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凤
目的 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在女性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共12对.Trizol法提取总RNA,进行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结果 11β-HSD1在超重和正常体重妇女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3、-1.12,P均>0.05),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表达也差异统计学意义(t=-1.49,P>0.05).结论 11β-HSD1与腹部脂肪堆积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作者:葛胜洁;朱华;郑乐群;沈飞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上肢骨折.随着近年来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比例日渐增多,锁骨骨折内固定断裂也日益常见[1].本次研究对21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采用更换内固定物,必要时植骨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思远;宋祥胜;李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临床期DN随机分四组,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普通剂量80 mg缬沙坦(A组)、大剂量320 mg缬沙坦(B组)、大剂量32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C组)及16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D组),疗程8周.比较各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浆PAI-1、血压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C组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治疗8周后,B、C、D组UARE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2、7.63、4.94,P均<0.05);治疗后B、C、D三组UAER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5、5.03、4.13,P均<0.05),治疗后C组UAER与B、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3、3.17,P均<0.05).且B、C、D三组PAI-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1、3.13、2.61,P均<0.05).结论 大剂量32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更能安全有效地降低临床期DN患者的UAER,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方明;洪小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四组脑皮质下单灶卒中患者的认知损害的特点,了解丘脑和基底节的功能,为早期识别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评估63例脑皮质下单灶卒中患者和34名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分为左丘脑卒中组(14例)、左基底节卒中组(17例)、右丘脑卒中组(15例)和右基底节卒中组(17例)四个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部位单灶卒中后在听觉词语学习即刻记忆、短延迟记忆、长延迟记忆、再认测试,复杂图形测试和符号数字转换回忆测试上的变化.结果 四个部位卒中患者均在AVLT的即刻记忆、短延迟记忆、长延迟记忆和复杂图形测试上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9、2.81、2.10、2.57;4.69、3.59、3.37、3.83;4.51、3.48、3.02、3.95; 2.45、2.02、2.91、2.47,P均<0.05),在AVLT再认上除右丘脑组外,在符号数字转换回忆上除左基底节组外,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9、2.28、1.97;3.76、2.67、2.87,P均<0.05).左丘脑组与右丘脑组及右基底节组在AVLT短延时记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2、1.74,P均<0.05),与右丘脑组在AVLT再认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P<0.05),与左基底节组在符号数字转换回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结论 丘脑或基底节受损后记忆功能广泛受损,以左丘脑受损后记忆功能损害严重.
作者:黄思宇;龚文苹;周新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先兆子痫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RBP4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取先兆子痫组61例(轻度先兆子痫组31例、重度先兆子痫组30例),正常妊娠组30例,非孕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法测定其血清中RBP4和hsCRP浓度,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脂.结果 轻度和重度先兆子痫组血清RBP4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非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24、2.46、2.61、2.83,P均<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非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15、2.21、2.43、2.55,P均<0.05);重度先兆子痫组RBP4和hsCRP均明显高于轻度先兆子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25、3.17,P均<0.05);先兆子痫孕妇血清RBP4水平与血清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42,0.38,P均<0.05).结论 先兆子痫患者血清RBP4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作者:姜伟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旨在探讨戒烟对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吸烟哮喘患者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30例继续吸烟(吸烟组)和48例自愿戒烟.自愿戒烟者采用药物辅助戒烟2周,其中22名吸烟哮喘患者成功戒烟(戒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每次1吸,每日2次,持续使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3次,每月1次,每次检测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患者记录哮喘日记,内容包括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沙丁胺醇气雾剂用量.结果 戒烟组FEV1和FVC改善率较吸烟组增加[(15.22±2.34)% vs (6.42±3.15)%,(16.63±3.25) vs (3.8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86、22.58,P均<0.05).第1、2、3月吸烟组和戒烟组达到部分控制患者分别为[(21/21 vs 3/28)、(21/21 vs 7/28)、(16/21 vs 5/28)],第3月达到完全控制为(5/21 vs 2/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5.36、32.78、26.36、16.36,P均<0.05).结论 戒烟可以明显改善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示戒烟在哮喘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夏俊波;任振义;王娇莉;朱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强化巩固治疗后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低血小板持续时间和血小板输注量的影响;评价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经济性.方法 对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强烈化疗后用或不用rhIL-11,在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血小板的低值、低血小板的持续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输注量等方面的差异,并测算出使用rhIL-11后,患者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IL-11组的低血小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每个疗程的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3、2.28、2.30,P均<0.05);而两组的血小板低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两组的严重血小板减少(低于10×109/L和低于5×109/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11、0.10,P均>0.05).rhIL-11组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平均每个疗程增加约1326.14元.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使用rhIL-11不能改善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和低值,但是可以缩短低血小板持续时间并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次数和输注量;与单纯输注血小板比较,使用rhIL-11增加了临床治疗费用.
