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斌;席国萍;李凯军;李加善;章培军;段爱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67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其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依次为学业负担、前途和择业以及医患关系.从人本主义角度提出,应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缓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医患观.
作者:徐燚;王建六;姜冠潮;曲琳;周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呼吸科进行实习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4名,将之根据不同的带教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法,对实验组护生采取品管圈活动方法进行带教.带教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成绩、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科临床带教中,运用品管圈带教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责任心以及积极性,更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颜丹鹏;曹笑霄;何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语C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生分别采用双语CBL教学和传统双语教学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测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双语CBL教学的满意度和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双语教学.结论: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作者:李军;辛勤;齐汝霞;王国芳;崔立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于传统的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深入探索生物医药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创业融合专业”的培养理念,创建了由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一体化的实践基地构成的“四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张婧婧;蔡琳;李校堃;卫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教师视角下医学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目的抽样医学留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16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目前教师们认为,医学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生源质量下滑,学生汉语水平不高,教师发展制度环境不理想、管理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突出问题.结论:基于问题尝试改进,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作者:曾娜;盛德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见习是内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肾内科的见习教学中引入整合式教学模式,将临床见习、传统教学、PBL教学有机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巩固了医学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医患沟通等综合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李明;叶增纯;李灿明;赵文波;刘迅;彭晖;娄探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口腔实习是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由学生转变为医生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国内学者也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发达国家的口腔医学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牙学院临床实习的观察与思考,以期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上对国内口腔医学教育有所启发.
作者:王敬旭;高平;Bin Yang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在乳腺外科护理带教中采取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的价值.方法:纳入护生对象有60名,实习时间范围在2016年4月-2018年6月,其中30名于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常规乳腺外科护理带教护生设为对照组,30名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多媒体互动式护理带教的护生设为观察组.于带教后通过护生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以比较两种带教模式的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生专业理论、临床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学习积极性、沟通保障性、分析与处理问题及反馈有效性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应用于乳腺外科护理带教中,能让护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便于掌握,效果显著.
作者:欧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共情与大五人格、正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对51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五人格对共情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正负情绪分别在大五人格与共情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五人格不仅对共情有直接预测作用,且通过正负性情绪间接预测共情,这为医学生共情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赵迪;王娟;冯秀娟;方跃艳;康晓菲;厉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对慕课的认知、态度、需求、使用情况.为慕课在医学硕士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7份,但仅28.99%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慕课,71.01%没有听说过.在听说过慕课的人群中,学习过课程的人数占58.33%,但坚持完成所选课程的仅占37.14%.在没有听说慕课的人群中74.15%的调查者表示对慕课感兴趣的并准备学习慕课课程,92.59%的调查者表示希望学校统一安排选修国内重点大学慕课课程.结论:医学硕士在读研究生对于慕课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对慕课的需求较高.设计并开发出高质量的相关慕课课程,积极将慕课融入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之中,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
作者:潘闯;杨帆;杨星;莫洁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新生儿感染应用炎性指标联合检测手段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本院2018年间新生儿科诊疗感染新生患儿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再根据新生患儿感染类型将其分为观察A组(细菌感染)、观察B组(非细菌感染),各组有50例,另选同期体检提示健康的新生儿5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均用炎性指标联合检测,对其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统计学处理下归纳该检测手段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各项炎性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患儿各项炎性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P<0.05);对各组新生儿检测阳性率比较方面,相对于单项炎性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感染用炎性指标联合检测能够与健康新生儿有效区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应佳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探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改革.方法:选取临床专业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班采用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完成教学后进行测试,比较测试成绩,并对实验班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班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学生认为该课程改革有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结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免疫学课程改革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颖;于广;金梅花;柳明杰;姜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补充维生素D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与新生儿胰岛素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补充法,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胰岛素.结果:对照组、实验组难产率分别为23.81%、11.42%,实验组难产率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15.2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胰岛素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维生素D给予补充,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分娩不良结局,对新生儿胰岛素无明显影响,对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质量有着促进作用.
作者:毛书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探索“互联网+”校园联合PBL在放射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康复专业放射诊断学实习课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和“互联网+”校园联合PBL实践教学方法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后者考试分数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英;王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掌控自我与电子产品.方法: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展开,着重了解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与学生反馈.结果:手机是必备品,大多学生有笔记本电脑.这表明电子产品的使用在大学生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大学生需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提高自制力,控制好使用时间.所以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资源,提升学习与生活质量.
作者:帕吾孜叶·帕尔哈提;王一琨;热依沙·吾甫尔;裘诗雨;陆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赛促教,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临床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条件,构建优质临床教学平台资源,全面优化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更加扎实培养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唐正午;王文军;文兰;杨冯睿;王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基于提升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目标,探索并实践了“启、练、赛”三位一体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云;杜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形态学实验课无纸化作业既可以减轻师生负担,又可以质控学生课堂学习掌握程度.调研结果显示80.36%(45名)教师支持采用无纸化作业,用无纸化作业取代纸质版作业.教师的支持态度与其性别、教龄、专业、职称、职务和所在地区均无关(P>0.05).因此,从教师的角度,用无纸化作业取代纸质版作业具有可行性.
作者:范志刚;李丽花;伍丽娴;饶朗毓;牛莉娜;陈锦龙;崔秀吉;吕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8班共392人,其中对照组1-4班19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5-8班200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8班共360人,其中对照组1-4班184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5-8班176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的实验成绩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较对照组高,更愿意接受该教学模式.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高涵;郭红艳;徐晶;吴琦;王小龙;宁小美;乔树清;李淑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我校2015级全日制中医临床专业242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20人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法.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且前者及格率高于后者(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于80%的学生接受并认可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结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提高了病理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胡敏;韩要武;钱琛;张颖;周媛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