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杨;任培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主要致伤机理为突发的外展或扭转内收过度[1]。目前,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有所争议,总体疗效尚未令人十分满意,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疾病,且其本身骨质严重疏松相关。同时,骨折后的长期卧床本身对老年患者而言,就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2]。本次研究对采用股骨转子间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7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孟延丰;周学文;邓勇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居家胰岛素注射已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1],胰岛素笔用针头属于医疗污染锐器,不合理的处置不仅会伤及他人,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居家糖尿病患者由于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意识淡薄、健康教育欠缺,废弃针头处置不当的情况普遍存在。本次研究探索有效的居家胰岛素注射者的废弃针头回收管理,从而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琴;蒋建萍;姜煊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或CT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1]。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改进,电子胃镜下检查并取出食管异物也得到应用[2],本次研究对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两种方法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朝阳;钟海兵;许小龙;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麻醉药物的量效关系虽然与吸入麻醉药物相似,但苏醒质量更优。全麻后唤醒过快,麻醉期间使用异丙酚和高浓度麻醉药均可能引起术后躁动不安[1]。静吸复合麻醉中以不同的异丙酚Ce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能否对麻醉恢复质量产生影响尚未明确。本次研究拟在相同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 BIS)水平下,评价不同浓度异丙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ed/infusion,TCI)复合异氟醚吸入对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张雨书;应礼;黄玉惠;卢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与心理健康者相比,其临床风险明显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中研究较多的实验室指标,目前认为其水平与这些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及其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沈红枫;查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使儿科门诊护士成为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本次研究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压力源的调查,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采取管理对策,缓解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娟萍;曹芬利;金新丽;沈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猪经脐经肛直肠肿瘤切除的杂交NOTES手术模型。方法选择健康普通家猪7只,气管插管,异氟烷吸入麻醉。造气腹后,经脐单切口分别置入5 mm、10 mm及12 mm Trocar各1支,腹腔镜下游离、切断肠系膜血管及肠管,经肛将远断端结、直肠拖出肛门外,预定平面切断并移除标本,腔镜直视下CDH25吻合器完成吻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8~57 min,平均(44.83±7.47)min;术中出血量5~24 ml、平均(10.62±8.24)ml;切除肠管长度7.8~11.3 cm,平均(8.76±1.11)cm;吻合口均完整。结论猪经脐经肛直肠肿瘤切除的杂交NOTES手术可行,可作为过渡至临床常规应用前训练模型。
作者:张浩;周鸿鲲;曹浩强;何小伟;徐言;俞清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俗称盆腔静脉曲张或盆腔淤血症,是一种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引起的症候群,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无规律盆腔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临床上, PCS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难以确诊,经常出现误诊现象,导致治疗延误,增加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就诊治的9例PC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汤红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指肝内和/或外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症状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1]。囊肿切除和胆道重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尽管经手术治疗后疗效很好,但由手术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如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使得再次手术的患者不在少数,约20.4%[2]。而目前对于残余胰段胆管囊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次研究手术治疗12例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轼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类顽固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特征性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可逆性阻塞,其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是气道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由损伤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有效地反映炎症损伤的严重程度。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实质是炎症细胞的局部浸润和炎症介质对气道的损伤,其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其中关键的炎症效应细胞之一[1~3]。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检测不同状态下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hs-CRP和外周血EOS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祝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146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66例)及未合并冠心病组(80例),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FGF-2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FGF-21与合并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合并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降低,血清FGF-21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组明显升高(t分别=3.89、-5.08,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FGF-21水平与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正相关关系(OR=1.65,95% CI为1.13~2.64)。结论高血清FGF-21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GF-21可能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风险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余健;何正飞;陈志云;孙凌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体表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总体发病率约8%~12%,大多位于口腔颌面部,大多较小的血管瘤可自行消退[1]。由于部分婴幼儿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如任其发展或治疗不当,常遗留不同程度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可导致感染、出血及溃疡等并发症。临床上,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放射、激光、冷冻、栓塞、硬化剂等,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不足。目前,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也成为治疗体表血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2,3]。本次研究采用该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惠琴;章跃滨;熊起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当孕妇中出现双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疤痕子宫、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时,常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然而这些高危因素易导致产后出血,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快速、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是挽救母婴生命的有力措施。本次研究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经脐气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SLC手术的患者21例以及同一时期接受LC治疗的1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TSLC组21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4.62±16.57) min,出血量为(20.48±10.71) ml,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为(29.29±6.44) h;而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3.89±7.19) min,出血量为(21.94±13.52) ml,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为(28.78±6.12) h,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无相关并发症发生。TSLC组的手术时间长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7、0.25,P均>0.05)。结论 TSLC具有与LC相同的安全性,但所需手术时间较长,对器械和技术要求较高。
作者:王海江;方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性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是临床上极少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诊断困难,尤其是高龄患者的疼痛敏感性低下,如不能及时诊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本次研究对收治的9例高龄患者肝内胆管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杨;任培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是膈疝中常见者,达90%以上。可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约4/5存在食管裂孔疝。以往对食管裂孔疝的报道多见于欧美国家,随着内镜、食管吞钡检查在我国的普及,我国食管裂孔疝的病例数也不断增加[1]。本次研究完成了21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毓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同期对10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HbA1c水平及血清MCP-1和MMP-9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HbA1c及血清MCP-1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04、7.23、10.28,P均<0.05)。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和MMP-9均与HbA1c呈正相关性(r分别=0.75、0.74、P均<0.05)。结论即使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全面筛查和评估有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和相关风险性;监测HbA1c也可间接反映患者体内免疫炎症反应的强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江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是在农村基层从事一般诊疗和相关预防保健服务的卫生人员,是数亿农村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由于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引起肠缺血或坏死的一种急性病变,进展快,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50%~80%[1,2]。近年来,D-二聚体检测逐渐拓展到更多临床领域,尽管其诊断特异性不高,但该检测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性和极佳的阴性预测能力使其在许多疾病特别是在血栓形成(高凝状态)、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血管造影技术仍是确诊SMAE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的侵入性及客观技术的难度,仍限制了它的推广。CT血管成像已在各地区应用广泛,其在诊断SMAE中的价值也被逐渐重视。本次研究旨在分析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在急性SMAE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剑杰;罗侠女;余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