,对TIA患者发作后发生早期脑梗死进行风险评估。报道如下。

    作者:来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146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66例)及未合并冠心病组(80例),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FGF-2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FGF-21与合并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合并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降低,血清FGF-21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组明显升高(t分别=3.89、-5.08,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FGF-21水平与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正相关关系(OR=1.65,95% CI为1.13~2.64)。结论高血清FGF-21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GF-21可能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风险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余健;何正飞;陈志云;孙凌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神经保留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前,腹腔镜下神经保留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常用术式之一,与开放性手术比较,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新建膀胱控尿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1]。本次研究实施了该术式36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史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由于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引起肠缺血或坏死的一种急性病变,进展快,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50%~80%[1,2]。近年来,D-二聚体检测逐渐拓展到更多临床领域,尽管其诊断特异性不高,但该检测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性和极佳的阴性预测能力使其在许多疾病特别是在血栓形成(高凝状态)、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血管造影技术仍是确诊SMAE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的侵入性及客观技术的难度,仍限制了它的推广。CT血管成像已在各地区应用广泛,其在诊断SMAE中的价值也被逐渐重视。本次研究旨在分析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在急性SMAE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剑杰;罗侠女;余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传播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收集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和克隆流行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临床菌株克隆分型,滤膜接合法进行质粒接合实验,PCR扩增筛选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和其周围序列结构。结果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含抑制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均显示出很强的多重耐药性,MLST分型显示耐药克隆具有明显的流行特征,13株携带blaKPC-2基因的流行克隆均为ST11型。这13株细菌亚胺培南耐药性均由可接合性质粒介导,并且同时介导和转移了编码CTX-M型、TEM型或DHA型的β-内酰胺酶基因。 Tn4401-Tn3复合转座子或其变体2介导了blaKPC-2基因的转移。结论临床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KPC-2酶菌株的克隆播散,同时可接合质粒造成的耐药基因快速水平转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步补;阮战伟;项小婵;洪亮;王晓峰;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5例分析

    体表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总体发病率约8%~12%,大多位于口腔颌面部,大多较小的血管瘤可自行消退[1]。由于部分婴幼儿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如任其发展或治疗不当,常遗留不同程度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可导致感染、出血及溃疡等并发症。临床上,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放射、激光、冷冻、栓塞、硬化剂等,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不足。目前,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也成为治疗体表血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2,3]。本次研究采用该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惠琴;章跃滨;熊起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气管切开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皮气管切开是近年出现新的气管切开微创技术,因其具有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所需时间短、切口小及患者出血量少、拔管后愈合快、疤痕小等诸多优点,较好地弥补了常规气管切开的不足。本次研究145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器官切开和经皮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评价经皮气切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楼炳恒;张伟文;郑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切除术临床分析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指肝内和/或外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症状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1]。囊肿切除和胆道重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尽管经手术治疗后疗效很好,但由手术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如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使得再次手术的患者不在少数,约20.4%[2]。而目前对于残余胰段胆管囊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次研究手术治疗12例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轼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T磁共振波谱对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的磁共振波谱研究,探讨3.0T超高场强MRS在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颞叶癫痫患者及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研究,所有实验对象行双侧海马的常规MRI和1H-MRS扫描,MR成像序列为轴位SE T1WI、T2WI,对双侧海马体部进行多体素波谱成像,将正常对照组MRS结果作为标准,评价颞叶癫痫患者MRS代谢物比值特点,分析MRS对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诊断海马硬化共21例。癫痫组患侧、健侧与对照组间NAA/(Cho+ Cr)、NAA/ 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2.89、15.73,P均<0.05)。癫痫组患侧与健侧、患侧与对照组NAA/(Cho+Cr)、NAA/Ch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7.32、8.47、7.33、8.47,P均<0.05);而癫痫组健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1.13、1.13,P均>0.05)。结论常规MRI检查对颞叶癫痫的定侧具有一定的价值;3.0T超高场强MRS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颞叶癫痫定侧的准确性。

    作者:李玉梅;宋琼;丁忠祥;袁建华;陈方宏;毛德旺;郑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的外科诊治

