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红华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作为一类特殊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城乡、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医学人才的重任[1]。《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医学教育必须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目的[2];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医学人才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基于上述医学教育思想,承担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高职高专院校紧紧围绕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体现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简称社区实习)也逐渐成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发莹;吴丽慧;吴森林;朱佩琼;赵海军;蒋锦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体表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总体发病率约8%~12%,大多位于口腔颌面部,大多较小的血管瘤可自行消退[1]。由于部分婴幼儿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如任其发展或治疗不当,常遗留不同程度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可导致感染、出血及溃疡等并发症。临床上,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放射、激光、冷冻、栓塞、硬化剂等,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不足。目前,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也成为治疗体表血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2,3]。本次研究采用该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惠琴;章跃滨;熊起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或CT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1]。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改进,电子胃镜下检查并取出食管异物也得到应用[2],本次研究对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两种方法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朝阳;钟海兵;许小龙;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痔是常见的一类肛肠疾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主要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痔疮患者的症状包括大便出血、大便疼痛、直肠坠痛、肿物脱出、流分泌物和肛门瘙痒等,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2]。因此,对痔疮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痔疮患者术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及血样的采集等[1]。一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放置在锁骨下,同时将输液港的导管末端放置在胃右静脉,输液穿刺座放置在腹部皮下,主要用于肝癌术后的局部化疗。穿刺时必须使用蝶翼无损伤针,可防止反复穿刺损伤隔膜而造成渗漏[2]。由于腹部皮下较软,增加了蝶翼无损伤针留置的难度,故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留置蝶翼无损伤针,并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红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是临床上极少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诊断困难,尤其是高龄患者的疼痛敏感性低下,如不能及时诊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本次研究对收治的9例高龄患者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杨;任培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主要致伤机理为突发的外展或扭转内收过度[1]。目前,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有所争议,总体疗效尚未令人十分满意,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疾病,且其本身骨质严重疏松相关。同时,骨折后的长期卧床本身对老年患者而言,就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2]。本次研究对采用股骨转子间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7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孟延丰;周学文;邓勇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麻醉药物的量效关系虽然与吸入麻醉药物相似,但苏醒质量更优。全麻后唤醒过快,麻醉期间使用异丙酚和高浓度麻醉药均可能引起术后躁动不安[1]。静吸复合麻醉中以不同的异丙酚Ce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能否对麻醉恢复质量产生影响尚未明确。本次研究拟在相同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 BIS)水平下,评价不同浓度异丙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ed/infusion,TCI)复合异氟醚吸入对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张雨书;应礼;黄玉惠;卢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检测活动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骨密度和血清1,25-(OH)D3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活动期IBD患者65例,健康对照组33例,记录患者身高和体重,采用直接数字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1~4骨密度值,同时检测患者静脉血1,25-(OH)D3、血钙、血磷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组、克罗恩病(CD)组、对照组组间的腰1~4骨密度值以及血清1,25-(OH)D3水平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3.65、14.40,P均<0.05);UC组患者腰1~4骨密度值和血清1,25-(OH)D3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CD组患者腰1~4骨密度值和1,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C组和CD组患者腰1~4骨密度值和血清1,25-(OH)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D患者相对健康成人发生骨质疏松或骨折的风险较高,活动期IBD患者应及早开展骨质疏松筛查和风险评估。
作者:杨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使用无菌敷贴粘胶部分粘合头颈部手术切口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实验组625例头颈手术患者切口使用无菌敷贴粘胶部分粘合进行观察,与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的对照组比较关闭切口所用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患者满意度、切口疼痛、瘢痕明显率、有无缝线反应、皮下硬结、感染和裂开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关闭切口所用时间、有无缝线反应、皮下硬结、患者满意度的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χ2=47.55、9.23、5.32,P均<0.05)。结论头颈部手术切口应用无菌敷贴粘胶部分粘合皮肤切口,操作简单、可靠,有利于切口的愈合,美容效果好。
