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基于临床技能竞赛的角度

唐正午;王文军;文兰;杨冯睿;王程

关键词:临床医学, 技能竞赛, 临床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摘要: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赛促教,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临床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条件,构建优质临床教学平台资源,全面优化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更加扎实培养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反思性实践”在高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反思性实践”法的教学效果,为高职护理技能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方法:随机抽取57名护生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法;57名护生为实验组,使用“反思性实践”法.比较其效果.结果:实验组四个项目反思后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反思前,实验组期末实训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5%的护生认为多次考核可促进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护生的“循证护理”“经深思的学习”意识等逐步形成.结论:“反思性实践”法可充分调动护生的技能学习能动性,培养自我深度思考能力;实训教学需追踪临床动态,关注带教之薄弱环节适时调整,以更正确的假设来指导其临床决策和护理行为.

    作者:田京京;陈晓霞;张立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检验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效果良好.

    作者:宋国斌;席国萍;李凯军;李加善;章培军;段爱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互联网+”校园联合PBL在放射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互联网+”校园联合PBL在放射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康复专业放射诊断学实习课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和“互联网+”校园联合PBL实践教学方法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后者考试分数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英;王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占比较大,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对锦州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学综合能力调查分析,从青年教师职业意识、培养和监管制度体系、实践能力提升和岗位练兵方面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张振;魏慧芳;孟鑫;李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两个轨道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传统教学,实验组实施传统教学结合Sandwich教学法.比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教改章节成绩和总成绩,和在以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观题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0.0%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效果好,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结论:Sandwich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郑晓东;齐靖;王秀丽;张艳枝;范凯;王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67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其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依次为学业负担、前途和择业以及医患关系.从人本主义角度提出,应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缓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医患观.

    作者:徐燚;王建六;姜冠潮;曲琳;周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对提高胃肠外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ming,PBL)在胃肠外科实习学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纳入2016年到2017年胃肠外科实习学生56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名实习学生均分为两组.胃肠外科特点和带教大纲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实验组28名实习学生带教中,对照组28名实习学生单纯应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成绩以及带教结果评价.结果:实验组胃肠外科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实习学生运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徐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组术后的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宫外孕患者的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叶彩丽;胡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在ICU护理带教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5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人.对照组选用传统带教方案,实验组选用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带教方案.比较两组在带教过程中实践考核和标准化出科考核中的成绩.结果:实验组在带实习过程中的实践考核和标准化出科考试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出入科教育使护生快速了解ICU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与带教老师形成良性互动,及时查找问题,提高护理能力,对提高护生护理危重患者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符爱霞;管艳兰;何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在乳腺外科护理带教中采取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的价值.方法:纳入护生对象有60名,实习时间范围在2016年4月-2018年6月,其中30名于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常规乳腺外科护理带教护生设为对照组,30名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多媒体互动式护理带教的护生设为观察组.于带教后通过护生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以比较两种带教模式的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生专业理论、临床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学习积极性、沟通保障性、分析与处理问题及反馈有效性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应用于乳腺外科护理带教中,能让护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便于掌握,效果显著.

    作者:欧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电子产品的使用对大学生影响情况的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掌控自我与电子产品.方法: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展开,着重了解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与学生反馈.结果:手机是必备品,大多学生有笔记本电脑.这表明电子产品的使用在大学生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大学生需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提高自制力,控制好使用时间.所以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资源,提升学习与生活质量.

    作者:帕吾孜叶·帕尔哈提;王一琨;热依沙·吾甫尔;裘诗雨;陆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3)与实验组(n=53),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雷尼替丁基础上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雷尼替丁基础上应用双黄连口服液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元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论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要性——以生理科学实验教学为例

    本校医学院面向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开设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的生理科学实验课程,包含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本文是生理科学创新性实验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阐述了教师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性,结合实际说明了如何在创新性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工作,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能力,从而提高创新性实验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琳琳;厉旭云;梅汝焕;沈岳良;陈莹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大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内容繁杂、抽象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难度大.研究尝试将“对分课堂”引入到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改善学习氛围,提高生物化学的授课质量.

    作者:王含彦;陈卫;陈蓉;马利;何欣蓉;冉茂成;刘尚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采用诊断学融入医学伦理学教育方案.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人文关怀、应对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登芹;随萍;张帆;刘冰;李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探

    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妇产科学所涉及的教学资源设计制作成在线、碎片化、共享的知识点,丰富教学形式、扩大教学范围,逐步完善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作者:盛少琴;赵蕾;刘佳俐;李瑞兰;李东胜;吕伯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与标准化病人在内分泌临床本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本科实习学生中随机抽选60人,随机分为PBL组和PBL+SP组.培训中两组学员均进行PBL教学,PBL+SP组引入SP.比较两组入科笔试,出科笔试成绩,现场提问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基础理论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分析,现场提问,问卷调查PBL+SP组优于PBL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结合SP在内分泌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妮娜;钟兴;杜益君;潘天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论高校精准资助中两种认定结果的有机结合

    高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贫办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都是高校资助对象,如何将两种认定结果有机结合,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是高校资助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作者:孙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学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了解教学改革成效的有力途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视角,对教改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魏屹晗;穆得超;于灏;侯琳;辛建;李晓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医教协同改革政策过程研究

    医学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度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医学院校的组织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参与、政府部门的支持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政策源流;执政党理念、国民情绪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共同作用,在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开启了政策之窗,实现了医教协同改革的议程设置和政策出台.

    作者:孙松;朱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