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不同气道开放方法在儿科窒息护理抢救中的效果比较

王小红;黄艳;郭岚峰

关键词:气道开放, 窒息, 仰面抬颌, 儿科
摘要:目的 比较仰面抬颌法和双手托上颌法在窒息患儿气道开放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患儿的气道开放选择更优的方法,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方法 将48例窒息患儿分别采用传统的仰面抬颌法和双手托上颌法进行气道开放,比较2种方法在气道开放时所需时间和开放程度有无差异.结果 2种方法在开放气道所需时间和开放程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双手托上颌法气道开放所用时间短于仰面抬颌法;在开放程度方面,双手托上颌法强于仰面抬颌法.结论 双手托上颌法在儿童气道开放方面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且简单易学,易于推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专项化教学在护理本科生和临床护理骨干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和临床护理骨干的带教模式,旨在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情能力和抢救患者的意识.方法 将18名护理本科生和36名临床护理骨干平均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7名.对照组采取带教老师带教,跟随老师值班的指导带教方法,实验组采取布置专题、专项训练、模拟演练、集中考核的方法.整个研究周期为半年,每组学生3个月.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 专项化教学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殷慧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Braden量表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将Braden量表应用于骨科患者压疮监控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用Braden 量表作为评估工具,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入院的482例骨科患者进行高危压疮的预报评价.结果 应用Braden量表科学有效的评定,保证了预测的准确度,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降低了骨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论 Braden量表应用于骨科患者预防压疮具有可靠性、有效性.

    作者:许国萍;王晓飞;徐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负性情绪护理干预对抗癫痫治疗的效果研究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症状反复发作,需长时间依赖药物治疗,患者中伴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感及耻辱感等负性情绪者明显多于非癫痫患者.有研究[1~2]报道,癫痫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发生抑郁障碍,一般为30%~70%.抑郁障碍等负性情绪的发作可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同时控制好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癫痫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3].

    作者:沈惠芬;徐玲芬;陈苏红;赵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评估量表和教育对策的研究进展

    循证医学的证据已经显示,强化血糖控制能够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较长时间地改善和控制糖尿病[2].资料[3]显示,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B细胞功能已丧失50%左右,至少50%的糖尿病患者在诊断6年之内,需要胰岛素治疗.

    作者:牟利宁;牟利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清扫中应用的护理

    乳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位恶性肿瘤[1].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腺癌首要的直接有效的方法[2].传统手术方法和手术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淋巴漏、出血量较多等都是外科医生期望解决或改进的,而超声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器具,已较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

    作者:卜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第四产程异常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对第四产程异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8例第四产程异常者,总结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38例中产后出血30例,阴道壁血肿6例,产后子痫2例,经积极处理后,母婴平安出院.结论 加强第四产程监测,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膀胱充盈及阴道流血情况,重视产妇主诉等,可减少产妇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李素琴;郭丽丹;赵冰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饮食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饮食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除给予一般常规医疗护理外,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医疗护理.比较干预后2组体质量、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给予重点饮食护理干预后,体质量,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胃癌术后给予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慈玉莹;陈红丽;韩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与教育对策

    目的 揭示影响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利于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方法 从入学志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专业态度、专业地位的理解方面,对在校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194名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进行了跟 踪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教育.结果 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出自个人的意愿,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由学生专业态度的分析发现,对护理专业不喜欢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6.4%;不清楚的占36.5%;比较喜欢的和很喜欢的分别仪占学生总数的28.9%和6.7%.结论 对护生的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应对护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护生健康的职业态度,使之成为护理专业未来的栋梁之才.

    作者:李强;杨桂英;陈敏;杨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内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梗阻患者18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给予一般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内支架,肠梗阻症状迅速缓解.结论 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预防均为经内镜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例出生体质量52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不管孕期长短,出生体质量<2500 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LBWI),出生体质量在1000~1499 g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生体质量<1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1].救活ELBWI,并将后遗症减少到低轻,反映了医疗技术的高水平发展,也是与围生有关的业务水平及其医德和凝聚力的综合评价[2].

