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婕
近几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肿瘤患者数量的增长加大了对肿瘤护理工作者的考验.临床低年资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身心健康不仅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升[1],也影响着肿瘤护理事业未来发展质量与安全.目前对肿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很多,但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甚少.
作者:邢淑君;张彦新;黎贵;褚亚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进而发生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继续发展下去可导致心脏、肾、脑、眼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居第三位.尽管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通过综合治疗以成功控制血糖的方法在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合并症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而饮食调控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不论病情轻重或采用何种治疗药物,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合理地控制饮食.
作者:吕光巧;孙正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院是湖北荆州一家三甲医院,有固定床位1900张.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全民医保的落实,我院每年收治大量荆州城区及各县市医保患者,不同地方不同类别医保办理出院手续需要的资料不同.患者或家属在办理出院时常因资料不齐全,往往多次往返于病房-出院结账处,不仅给患者或家属带来不便影响患者满意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我院设计使用出院温馨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家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病情常迁延,患者的社会能力、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有不同程度减弱.有研究表明,住院的管理模式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病人的行动受到限制,有的患者甚至整天都躺在床上,吃饭、吃药、日常生活料理都要护士监督,缺乏主动性.由于受环境的局限,以及长期脱离社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静;莫龙香;彭春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胎儿出生1h体质量在1500 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极低体重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各器官功能不建全,生活能力低下,因此死亡率在新生儿中较高.有资料统计,我国的VLBW的存活率有79%[1],尽管目前对极低体重儿的救治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让VLBW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为了提高存活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用加强和改进护理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抢救进行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靖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因此,在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中,我们在提供用药、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的同时,积极进行康复操锻练的推广,使偏瘫出院患者取得了优于常规康复锻炼的疗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敏鎏;倪英;王昳丽;尉晨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是临床内科比较理想的降压药物,两药联用治疗高血压及心衰等疗较好,临床多有报道,但两药联用降压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少见,我院曾遇见1例,因及时处理,尚未引起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少英;江国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11年1月,我院ICU对需约束的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控制了约束过程的中的护理缺陷,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使用约束的SICU患者多为使用呼吸机,麻醉后未清醒,或处于ICU综合征期间的,患者较烦躁,病情危重、并且留置多种管道,为了保证SICU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安全而进行约束.2011年1月至6月入住ICU患者159例,因病情需要约束者104例,称为持续质量改进前组(简称改进前组)其中男93例占89.42%,女11例占10.58%;年龄49~95岁,平均年龄(76.00±5.60)岁.
作者:徐莹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首先在普外科、消化内科、妇科三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通过半年的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已在全院开展.笔者通过统计分析普外科2010年1~6月传统护理模式服务与2011年同期开展优质护理后的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满意度进行调查,说明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家凤;张广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院无烧伤专科病房,轻、中度烧伤及没有条件转上级医院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直接收入普外科病区,增加了烧伤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幼儿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差,更增加了治疗难度.在物质条件差、人员少、经验欠缺的情况下,积极调动现有资源,加强患儿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娜;张宏丽;常秀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本文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男90例,女60例.100例见于生后3d内出现症状,50例与生后3d出现症状,常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反应低下、拒奶等,随后出现咳嗽、喘息、口吐白沫、口唇发紫等.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关注由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同时对CVC-RI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及临床操作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电除颤技术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电除颤是室颤、室扑主要的适应证,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因此,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关键的一环[1-3].在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已经及时的应用电除颤技术为2例患者进行除颤转复窦性心律.并且在病灶血管进行支架后转入我院CCU病房进行观察及护理,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例患者均已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锐;贾晓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以时间为横轴,以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为纵轴,在一定的时间执行相应的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1-2].即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
作者:陈泽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科2008年开展批量白内障助残复明工作以来,依照临床路径要求,每次批量手术40例次左右,根据患者多,不住院,手术集中,工作量大的情况,设计了眼科门诊白内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该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于临床实践,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患者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儿科护理具有高风险、高负荷、繁琐等特点.患儿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或是根本不会主诉.
作者:郭慧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居家护理起源于美国,且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在国外运行多年.其优势在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方便性、经济性、灵活性等特点,其核心概念简单概括为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儿童居家保健护理也是居家护理的一部分,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国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模型[1],也是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的趋势.
作者:冉伶;吴霞飞;杨爱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内镜下置入自膨式肠道金属支架作为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正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各种恶性病变造成的结肠狭窄或梗阻患者.这种被称作过度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1].我院于2012年2月开始采用内镜下放置自膨式肠道金属支架,为患者缓解梗阻症状的同时,在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叶娟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皮肌炎是多发性肌炎的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肌肉组织出现炎性反应、变性改变,导致四肢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出现典型的皮疹,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心脏受累是皮肌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42%的患者出现心脏损害,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晕厥、心包积液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
作者:余清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然而传统固定胃管的胶条容易松脱,造成胃管固定不够牢固,胃管脱出时有发生,并且容易留下胶布痕迹,影响美观.我科经过临床实践,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胃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莹盈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