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张琳;江红玲;何利

关键词:
摘要: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护理,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1],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9例,男339例,女350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1.53±6.17)岁.合并高血压195例,心脏病163例,糖尿病126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现状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可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改变患者的态度和行为,自觉遵守各种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提高对患者病情控制,防治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致残率有重要意义[1].

    作者:程亚男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在产后6h虽然膀胱充盈有排尿感,但是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困难,膀胱残余的尿量>100ml者.产后尿潴留如不及时处理,过度充盈的膀胱使下腹膨胀不适,影响子宫的收缩,严重者会导致产后大出血,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给产妇的身体健康及产后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1].通过对我院近2年来分娩的4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痛苦,恢复自主排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效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升老年病房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探讨

    我病区于2010年10月起对老年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改变传统护理工作岗位,实施12h连续性排班模式这三方面举措,促进了老年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病房有开放床位数共计33张,护士14名,床护比为1∶0.42.护士平均年龄(27.71±5.37)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9名;中专3名,大专6名,本科4名;工作5年以下9名,5~10年2名,10年以上3名,平均年限(7.36±7.23)年.

    作者:王昳丽;倪英;陆阳;尉晨;张咸怡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QCC降低电铃呼叫频率的效果观察

    我院2007年开始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已收到不少的成效.我院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电铃的多少是反映护理是否到位的一项指标之一.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科开展了以降低电铃呼叫频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抱琴;朱秀芳;沈玲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严重颅底骨折合并鼻腔大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严重的颅底骨折并发难以控制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凶险,短时间内会因大出血致窒息或休克,往往救治不及而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提高颅底骨折合并鼻腔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耳鼻咽喉喉头颈外科科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急救严重颅底骨折并发鼻腔大出血患者30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在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手术室是外科临床医疗工作实施治疗手段的场所之一,它承担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一旦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而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明显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利姑;王欣;张贵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安宝应用于保胎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d)分娩者[1].近年来对早产治疗应用广泛的药物是安宝.目前安宝也是唯一被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治疗早产的药物,被我国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是普遍用于预防早产、流产及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药物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安宝可以改善胎盘血液循环,改善宫内供氧环境,利于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成熟度及存活率[3].

    作者:陈洁;任晓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服用安乃近致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安乃近的化学名称为[(1,5-二甲基-2-苯基-3-氧代-2,3-二氢-1H-吡唑-4-基)甲氨基]甲烷磺酸钠盐一水合物,属于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2年8月13日收治1例因服用安乃近导致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积极预防感染、肝肾功能保护、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于9月29日 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俊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中西医结合小群体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我们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在西医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饮食调理、运动、情志护理.本研究将小群体健康教育方式引入妊娠期糖尿病,结合中西医的健康教育内容,发展了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程,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俐红;徐丽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约束护理中的应用

    2011年1月,我院ICU对需约束的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控制了约束过程的中的护理缺陷,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使用约束的SICU患者多为使用呼吸机,麻醉后未清醒,或处于ICU综合征期间的,患者较烦躁,病情危重、并且留置多种管道,为了保证SICU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安全而进行约束.2011年1月至6月入住ICU患者159例,因病情需要约束者104例,称为持续质量改进前组(简称改进前组)其中男93例占89.42%,女11例占10.58%;年龄49~95岁,平均年龄(76.00±5.60)岁.

    作者:徐莹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使用输液港输注榄香烯外渗患者的护理

    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郁金)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起到放疗增敏,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但该药血管刺激性大,静脉输注时会有局部刺激症状及静脉炎发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董莉;赵莹盈;苗菁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PICC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应用及体会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外周血管刺激小、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化疗、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各种原因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2],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物、输注高黏稠的血液制品,反复的静脉穿刺,易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化疗药物易造成皮肤和血管损伤及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3],给患者增加很大负担,鉴于PICC的上述优点,我科于2008年1月以来对39例患者实施了PICC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巧红;李晓芳;牛俊丽;梁晓霞;李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实施体会

    为了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我科自2011年7月以来,作为我院首批试点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全民参与,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推行便民、利民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常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自制弹力腹带在臀部创面敷料固定中的应用

    臀部烧伤、压疮均较为常见.因臀部部位特殊,敷料包扎较困难,包扎后由于患者躁动或活动,常导致敷料松脱,致创面外露,增加污染的机会[1],同时增加医护人员换药的次数,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且患者由于担心敷料松脱,常使翻身、活动主观受限,增加了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此外,松动的敷料增加了臀部创面与敷料间的摩擦力和剪切力,加重了创面受损[2].

    作者:吴巍巍;于家傲;刘淑芹;吴世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一年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观察了老年ESRD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第1年中ADL的变化,探讨如何维持和增进他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王英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每日与医生查房记录》在高干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高干病房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产生的,高干病房收有特殊要求或较高层次的患者,如高级干部、外宾等,因此要求护士既要面对患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和终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又要有与患者和家属交往的经验,这样就更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有超前的意识去识别患者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医生查房来获得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来源,从而帮助我们完善护理工作.

    作者:王娟;李薇;翟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临床护理人员血培养采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血液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增多,而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的过程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血液标本的采集,第二阶段微生物室的培养鉴定.目前我院微生物室采用的是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在仪器自动发出仪器警报之前,实验室无需再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标本污染的操作[1].

    作者:郭小乐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联合疗法缓解自然分娩产妇切口疼痛的疗效观察

    自然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通过软产道,必然对会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会阴位于骶尾神经支配区域,该区神经分布广泛,敏感度高.有研究对产妇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切口疼痛占47.35%[1].产后会阴裂伤或侧切口的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及对新生儿的喂哺产生不利的影响[2].冰袋冷敷会阴部对自然产后会阴部疼痛指数的降低具有一定疗效,且该方法简便易行[3].

    作者:徐丽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拉紧式止血法在内瘘血管穿刺点渗血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拉紧式法止血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点渗血止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把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点渗血的患者140例次,采用3种不同止血方法,棉球压迫止血法(A组)、指冰袋止血法(B组)、拉紧式止血法(C组)分别在操作后10min、30min、60min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拉紧式止血法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棉球压迫止血法组、指冰袋止血法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紧式止血法用于透析过程中内瘘血管穿刺点渗血止血效果好,而且操作安全简便成本节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丽仪;李成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析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对医疗服务过高的期望与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再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的高风险性及风险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护理上的不安全事件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规范制度、从服务流程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和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程序和重点,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目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评价,努力将护理风险降到低点,从而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