    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是临床上极少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诊断困难,尤其是高龄患者的疼痛敏感性低下,如不能及时诊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本次研究对收治的9例高龄患者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杨;任培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社区实习大纲的设计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作为一类特殊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城乡、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医学人才的重任[1]。《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医学教育必须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目的[2];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医学人才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基于上述医学教育思想,承担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高职高专院校紧紧围绕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体现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简称社区实习)也逐渐成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朱佩琼;赵海军;蒋锦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蝶翼无损伤针在腹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留置及改进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及血样的采集等[1]。一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放置在锁骨下,同时将输液港的导管末端放置在胃右静脉,输液穿刺座放置在腹部皮下,主要用于肝癌术后的局部化疗。穿刺时必须使用蝶翼无损伤针,可防止反复穿刺损伤隔膜而造成渗漏[2]。由于腹部皮下较软,增加了蝶翼无损伤针留置的难度,故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留置蝶翼无损伤针,并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红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痔疮手术后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疗效观察

    痔是常见的一类肛肠疾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主要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痔疮患者的症状包括大便出血、大便疼痛、直肠坠痛、肿物脱出、流分泌物和肛门瘙痒等,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2]。因此,对痔疮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痔疮患者术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稿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性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与心理健康者相比,其临床风险明显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中研究较多的实验室指标,目前认为其水平与这些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及其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沈红枫;查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特点及两种治疗方法的预后研究

    目的:分析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两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探讨能延长卵巢癌初次治疗后临床缓解时间(DFI)的因素,为复发性卵巢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54例。具体分析DFI和总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分期、残留灶、化疗疗程的关系;并比较卵巢癌复发后采取两种治疗方法对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在39例死亡病例中,初次治疗后DFI越长,患者生存时间也越长,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P<0.05)。对54例患者DFI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病理类型患者的DFI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5),其中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样癌的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2,P>0.05),而腺癌的DFI较前两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0.03、0.01,P均<0.05);临床手术分期越早,残留灶≤2 cm、化疗疗程正规将明显延长D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9、2.99、2.24,P均<0.05)。复发癌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补救化疗患者,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2年、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补救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27、11.20、11.84,P均<0.05),而1年、4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59、6.42、4.38,P均>0.05)。结论影响卵巢癌患者DFI的因素有病理类型、手术分期、残留灶大小及术后化疗疗程。再次手术联合化疗可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近期的生存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倪娟;陈亚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B型脑钠肽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脑钠肽(BN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DCM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各59例,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bA1c水平、速率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和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和HbA1c水平分为:DCM 1组(HbA1c≤6.0%,心功能正常者)21例、DCM 2组(HbA1c 6.1%~9.0%,NYHA 2级)22例和DCM 3组(HbA1c>9.0%,NYHA 3~4级)16例,比较不同HbA1c水平DCM患者和对照组的Hcy、BNP指标;分析各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DC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DCM组HbA1c、Hcy和BNP的浓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2、2.38、2.22、2.12、2.54、2.48,P均<0.05),且糖尿病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1、2.42、2.67,P均<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 DCM3组中Hcy和BN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CM 1组、DCM 2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8、2.71、2.55、2.96、2.61、2.30,P均<0.05),且DCM 2组两指标的浓度也明显高于DCM 1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8、2.63、2.44、2.20,P均<0.05);运用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但其检测的特异度降低。结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bA1c、Hcy及BNP,可作为监测DCM发生的敏感指标,对于DCM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格;包国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比较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或CT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1]。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改进,电子胃镜下检查并取出食管异物也得到应用[2],本次研究对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两种方法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朝阳;钟海兵;许小龙;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期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特征及心理护理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1]。本次研究对于这一类患者,在使用合适药物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产活动、交通的日益发展,重型颅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类患者常伴有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易发展成为呼吸衰竭,甚至成为致死因素。为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应及时行气管切开,但行气管切开的“佳”时机仍有争议[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行气管切开术的136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气管切开时机对STBI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马年斌;刘剑飞;潘似俊;万珍;尧忠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