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颅底骨折合并鼻腔大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李艳艳

关键词:
摘要:严重的颅底骨折并发难以控制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凶险,短时间内会因大出血致窒息或休克,往往救治不及而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提高颅底骨折合并鼻腔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耳鼻咽喉喉头颈外科科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急救严重颅底骨折并发鼻腔大出血患者30例,收到良好效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电除颤及进行支架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电除颤技术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电除颤是室颤、室扑主要的适应证,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因此,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关键的一环[1-3].在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已经及时的应用电除颤技术为2例患者进行除颤转复窦性心律.并且在病灶血管进行支架后转入我院CCU病房进行观察及护理,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例患者均已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锐;贾晓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在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手术室是外科临床医疗工作实施治疗手段的场所之一,它承担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一旦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而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明显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利姑;王欣;张贵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青年患者空肠造口术后的心理护理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未婚,以腹泻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不成形稀便,4~5次/d.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大便带血.上述症状休息无好转.我院门诊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癌变,部分黏膜可见中分化腺癌组织浸润.入院诊断结肠多发息肉癌变,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完善术前准备行全结肠切除术、直肠黏膜切除、回肠J型储袋-肛管咳合术、空肠造口术.

    作者:张宏丽;常秀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升老年病房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探讨

    我病区于2010年10月起对老年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改变传统护理工作岗位,实施12h连续性排班模式这三方面举措,促进了老年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病房有开放床位数共计33张,护士14名,床护比为1∶0.42.护士平均年龄(27.71±5.37)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9名;中专3名,大专6名,本科4名;工作5年以下9名,5~10年2名,10年以上3名,平均年限(7.36±7.23)年.

    作者:王昳丽;倪英;陆阳;尉晨;张咸怡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护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常与胎龄成反比.随着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数量的增多,呼吸暂停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呼吸暂停可引起脑血流减少,导致或加重脑损害,预后不良.传统治疗采用甲基嘌呤类药物氨茶碱,但有时疗效并不满意.

    作者:吴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由于传统方法采血时机不当、采血部位及体位不佳,故临床上经常出现因采血量不足、采血困难而反复针刺,增加了新生儿痛苦.为提高采血成功率,国内护理同仁在采血要求、采血时机、疼痛护理干预、采血部位、采血体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谈静脉输液的新进展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将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及按压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郭慧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价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探索慢性心衰理想的治疗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0±11)岁,病程6个月~8年.根据患者病史、体检、X线检查和心脏超声等确诊为心力衰竭6个月以上,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45例,心功能Ⅲ级37例,心功能Ⅳ级18例.

    作者:柯喻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意外跌落伤害的控制

    伤害按意图分为意外伤害和有意伤害两大类,伤害是指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能量扩散到人体,使人体发生损伤,属疾病范畴,在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10)中,意外伤害包括交通事故、跌落、中毒、烧(烫)伤、溺水、窒息等.其中跌落伤害是儿童和老年人常见的伤害,跌落伤引起的致残、致死,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了7例PCI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护理、心理干预除1例复发外,其他患者均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植入(PCI)术168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7例,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79岁,本组病例既往史中高血压4例,糖尿病5例,脑梗死1例.本组病例术前均无老年痴呆和精神障碍病史,无术前谵妄发作史,1例脑梗后遗症,半边肢体运动障碍.

    作者:陈金菊;顾玉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较常见的外伤急腹症.多年来脾切除一直是传统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对脾脏功能的重新认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已成为保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且采取非手术治疗57例,中转手术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乐飞琳;黎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

    目的 总结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 对17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术后进行护理,其重点是严密监测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维护心功能的稳定,做好延迟关胸的护理,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早期营养支持.结果 治愈13例,早期死亡4例,其中3例为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为严重肺出血,死亡率23.5%.延迟关胸11例,术后并发心包填塞4例,肺部并发症9例,再次气管插管1例,膈肌麻痹1例.结论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实施严密的监护,可降低各种术后并发症并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少芬;林娜;陈丽芳;吴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自制各式护理印章在输液中心的应用

    在输液中心所有的护理操作属于一次性、一过性的操作,常规是不同的患者、个人的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流动性特别大,在护理治疗中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存在安全隐患,口头告知及宣教力度不够大,患者着急输液减轻症状,心情特别急躁.

    作者:袁君;林丽萍;赵雪金;张桂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对本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产后出血患者17例行介入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对产后出血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心血管内科病房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死亡率高的老年人多发病,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以达到防控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目的是本文所探讨的重要主题,现报道如下.心血管疾病与感染的相互关系心血管疾病易引起心血管患者感染.心血管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常常突然发生,病情变化迅猛,使得心血管患者接触创伤性治疗机会和次数增加,同时这些人群多为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多种感染.

    作者:刘荣梅;林淑梅;徐国良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改变操作流程减少皮下血肿范围

    临床工作中,常遇见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毒症患者首次使用内瘘穿刺动脉出路成功后,穿刺点局部出现皮下血肿,开始血液透析后皮下血肿范围不会增大,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皮下血肿变软,范围缩小.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改变穿刺内瘘动脉出路操作流程,减少皮下血肿范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义敏;艾俊英;卢金金;王晶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对照组患者只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特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在基线及6个月后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的变化.结果 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治疗及维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好.

    作者:蚁旭贤;吴慕廉;詹小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微量泵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均匀、精确、持续、微量地泵入目标体内的仪器.在心血管、ICU、CCU等病房广泛应用,我科近几年来使用微量泵注射八肽生长抑素施他宁、奥曲肽等药物治疗多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它能使药物以均匀的速度持续注入患者体内,保持治疗的稳定顺利进行,持续稳定的控制了胰腺的分泌,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袁明清;焦志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促进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的管理方法探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中的重点任务强调了对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本文就6年来我院在专科护士管理中实施的管理考核方法做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至2011年,我院通过岗位竞争形式,从临床19个护理单元中选拔培养了38名专科护士.按受教育程度分类,其中大专30名,本科8名;按技术职称分类,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30名,工作年限平均9年.

    作者:何利;石真桂;张权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关于成立儿童居家保健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居家护理起源于美国,且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在国外运行多年.其优势在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方便性、经济性、灵活性等特点,其核心概念简单概括为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儿童居家保健护理也是居家护理的一部分,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国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模型[1],也是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的趋势.

    作者:冉伶;吴霞飞;杨爱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