作者:徐晓;刘勇;侯昌华;蔡阳群;许远鹏;项剑虹;汪爱兰;傅巧玲;陶艳华;姚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病患者中应用广泛,而中心静脉导管作为患者输液、输血及营养支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通道的同时,也使患者处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高风险之中。研究发现,CRBSI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多、病死率增加及医疗成本增加,其中中心静脉CRBSI的问题严重,占所有血管内置管相关性感染的90%[1]。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规范来防止CRBSI的发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显示,施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减低CRBSI[2]。本次研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在预防CRBSI方面的作用和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敏飞;蔡艺飞;夏柳勤;胡玲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猪经脐经肛直肠肿瘤切除的杂交NOTES手术模型。方法选择健康普通家猪7只,气管插管,异氟烷吸入麻醉。造气腹后,经脐单切口分别置入5 mm、10 mm及12 mm Trocar各1支,腹腔镜下游离、切断肠系膜血管及肠管,经肛将远断端结、直肠拖出肛门外,预定平面切断并移除标本,腔镜直视下CDH25吻合器完成吻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8~57 min,平均(44.83±7.47)min;术中出血量5~24 ml、平均(10.62±8.24)ml;切除肠管长度7.8~11.3 cm,平均(8.76±1.11)cm;吻合口均完整。结论猪经脐经肛直肠肿瘤切除的杂交NOTES手术可行,可作为过渡至临床常规应用前训练模型。
作者:张浩;周鸿鲲;曹浩强;何小伟;徐言;俞清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宫腔镜手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治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nsions,IUA)的优先选择手段[1]。宫腔镜直视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可安全、有效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处。但术后宫腔可再次发生粘连,其发生情况与术前的粘连程度紧密相关[2]。本次研究对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留置不同的宫内留置物,比较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从而确定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蔡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脊柱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尤以胸腰段脊柱骨折为普遍。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椎弓根系统理论和脊柱三柱理论得到普遍认可,使得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得以大幅提升[1]。目前,临床上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已倾向于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是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的主要手段,但单纯实施该方法在术后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松动弯曲、后凸畸形角(Cobb角)增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本次研究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由于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引起肠缺血或坏死的一种急性病变,进展快,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50%~80%[1,2]。近年来,D-二聚体检测逐渐拓展到更多临床领域,尽管其诊断特异性不高,但该检测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性和极佳的阴性预测能力使其在许多疾病特别是在血栓形成(高凝状态)、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血管造影技术仍是确诊SMAE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的侵入性及客观技术的难度,仍限制了它的推广。CT血管成像已在各地区应用广泛,其在诊断SMAE中的价值也被逐渐重视。本次研究旨在分析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在急性SMAE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剑杰;罗侠女;余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容量复苏达标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SAP患者42例,根据复苏达标后48 h液体出入量分为正平衡组及负平衡组,记录并比较复苏达标后0 h、24 h、48 h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氧合指数(PO2/FiO2)、膀胱压(IAP)、心室脑钠肽(BNP)、血乳酸及每24小时液体出入量、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结果负平衡组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较正平衡组缩短(t分别=2.04、2.26,P均<0.05)。 CRRT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5)。容量复苏后24 h、48 h负平衡组EVLWI、IAP、血乳酸均低于正平衡组(t分别=4.00、4.43;2.13、2.90;3.03、3.68,P均<0.05),PO2/FiO2高于正平衡组(t分别=2.84、2.25,P均<0.05),BNP在48 h低于正平衡组(t=2.13,P<0.05)。结论 SAP容量复苏达标后宜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
作者:娄雪萍;郑贞苍;余玲丽;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肝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病,处理较为复杂,常选择肝叶、段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病灶。但术后易出现出血、胆漏、肝段面、膈下感染等并发症[1]。本次研究应用双套管冲洗引流腹腔,并与单纯橡胶引流管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红;蔡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两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探讨能延长卵巢癌初次治疗后临床缓解时间(DFI)的因素,为复发性卵巢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54例。具体分析DFI和总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分期、残留灶、化疗疗程的关系;并比较卵巢癌复发后采取两种治疗方法对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在39例死亡病例中,初次治疗后DFI越长,患者生存时间也越长,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P<0.05)。对54例患者DFI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病理类型患者的DFI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5),其中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样癌的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2,P>0.05),而腺癌的DFI较前两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0.03、0.01,P均<0.05);临床手术分期越早,残留灶≤2 cm、化疗疗程正规将明显延长D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9、2.99、2.24,P均<0.05)。复发癌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补救化疗患者,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2年、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补救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27、11.20、11.84,P均<0.05),而1年、4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59、6.42、4.38,P均>0.05)。结论影响卵巢癌患者DFI的因素有病理类型、手术分期、残留灶大小及术后化疗疗程。再次手术联合化疗可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近期的生存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倪娟;陈亚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与心理健康者相比,其临床风险明显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中研究较多的实验室指标,目前认为其水平与这些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及其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沈红枫;查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1]。中医药事业既是我国卫生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为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本次研究对社区居民中医药的基本认知和需求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发展。报道如下。
作者:赵锦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