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许敏;胡娟

关键词:
摘要: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1].EMSS国外40年,国内20年的发展史,前后两者有很大差距[2].本文通过对妇产科院前急救呼救原因、呼救时段、患者年龄、病种构成、救护措施等方面情况的分析,探索妇产科院前急救规律,为科学利用救护资源,提高救治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

    为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大限度地进行自我管理,我院对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的健康教育,以期进一步求证健康教育对该类患者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火静兰;朱美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每日与医生查房记录》在高干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高干病房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产生的,高干病房收有特殊要求或较高层次的患者,如高级干部、外宾等,因此要求护士既要面对患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和终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又要有与患者和家属交往的经验,这样就更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有超前的意识去识别患者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医生查房来获得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来源,从而帮助我们完善护理工作.

    作者:王娟;李薇;翟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自制弹力腹带在臀部创面敷料固定中的应用

    臀部烧伤、压疮均较为常见.因臀部部位特殊,敷料包扎较困难,包扎后由于患者躁动或活动,常导致敷料松脱,致创面外露,增加污染的机会[1],同时增加医护人员换药的次数,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且患者由于担心敷料松脱,常使翻身、活动主观受限,增加了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此外,松动的敷料增加了臀部创面与敷料间的摩擦力和剪切力,加重了创面受损[2].

    作者:吴巍巍;于家傲;刘淑芹;吴世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因肠壁血流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非阻塞性肠梗死)或因支配肠壁的血管发生阻塞(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缺血而引起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1-2].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了19例非坏疽型IC患者[3].提出人类由低到高的需要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对患者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杨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应用VSD治疗下肢急性动脉血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附着在心脏或近侧血栓或者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或外源性栓子进入动脉,随血流冲向远侧,引起远端动脉管壁堵塞,肢体、组织缺血[1],缺血严重时会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指因急性缺血致小腿组织缺氧、水肿,而引发肌肉、神经组织变性、坏死,部分患者因组织坏死而截肢[2].

    作者:李红;曲晓丽;张晶;马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终末期肾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

    有研究认为,器官功能衰竭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致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确诊终末期肾病后,医生一般会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肾脏替代方法,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通路的建立是进行透析的必要条件.终末期肾病患者具有营养条件差、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透析导管的使用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有学者统计认为透析患者MRSA感染占所有MRSA感染的15%[2],而中央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被确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的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燕;余献平;蔡秋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行超声下导丝定位术的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普查意识的增强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会在不可触及阶段被发现[1],称为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其中许多NPBL是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方法难以定性的[2],为明确NPBL的性质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它是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方法,能够使得NPBL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减少手术切除范围,提高病灶切除率[3].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对85例NPBL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手术前留置金属导丝定位,为临床手术医生起到了准确的引导,本文将护理配合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马步云;Parajuly Shyam Sundar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

    目的 总结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 对17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术后进行护理,其重点是严密监测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维护心功能的稳定,做好延迟关胸的护理,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早期营养支持.结果 治愈13例,早期死亡4例,其中3例为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为严重肺出血,死亡率23.5%.延迟关胸11例,术后并发心包填塞4例,肺部并发症9例,再次气管插管1例,膈肌麻痹1例.结论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实施严密的监护,可降低各种术后并发症并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少芬;林娜;陈丽芳;吴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较常见的外伤急腹症.多年来脾切除一直是传统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对脾脏功能的重新认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已成为保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且采取非手术治疗57例,中转手术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乐飞琳;黎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专业人员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

    为了适应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我科于2007年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化岗位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培训对象消毒供应中心人员18人,护士10人,技术工人8人.护士大年龄44岁,小年龄25岁,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1人,护士5人,平均年龄34.5岁;本科毕业3人,大专毕业7人;技术工人大年龄50岁,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38岁;高中毕业4名,初中毕业4名.

    作者:张胜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肿瘤相关科室护士疼痛管理认知现状调查

    疼痛作为肿瘤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厌世、轻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界已将癌性疼痛作为一个影响到全球性健康的重要问题予以广泛关注.目前,疼痛研究的重点已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而护士在疼痛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者:周珺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汉坦病毒引起的广泛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的急性传染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因其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持续地控制氮质血症、能够不断清除循环中的毒素和中分子物质等特点,在救治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广泛应用.因疾病的特异性,在护理重点方面存在不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俊萍;张良绘;杨灵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妇产科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1].EMSS国外40年,国内20年的发展史,前后两者有很大差距[2].本文通过对妇产科院前急救呼救原因、呼救时段、患者年龄、病种构成、救护措施等方面情况的分析,探索妇产科院前急救规律,为科学利用救护资源,提高救治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敏;胡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本文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男90例,女60例.100例见于生后3d内出现症状,50例与生后3d出现症状,常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反应低下、拒奶等,随后出现咳嗽、喘息、口吐白沫、口唇发紫等.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烧伤患者的护理

    烧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多为事故突然发生,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人体表面血液循环丰富,组织疏松,烧伤后水肿严重,极其容易发生休克,如为面部烧伤则出现焦痂后水肿容易转向颈部的软组织,导致呼吸困难,或者压迫颈静脉而诱发脑水肿;五官烧伤后分泌物增加,容易发生感染,大多伴有呼吸道烧伤,严重者危及生命.此外由于烧伤的特殊性,常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庆松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输卵管妊娠12+2周腹腔内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近年来,异位妊娠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1].输卵管妊娠破裂一般发生在妊娠6~8周,很少有超过此时间继续妊娠,而且还是活胎,输卵管妊娠易破裂,且破裂后出血凶猛迅速,易造成严重后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2].

    作者:伏东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肿瘤科低年资护士负性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近几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肿瘤患者数量的增长加大了对肿瘤护理工作者的考验.临床低年资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身心健康不仅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升[1],也影响着肿瘤护理事业未来发展质量与安全.目前对肿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很多,但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甚少.

    作者:邢淑君;张彦新;黎贵;褚亚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控观点及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进而发生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继续发展下去可导致心脏、肾、脑、眼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居第三位.尽管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通过综合治疗以成功控制血糖的方法在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合并症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而饮食调控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不论病情轻重或采用何种治疗药物,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合理地控制饮食.

    作者:吕光巧;孙正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风心病术后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

    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抢救过程,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开胸心脏按压直接刺激自主心跳的恢复,增加心脏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且对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的影响较小,更加有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和脑细胞的保护[1].2012年10月我院一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型术后患者出现血压持续下降、室颤等心衰表现,经医护人员迅速而积极的抢救,患者康复出院,本文将抢救过程和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秀;于惠芝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前列腺术后膀胱冲洗时气囊导尿管牵引方式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资料表明,50岁男性的发病率超过50%,80岁以上的男性超过80%会出现组织学前列腺增生[1].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成为治疗该症的主要方式.然而术后出血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除了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外,术后气囊导尿管的牵拉和固定方式对控制术后24h内的出血以及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2].

    作者:孙懿松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