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俐玲;蔡红芳;林荷芹
官腔镜手术是目前妇科领域的一项微创技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内息肉、中隔、粘连等病变,或破坏子宫内膜,控制出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局部并发症.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
作者:张丽娟;周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的下肢血管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肢体肿胀、足靴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轻者妨碍生活和工作能力,重者可致不同程度病残.
作者:徐新华;卫长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传统手术病人胃管置入的时间是术日晨在病房清醒状态下进行,这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胃管置入失败率也高,有时盘于口咽部或食道内,术中需要重新安置.
作者:张永春;王欣;叶小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惠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对治疗前后喘憋缓解、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湿哆音消失时间及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喘憋缓解时间为(2.65±1.13)d、咳嗽消失时间为(5.72±2.51)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4.86±1.53)d、湿哆音消失时间为(6.57±1.92)d,以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3、3.79、6.92、2.46,P均<0.05),治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15,P<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
作者:刘婉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作者:卫生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与万古霉素骨水泥相比较,探讨万古霉素硫酸钙在体内抗生素释放的规律.方法 将成功建立左胫骨慢性骨髓炎的1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万古霉素硫酸钙组)和对照组(万古霉素骨水泥组),在左胫骨分别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栓及万古霉素硫酸钙栓,收集两组实验对象术后0.5 h、1 h、1.5h、2 h、4 h、6 h、12 h、24 h、48 h、72 h的引流液及血液,测量万古霉素药物浓度至引流液消失、血液中药物浓度测不到为止;收集1 h、2 h、6 h、12 h、24 h、48 h、4 d、7 d的尿液测量药物浓度,至尿液药物浓度消失并比较两组的药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在观察时间范围内,实验组引流液在各个时间点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5、3.34、3.24、3.75、3.96、4.56、5.32、5.53,P均<0.05).对照组血液药物浓度和尿液药物浓度一直处于测不到的状态,而实验组血液药物浓度在植入后1.5 h开始被检测到药物浓度,与对照组同时间点药物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2、3.01、2.54、2.33、1.95、2.17,P均<0.05);实验组植入后1h开始测到尿液药物浓度,药物浓度迅速增高,于24 h达到高峰,于1周后下降至极低的药物浓度.其中2~48 h与对照组同时间点尿液药物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5、3.22、3.48、4.13、3.46、3.15,P均<0.05).结果 万古霉素硫酸钙在体内的抗生素释放优于万古霉素骨水泥.
作者:赵俊强;陈琼;郑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特发性、弥漫性、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本病在1969年由日本学者早报道.在我国也并非罕见,如果早期确诊、及时使用红霉素治疗可以阻止病变进展,改善预后.但由于临床上对该疾病警惕性不高,常易误诊,贻误治疗.本次研究总结3例DPB患者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早期有较高的发生率,如何早期干预以降低新生儿黄疸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应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对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观察其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巧英;柳锡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目前手术方式主要有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开放性和内镜下的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和姑息性胆一肠内引流术.
作者:周宁宁;高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耳鼻咽喉科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占首位.由于鼻咽癌的发病部位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常规体检所发现,同时鼻咽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给患者的诊断、治疗带来很多的不便.
作者:胡信;吴国民;潘君芬;汤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oflex非融合固定植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应用Coflex植入治疗、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其手术方法、术中评估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Coflex手术的手术时间(70.02±8.67)min和出血量(181.46+16.59)ml均明显低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09、3.01,P均<0.05),而与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4、0.24.P均>0.05).JOA评分中Coflex组优良率为94.32%,高于单纯摘除髓核组89.55%,略低于PLIF组为95.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11、1.26,P均>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棘突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Coflex固定术能减少手术创伤,并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何齐芳;周少波;李民;朱六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气道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也常呈进行性下降,导致劳力性气促加重,由此引起日常活动受限、身体机能失调、低下.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不稳定膀胱是前列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较大的痛苦,而且易诱发出血、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常合并冠心病,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而加重病情.
作者:沈利英;童冠英;倪利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行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成形术患者应用超声探测胸肩峰动脉,评估血管情况,配合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6例准备行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成形术患者和2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共66支胸肩峰动脉,观察胸肩峰动脉总干和胸肌支的走行,并测量血管内径(D)、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速度(Vmin)和阻力指数(RI).结果 胸肩峰动脉总干在锁骨中点稍外侧从腋动脉前壁发出,内径(2.24±0.35)mm;胸肌支垂直向下走行于胸大肌与胸小肌之间,内径(1.51±0.36)mm;约在乳头内上方向前移行为胸肌支的穿支.胸肩峰动脉为低速高阻血管,左侧与右侧胸肩峰动脉总干比较,D、Vmax、Vmin及 RI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5、0.83、0.09、0.69,P均>0.05);左侧与右侧胸肩峰动脉胸肌支比较,D、Vmax、Vmin及RI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8、0.72、1.52、0.92,P均>0.05).结论 术前利用超声能对胸肩峰动脉有一个全面了解,有利于术前设计正确的手术方案.
作者:彭成忠;范小明;韩建一;徐佩莲;张新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病人常有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简单易行,但对结石较大、较硬,取石篮即使套住也难以取出,强行取出会造成窦道断裂而形成胆汁漏或难以控制的胆道出血.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后取石,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本次研究总结15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明荣;叶有苗;王仁庚;陈祖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呼吸衰竭严重阶段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气管插管前提下的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患者往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良好、安全、快速的气管插管对于成功救治患者极为重要.
作者:胡国强;冯群星;潘长林;沈立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肠钳夹压法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6例肠钳夹压法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的临床疗效.包括:外侧左肝外侧叶切除15例、肝段或不规则肝段切除11例.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本组病例无死亡.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阻断肝脏血流,左肝外侧叶切除(即肝血流阻断时间)平均手术时间(16.37+2.0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40±20.04)ml;肝段或部分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8.20±8.0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30±40.02)ml.术中输血3例.术后并发胆瘘1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 肠钳夹压法区域性肝血流阻断下进行肝切除能完全阻断病灶肝的全部入肝出肝血流,术中出血量较少,是一种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庄旭升;杨晓平;卜建国;莫经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吸烟对年轻人左心舒张功能的急性影响.方法 选择参加体检的年轻男性吸烟者42人,于5 min内吸完1支香烟,通过量血压,应用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和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吸烟前与吸烟后的各项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吸烟后舒张功能参数在吸烟后发现有明显变化,其中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舒张早期E峰的减速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峰)、肺静脉口收缩期S波、S/D比值分别较吸烟前明显增大,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E/A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峰)、Em/Am值、肺静脉舒张早中期D波分别较吸烟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1、-7.02、-4.76、-3.77、-6.91、-7.20;5.43、8.02、4.07、7.03、3.98.P均<0.05).所有收缩功能指标包括DBP、舒张末容量(LVEDV、LVESV)、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8、-0.26、-0.04、-0.20、-1.68、-1.60,P均>0.05).结论 年轻吸烟者吸烟后左室舒张充盈(松驰功能)明显减低,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是反应左室舒张功能较好的指标.
作者:徐永远;李浙成;应健儿;应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小儿非典型肺炎和许多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临床表现除累及呼吸系统外,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神经、心脏、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病变等.
作者:裘江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