作者:张越峰;胡美薇;姚国丽;冯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双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和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双侧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的不孕患者55例为研究组,以同期相同原因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不孕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一个和第三个月经周期基础内分泌变化以及超促排卵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时间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一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血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1、-1.66、1.02、-0.28,P均>0.05);对照组术后第一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FSH和E2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9、-0.67、-0.50、0.20,P均>0.05).两组间术前、术后第一个、第三个月经周期FSH和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3、0.28、0.82、-0.84、-2.12、-0.72,P均>0.05);两组Gn用量、用药时间、获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7、0.03、1.10、0.21,P均>0.05);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卵泡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01、0.46、0.14、0.08、3.51、0.15,P均>0.05),两组间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8、1.11,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双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和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及IVF-ET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可作为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前手术预处理的主要选择方式.
作者:单江静;张松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 occlusive diserse of low extremity, ASO)是世界上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1].介入治疗方法是用球囊扩张和/或结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2].本次研究83例ASO患者均采用该治疗方法,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其治疗重点在于正确控制血压和按医嘱服药,并结合适当的饮食和锻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较差,因此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1].本次研究通过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跟踪随访其各项指标,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疾病之一,为各种心血管病发展到中末端的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了降低老年患者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采用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勇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脾脏是腹部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外伤性脾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开腹脾切除术,由于脾脏位置隐匿,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腹壁解剖结构破坏严重.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创口小而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式提供了基础,本次研究应用腹腔镜技术处理脾脏外伤21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学征;黄志坤;傅宏;朱欣;邵惠江;许焕建;尹劲松;鲁葆春;任培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是肝窦内皮细胞及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肝窦流出道受阻,从而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临床上较少见.现总结报道1例因服用土三七致SOS临床资料特点如下.
作者:吴益群;许国强;林琪;劳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全球化日益广泛,国际合作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温州医学院学习深造.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 在教学上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层次,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作者:滕红林;王靖;王健;朱旻宇;陈鑫;杨胜武;陈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MV-IgM,探讨两种方法 联合应用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4例疑似CMV感染新生儿的血清用化学发光检测CMV-IgM,尿液用FQ-PCR检测CMV-DNA载量,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两种检测结果 的变化.结果 两种方法 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6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两种方法 联合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76.39%(110/144),明显高于两方法 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47、5.21,P均<0.05).抗病毒治疗后血CMV-IgM和尿CMV-DNA两种检测结果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5、9.31,P均<0.05).结论 尿液CMV-DNA病毒载量与化学发光法血清CMV-IgM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茅利明;傅金可;许德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危重急腹症.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是SAP重要预后因素,而凝血或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是SAP常见临床表现,其与SAP预后关系有待明确.本次研究回顾分析5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拟探讨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的改变与合并SIRS的SAP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秀宇;张立清;江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已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1].各年龄段的小儿均可发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多见.本次研究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傅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据统计,中国房颤总体发生率为0.77%[1],其中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步升高.以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为代表的三维标测技术在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领域的重要进展[2].
作者:许丽霞;蒋晨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一种起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危重疾病.其主要死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随着对该疾病病理生理的认识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目前大多数学者趋向于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本次研究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采用中药饮片生大黄和白蛋白早期联用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旭丹;李真;江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测定的数据,将39例早期目标性治疗达标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低EVLWI组(EVLWI≤7 ml/kg)和高EVLWI组(EVLWI>7 ml/kg).比较两组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及乳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第3天APACHE II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应用时间、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液体复苏达标后,与低EVLWI组比较,高EVLWI组(EVLWI>7%)老年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后乳酸水平及第3天APACHE II评分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6、2.19、3.31、2.11,P均<0.05),但两组的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08,P>0.05).结论 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EVLWI过高将导致明显的危害,应当动态监测EVLWI.
作者:颜默磊;虞意华;陈进;蔡国龙;龚世金;严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