    作者:赵谦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癫痫儿童家长对癫痫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约有900万例癫痫患者,每年的新发病例约40万;0~14岁儿童癫痫(不含热性惊厥)发病率为151/10万,患病率为3.45‰,7岁以内起病者占癫痫的82.20%,患者病程10年以上者近60.00%[1-2].长期以来,癫痫主要依赖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各国学者普遍认为临床发作得到控制即已达到目的.目前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预防癫痫复发.

    作者:宋秀峰;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影响药物实际用量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抽取2009年1~10月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抽取药液,然后抽取抽吸完药液的青霉素密封瓶内的残余液、拔针后输液管内的残余液、拔针后液体瓶内的残余液计算含量,并将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青霉素残余液含量为(89.1±2.4)万U;实验组患者青霉素残余液含量为(31.2±1.5)万U,实验组残余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输液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药液丢失现象,进入体内的药物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操作,尽量减少药液的丢失,使实际用量与医嘱用量相符.

    作者:丁巧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无线网络数字化氧气流量计费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无线网络数字化氧气流量计费系统的研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医嘱将需要吸氧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用无线网络数字化氧气流量计费系统,对照组用传统的浮标式氧气流量计.观察比较2组因吸氧收费问题产生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士累计观察患者吸氧时间的平均耗时、每桶氧气收回的平均费用.结果 因吸氧收费问题产生的护患纠纷发生率,观察组为0.93%,对照组为75.89%;护士累计观察吸氧时间的平均耗时,观察组为2.03 min,对照组为12.54 min;每桶氧气收回的平均费用,观察组为42.68元,对照组为28.23元,差异显著.结论 无线网络数字化氧气流量计费系统的应用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护士累计观察吸氧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氧气收费的合理方法,挽回经济损失.

    作者:周三连;顾朝丽;王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目的 编制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策略量表,探讨其特点.方法 在分析总结现有的学习策略涵义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践运用的角度,结合理论探讨,尝试建构了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策略的结构模型.结果 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策略结构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调控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实践操作策略等维度.结论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测量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策略的适宜工具;差生的学习策略明显低于优秀生;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策略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作者:程小萍;邱忠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心脏移植受者亲属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心脏移植作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从实验阶段过度到临床应用阶段[1].随着胸腔内器官移植逐渐推广,心脏移植技术日益成熟,已经成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移植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心脏移植术后存活率及存活时间均有显著提高例.

    作者:薛梅;邱建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身体评估技能的应用状况与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身体评估技术的应用现状,为提高身体评估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国内6省市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15份.结果 在171个身体评估项目中4.0%为经常使用的评估项目,19.3%较常使用,76.7%偶尔才会用到;身体评估技术的应用频率与主观需求、地域、文化程度、医院级别呈正相关,与职称、年龄、工作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区域、医院级别和学历是导致评估技术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专科医院和专科病房的身体评估及技术亟待规范.

    作者:时光;张立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以积分的方法考核护理人员以优化护理岗位配置

    护理队伍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员数量占有较大的比例,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水平是一个渐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而且不同年资、不同职称学历及不同技能水平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区别[1~2].

    作者:夏义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金纳多与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在连续静脉滴注金纳多与呋塞米注射液时,输液管中出现了黄色絮状沉淀物,立即予以更换输液管后,患者未发生输液反应.对此现象笔者分别进行了翻阅资料查询和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查阅2种药物说明书和<药理学>,未说明2种药物有配伍禁忌.

    作者:许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在维持脑卒中患者手部良肢位中的应用

    随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或早期康复的开展,及康复理念的日趋健全,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或早期体位变换,保持躯体及肢体的良肢位尤为重要.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体位[1].

    作者:李杨;杨丽;邢璟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护理干预.方法 将6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全身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应护理.治疗组予床边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常规吸痰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的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血气变化、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成功撤机、器官衰竭及院内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可改善通气和预后,是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纤支镜吸痰及灌洗术的成功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吴军勇;李莲;乔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