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英;江国丽
枕部压疮是因枕部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和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软组织坏死.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常收治病情危重、高热伴昏迷的患者,脑部降温,保护脑组织在疾病治疗、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亚低温可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少乳酸在脑组织中的堆积,降低乳酸对脑组织的损伤[1-2].
作者:赵晓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的398例肿瘤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398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41例,其中导管脱落11例,导管阻塞10例,穿刺口渗液8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7例.误穿动脉5例.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时缝线固定、置管后每日记录导管长度以防止导管脱落,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能预防导管阻塞,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和保护能预防感染.
作者:彭小英;曾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以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完成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体化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24h平均睡眠时间及出院前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运用系统的整体护理,采用心理支持和个体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实际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秀冬;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体检者,依照肝胆系统彩超检查结果分为脂肪组和非脂肪肝组,检测并记录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尿酸,和全身骨密度.2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中股骨颈、全髋骨密度水平、腰臀比、BMI、三酰甘油、尿酸、空腹血糖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升高,有差异.结论 非乙醇性脂肪肝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身体指数或代谢因素可能在其相关性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利;余超;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为了适应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我科于2007年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化岗位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培训对象消毒供应中心人员18人,护士10人,技术工人8人.护士大年龄44岁,小年龄25岁,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1人,护士5人,平均年龄34.5岁;本科毕业3人,大专毕业7人;技术工人大年龄50岁,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38岁;高中毕业4名,初中毕业4名.
作者:张胜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护理,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1],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9例,男339例,女350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1.53±6.17)岁.合并高血压195例,心脏病163例,糖尿病126例.
作者:张琳;江红玲;何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对配戴眼镜,提高视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配装一副合适的眼镜,镜片的顶焦度、光学中心水平偏差、轴位以及水平互差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镜架的材料和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屈光度不准确或者散光轴有偏差以及镜架的质量劣质等,都甚至会引起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头晕目眩以及行走困难等症状,极大影响了患者对视觉的追求.
作者:黄菊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健康体检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体检质量控制是指健康数据信息采集质量、体检操作、体检报告的质量控制.在该平台上构建的体检信息管理可实现各业务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查询、调度和辅助决策的自动化信息系统[1].
作者:刘晓燕;郝宏歌;刘薇;刘莉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指血糖测定,可以及早明确血糖情况,临床治疗针对性强.对那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低渗性昏迷等能够及时排除或防止发生[1-3].诊疗上由于排除了盲目性,无论用药还是各种检查等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外伤性脾破裂是较常见的外伤急腹症.多年来脾切除一直是传统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对脾脏功能的重新认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已成为保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且采取非手术治疗57例,中转手术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乐飞琳;黎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经腹切开子宫壁,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为提高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我们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择期剖宫产术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邸玉娜;郑如庚;侯晓丽;柴艳红;张静;肖芳;张怡;王稚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胰岛素(RI)的使用也日趋广泛,由于患者对RI治疗的理解及认识不足,心理上有一定的抵触,不能很好地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加快了DM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2].我科患者通过接受RI的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秋菊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病区于2010年10月起对老年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改变传统护理工作岗位,实施12h连续性排班模式这三方面举措,促进了老年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病房有开放床位数共计33张,护士14名,床护比为1∶0.42.护士平均年龄(27.71±5.37)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9名;中专3名,大专6名,本科4名;工作5年以下9名,5~10年2名,10年以上3名,平均年限(7.36±7.23)年.
作者:王昳丽;倪英;陆阳;尉晨;张咸怡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明显,冠心病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d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m,PCI)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成为诊断此类疾病强有力的武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依然成为首选[1],我院先后分别使用绷带、TR Band、ZXD-Ⅰ型三种装置进行桡动脉鞘置管拔除后压迫止血,取得了安全确切的压迫止血效果,并分析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作者:王静;颜琼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本文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男90例,女60例.100例见于生后3d内出现症状,50例与生后3d出现症状,常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反应低下、拒奶等,随后出现咳嗽、喘息、口吐白沫、口唇发紫等.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手术室专业核心能力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成长谋求出路.方法 参照2009年广东省卫生厅编制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为向导,按照核心能力培训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同年资不同级别的21名护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实施.结果 实施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后,手术室护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率达92.50%;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率达86.25%;临床思维能力提升85.00%;教育科研能力提升78.50%;自学培训能力提升98.20%;安全管理提升91.50%;应急能力提升93.60%,7大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有差异.结论 手术室专业核心能力培训是可行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在职教育办法,既提高手术室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也为手术室护士提供了职业生涯的进步阶梯.
作者:朱琳;林建玲;邓洁娜;张秀华;李锦芳;刘玮;黄秋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前我国床护比例尚未完全达到1∶0.4,且与发达国家的床护比例相差5~6倍,床护比例紧张,护士紧缺,这些客观现状为护工行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护工队伍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关注护工压力源和心理健康,对护工这个群体的自身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小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1].目前对于危重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相关指南有明确的规定,但临床上护士对床头抬高执行率不高,护士对抬高床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实际抬高角度判断有偏差是其主要原因[2].危重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增高,由此产生的并发症令人关注,其中以吸入性肺炎为严重.
作者:郭燕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腹外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们对2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修补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进行镜手术的患者2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岁.无严重并发症和内科疾病,麻醉方式均为全麻.
作者:徐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静脉输液是社区卫生服务站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保证输液安全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输液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提高社区卫生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站对静脉输液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防范和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爱玲;蒋林;袁爱艺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