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芹;随萍;张帆;刘冰;李锋
对实习轮转内科和外科结束后的201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60名学生进行OSCE考试,由SP扮演4个模拟场景,学生分别进入有无内外压力的4个模拟场景中,对其进行临床医疗行为表现评估和主观压力测定.结果 显示,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医患沟通分数得到提高,而诊断错误率增加.
作者:王莉英;吴彦;蔡亦蕴;赖雁妮;向阳;黄一沁;杨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本科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现状,为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护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高校341名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93.8%护生认为有必要培养与提高自身实践创新能力,86.9%护生认为自身实践创新能力不足;46.4%和20.5%的学生认为应试教育机制缺陷及缺乏老师指导是影响护生培和养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护生实践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护生应提高自身实践创新意识,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护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医院要给予护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李乐乐;徐仁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基于提升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目标,探索并实践了“启、练、赛”三位一体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云;杜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新生儿感染应用炎性指标联合检测手段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本院2018年间新生儿科诊疗感染新生患儿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再根据新生患儿感染类型将其分为观察A组(细菌感染)、观察B组(非细菌感染),各组有50例,另选同期体检提示健康的新生儿5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均用炎性指标联合检测,对其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统计学处理下归纳该检测手段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各项炎性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患儿各项炎性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P<0.05);对各组新生儿检测阳性率比较方面,相对于单项炎性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感染用炎性指标联合检测能够与健康新生儿有效区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应佳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组术后的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宫外孕患者的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叶彩丽;胡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我校2015级全日制中医临床专业242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20人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法.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且前者及格率高于后者(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于80%的学生接受并认可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结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提高了病理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胡敏;韩要武;钱琛;张颖;周媛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加拿大的住院医师培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处于起步阶段,尚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此文通过借鉴加拿大成熟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剖析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杨瑾;程芸;应振华;王倩倩;刘江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妇产科学所涉及的教学资源设计制作成在线、碎片化、共享的知识点,丰富教学形式、扩大教学范围,逐步完善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作者:盛少琴;赵蕾;刘佳俐;李瑞兰;李东胜;吕伯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采用诊断学融入医学伦理学教育方案.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人文关怀、应对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登芹;随萍;张帆;刘冰;李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共情与大五人格、正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对51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五人格对共情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正负情绪分别在大五人格与共情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五人格不仅对共情有直接预测作用,且通过正负性情绪间接预测共情,这为医学生共情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赵迪;王娟;冯秀娟;方跃艳;康晓菲;厉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度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医学院校的组织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参与、政府部门的支持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政策源流;执政党理念、国民情绪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共同作用,在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开启了政策之窗,实现了医教协同改革的议程设置和政策出台.
作者:孙松;朱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对慕课的认知、态度、需求、使用情况.为慕课在医学硕士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7份,但仅28.99%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慕课,71.01%没有听说过.在听说过慕课的人群中,学习过课程的人数占58.33%,但坚持完成所选课程的仅占37.14%.在没有听说慕课的人群中74.15%的调查者表示对慕课感兴趣的并准备学习慕课课程,92.59%的调查者表示希望学校统一安排选修国内重点大学慕课课程.结论:医学硕士在读研究生对于慕课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对慕课的需求较高.设计并开发出高质量的相关慕课课程,积极将慕课融入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之中,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
作者:潘闯;杨帆;杨星;莫洁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执业药师考试是我国药学行业的准入制度,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目前已经成为检验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和药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药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适应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能力,切实提高毕业生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培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作者:姜华;杨景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掌控自我与电子产品.方法: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展开,着重了解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与学生反馈.结果:手机是必备品,大多学生有笔记本电脑.这表明电子产品的使用在大学生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大学生需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提高自制力,控制好使用时间.所以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资源,提升学习与生活质量.
作者:帕吾孜叶·帕尔哈提;王一琨;热依沙·吾甫尔;裘诗雨;陆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占比较大,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对锦州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学综合能力调查分析,从青年教师职业意识、培养和监管制度体系、实践能力提升和岗位练兵方面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张振;魏慧芳;孟鑫;李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基于OBE理念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级预防医学本科生进行教学试点及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期末成绩,科研项目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OBE理念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推动学生将理论应用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贾改珍;王萍玉;吕鹏;韩文婷;张霄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普外科是外科系统大的专科,相关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医学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普外科的教学任务,所以必须探索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MOOC以网络为基础,更新迅捷,能满足当代医学生对不断更新的医学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和跟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MOOC教学模式与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为普外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座宇;崔莹;刘连新;姜洪池;麻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传统课堂授课仍是目前各高校基础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基础医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移动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移动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授课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堂外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作者:于蕾;张春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模拟人作为当代医学教育的新手段,日益受到临床科室的重视.结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析模拟人在衔接超声医学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教学提供新思路.
作者:谭石;苗立英;崔立刚;陈文;王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确诊高龄胆结石患者100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的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治愈时长时长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优,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高龄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成效.
作者:董凤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