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童剑萍;沈晔;陆定;孙雯
目的:探索早期临床实践(早临床)中叙事医学教学对低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共情和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方法:一年级临床医学本科早临床课程中通过患者访谈实践叙事医学.问卷调查评价早临床前后学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早临床中记录到92个合格疾病故事案例.早临床前后学生对叙事医学了解程度和沟通能力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早临床课程中融入叙事医学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共情与沟通能力.
作者:叶熊;唐红梅;项雨晨;金王婷;王影;朱佳妮;蔡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教练技术是一项通过改善被教练者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其核心在于追求内心变化和成长,其本质与医学人文教育是相通的.二者都试图通过对自我的探索、觉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教练技术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以及完善的操作流程,能够为拓展医学人文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教练技术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邓如芝;林娜;李英姿;李小曼;张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76例实习护士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38例.常规带教方法用于A组,目标管理法行带教用于B组,对2组实习护士的各项目标评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B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目标、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等各项目标评分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三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以及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相关少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疾病学,开设在大学第四学期.文章调查分析早期实施整合课程教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金霞;邴玉燕;郭亚春;张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培养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可以优化护理人员结构,提高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医疗机构和社会需求的护士培养策略方案,逐渐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引进台湾护照培训策略并进行创新,构建科学、实用、可行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框架,为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者:卢晓莉;崔飞飞;吴海英;张菊芳;杜金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及质控管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8例血液净化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影响的因素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的主要原因包括拉血不畅、患者体外循环凝血以及护理者对于该报警处理操作不及时.结论:针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限的管理与预防措施,并对其加强监控,能有效确保治疗能顺利进行,减少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
作者:姚秀野;吴建敏;王伊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三年间于我院就诊的11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与123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的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发脑梗塞组与大面积脑梗塞组相比,仅全血低切相对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对ACI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东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以“核心课程”为主,关注文化、历史、社会、宗教、艺术等对学生的影响.文章通过整理访问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医学预科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其特点与结构,从不同角度总结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作者:冯宪敏;孔繁利;时文艳;刘迪;孙宏宇;王柳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其中随机抽取1个班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另1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TBL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和优良率均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大多数学生认为TBL教学法可提高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延长了课外学习的时间.结论: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值得在预防医学其他相关专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牛莹莹;谷红梅;刘凤海;范兴君;高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本科生班风现状,为学校校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授课教师班风评价表,对本科授课教师在2015年春、秋两季及2016年春季学期开展调查.结果:各年级班风评价中,2015级班风总分秩均值高,2010级班风总分秩均值低;结论:低年级班风较好,高年级班风较差;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习态度与行为、知识基础、诚实守信是影响授课教师评价班风结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游顶云;杨顺月;谭正辉;梁小茶;许传志;李富丽;于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健康教育程序和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一套启发思考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在医学专业学生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总评成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学习迁移的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有健康教育科研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李玲;陈丽霞;沈勤;杨莉莉;沈梨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运用PDCA循环提升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61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持续动态改进临床教学方案,对照组根据大学临床教学方案实施临床教学,采用OSCE作为测评工具.结果:试验组护生实习早、中、晚期OSCE成绩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除护理技能外,其余三项成绩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持续动态改进临床教学方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邓少娟;刘玉玲;雷友金;全小明;吴蓓;甘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对口招生护理专业的技能考试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对13名专家进行咨询,结合对考官及标准化病人的深度访谈,调查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的需求及对标准化病人运用的评价;结果: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积极性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0.7;对所调查内容均给予了评价及打分.结论:在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选拔性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临床专家对SP的认同度较高,值得在对口招生考试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宁;江领群;杨红;陈历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组和手工龈下刮治器械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时间、VAS评分、PD、BI、PLI、CA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显著长于手术刮治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手工刮治组(P<0.05);激光治疗组的PD、BI、PLI、CAL均显著低于手工刮治组(P<0.05).结论: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手工龈下刮治器械结合口腔基础治疗好,值得推广.
作者:叶志飞;杜艳;朱晓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尿蛋白、抗ds-DNA、C3和C4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抗ds-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数据时代背景对教育领域产生颠覆性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交模式由传统向新型模式转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习模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到主动获取信息,由传统学习媒介转向多样化的学习媒介.新型学习模式的建立逐渐取代传统学习模式,大数据时代的技术革新迎来新一轮教育模式变革,将高等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者:相静;王玖;胡西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教与学中的效果.方法:2014级临床1班学生162人为试验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病理产科部分的教学讲授过程中,2014级临床2班学生158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讲授完毕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并对试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凤兰;陈杰;梁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了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为中心”,把有机化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学习方法等形成学案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兆楼;凌爱霞;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教师34人,对其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前、后教学技能的对比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板书技能外,学员其他技能的评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技能.
作者:张国刚;梁莉;邬晶;张霓妮;赵盼盼;文继舫;兰小筠;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