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敬;吕彤
目的 推广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制作贮水袋为卧床患者洗头.方法 对部分科室的卧床患者使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用于贮水洗头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济实惠,环保,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用于贮水洗头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珊;勘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全身免疫性疾病[1-2],其病情常反复迁延,无特异疗法,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3],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RA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为患者传递精神情感,注重了护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5].
作者:黄静;王桂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护理队伍是医院资源中基本、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医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随着医院的日益发展,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近几年来,各医院招聘了大量护士,护士经过岗前培训后,迅速融入临床工作中.现将新上岗护士在工作中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陈燕琼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中的重点任务强调了对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本文就6年来我院在专科护士管理中实施的管理考核方法做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至2011年,我院通过岗位竞争形式,从临床19个护理单元中选拔培养了38名专科护士.按受教育程度分类,其中大专30名,本科8名;按技术职称分类,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30名,工作年限平均9年.
作者:何利;石真桂;张权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我国,结直肠癌是前五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做结肠造瘘口的患者也随着增多,我院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自制了一种造口罩应用于结肠造瘘的护理中,它具有性能良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毒性、舒适柔软、透明度较好等特点.我们把它运用到腹部同样可以起到贴腹作用.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将自制结肠罩用于结肠造瘘口术后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友花;彭春莲;陈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院2007年开始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已收到不少的成效.我院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电铃的多少是反映护理是否到位的一项指标之一.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科开展了以降低电铃呼叫频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抱琴;朱秀芳;沈玲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们发现老年患者尤其是活动受限或卧床的老年人在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高达90%,临床常用的通便方法包括:口服缓泻剂、肛注开塞露、灌肠以及人工取便等,我科常用的通便方法为肛注开塞露,近年来很多护理研究已对此种方法进行改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水;吕巍;温澄非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1].EMSS国外40年,国内20年的发展史,前后两者有很大差距[2].本文通过对妇产科院前急救呼救原因、呼救时段、患者年龄、病种构成、救护措施等方面情况的分析,探索妇产科院前急救规律,为科学利用救护资源,提高救治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敏;胡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的影响,分析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临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后长期昏迷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微意识状态患者47例,持续植物生存12例.结果 按南京会议PVS疗效评分标准对脑外伤后长期昏迷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47例MCS患者中治愈38例,显效7例,好转2例;12例PVS患者中好转3例,无效9例.MCS组患者在治愈率及无效率方面优于PVS组患者,差异明显;在显效率和好转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准确地判定患者昏迷状态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微意识状态患者恢复意识.
作者:李红萍;王建国;宋明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病素性脑炎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治愈,好转3例,1例转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通过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及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加强病毒性脑炎健康宣教,能使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家属对该疾病认识,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枕部压疮是因枕部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和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软组织坏死.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常收治病情危重、高热伴昏迷的患者,脑部降温,保护脑组织在疾病治疗、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亚低温可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少乳酸在脑组织中的堆积,降低乳酸对脑组织的损伤[1-2].
作者:赵晓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临床实习是每位护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必须的、重要的学习环节.随着现代护理教学观念是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向以科学为基础,培养护生的专业情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主动思维、自学和专研,强化学生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爱岗敬业精神的转变[1].
作者:张玲;邹丹羊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本文问卷调查旨在调查不同职称急诊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其相关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可以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防范护理纠纷,增进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增进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杜秋燕;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增多等原因,人们对容貌美观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求正颌手术[1]的患者也随之增加.正颌外科手术基本上在口内进行,手术范围涉及上下颌骨、口腔内软组织,由于术后患者需短时间限制患者张口运动,使语言、进食、口腔卫生都受到影响,易发生感染,造成伤口愈合延误.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前,医院儿科常用的一次性吸氧管是鼻塞管型,易脱落导致血氧饱和度低,吸氧不充分,影响抢救效果,危及患儿生命.有缺氧症状的患儿本来就烦躁不安,当鼻氧管塞进鼻孔后就会出现痒感,不适感会使患儿更加烦躁,会不顾一切扯掉吸氧管,影响治疗效果,使家属及医护人员深感无耐.如果让患儿强制吸氧,造成患儿哭闹不安,结果适得其反,给氧不完全也不能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
作者:郭慧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手术室专业核心能力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成长谋求出路.方法 参照2009年广东省卫生厅编制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为向导,按照核心能力培训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同年资不同级别的21名护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实施.结果 实施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后,手术室护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率达92.50%;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率达86.25%;临床思维能力提升85.00%;教育科研能力提升78.50%;自学培训能力提升98.20%;安全管理提升91.50%;应急能力提升93.60%,7大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有差异.结论 手术室专业核心能力培训是可行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在职教育办法,既提高手术室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也为手术室护士提供了职业生涯的进步阶梯.
作者:朱琳;林建玲;邓洁娜;张秀华;李锦芳;刘玮;黄秋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预防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的集束干预策略.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集束干预策略,于2010年3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后血尿发生率由2.1%降至0,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制定集束干预策略并使之成为规范化的护理程序,有效预防了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
作者:魏娟;陈享媛;段鸿露;陈玉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笔者对近些年来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沐舒坦与其他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文献进行总结,希望为临床上安全使用沐舒坦提供参考.1.沭舒坦与长海龙存在配伍禁忌.将注射用长海龙(头孢匹胺)与沐舒坦各1支直接抽入1副注射器中,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物,静置24h后仍无变化.再将两者稀释后的液体(即生理盐水100ml+长海龙1.0g及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15mg)混合,仍出现白色絮状混合物,静置24h后仍无变化,摇动后呈白色悬浊液,久置后絮状物沉淀于瓶底.
作者:刘妍;贺子夏;张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普查意识的增强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会在不可触及阶段被发现[1],称为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其中许多NPBL是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方法难以定性的[2],为明确NPBL的性质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它是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方法,能够使得NPBL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减少手术切除范围,提高病灶切除率[3].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对85例NPBL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手术前留置金属导丝定位,为临床手术医生起到了准确的引导,本文将护理配合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马步云;Parajuly Shyam Sundar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总结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 对17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术后进行护理,其重点是严密监测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维护心功能的稳定,做好延迟关胸的护理,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早期营养支持.结果 治愈13例,早期死亡4例,其中3例为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为严重肺出血,死亡率23.5%.延迟关胸11例,术后并发心包填塞4例,肺部并发症9例,再次气管插管1例,膈肌麻痹1例.结论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实施严密的监护,可降低各种术后并发症并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少芬;林娜;陈丽芳;吴岚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