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格教学在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国刚;梁莉;邬晶;张霓妮;赵盼盼;文继舫;兰小筠;刘艳平

关键词:微格教学, 临床教学, 青年教师
摘要: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教师34人,对其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前、后教学技能的对比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板书技能外,学员其他技能的评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技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对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对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本科护理专业某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器官系统疾病护理实践课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某班28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测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翻转课堂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涛;王晶;梁春光;张会君;李淑云;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教学医院医德教育的探索

    教学医院是医德教育、培养高素质合格“准医生”的重要基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JCI标准认证已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文章拟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探讨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的教学医院,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曦;童剑萍;沈晔;陆定;孙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提升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医学微生物学》某一章节内容作为实验对象,以2014级留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实验组进行“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阶段性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测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学生对“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持正面评价,认为该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结论:“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适用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教学,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王金冬;吴晓燕;王红艳;付玉荣;刘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互联网+”手机课堂的高校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互联网+”时代下孕育的产物智能手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及教育改革.我们将手机课堂运用于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开发出了涵盖手机课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显示,手机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满意度,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作者:傅卓凌;陈利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声门下气管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声门下气道恶性肿瘤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住肺癌或其他肿瘤转移至气道上段(声门下)导致气道堵塞呼吸困难的25例患者,采用喉罩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并行术前评估,术中监护及术后观察随访.结果:25例患者经镜下介入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管腔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患者出现术中心律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2例患者出血较多,终止手术并予以止血后好转.结论:术前严密评估与准备,术中麻醉配合及术后注意观察,喉罩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声门下气道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晓虞;陈华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对口招生技能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运用及启示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对口招生护理专业的技能考试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对13名专家进行咨询,结合对考官及标准化病人的深度访谈,调查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的需求及对标准化病人运用的评价;结果: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积极性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0.7;对所调查内容均给予了评价及打分.结论:在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选拔性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临床专家对SP的认同度较高,值得在对口招生考试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宁;江领群;杨红;陈历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理带教中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产科护理实习中对护生护士核心能力提高的作用.方法:选择产科护理实习生141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案例分析法带教,通过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考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带教中,可有效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崔星慧;管艳杰;马玉磊;刘建明;王益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实验Ⅱ类洞的制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15级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以口腔内科学实验Ⅱ类洞的制备为例,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手机课堂”随堂测试及Fair Grader 100数字化评估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结果:对两个班的课后随堂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理论教学方面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对两个班的操作作品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班无明显差异.结论:从形成性评价结果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内科学Ⅱ类洞的制备实验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施华丽;杨晓峰;李新伟;傅卓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校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校外教学基地的临床教学,为完善临床医学校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围绕管理体制、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师资培训体系等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现行的校外教学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必须对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评价、师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作者:刘亮;李凤珠;葛明;周庆;咸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76例实习护士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38例.常规带教方法用于A组,目标管理法行带教用于B组,对2组实习护士的各项目标评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B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目标、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等各项目标评分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目的: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翻转课堂这种新教学形式与团队合作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方法:从护理专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课程结束后,通过多元化评价方法,对比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教学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马洁;许丽旋;余惠琴;王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DTR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TR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及DTR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DTR教学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实验组在考核成绩及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DTR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值得进一步改进推广.

    作者:林化;倪琦;马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灶癌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析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分别用全乳晕入路、胸乳入路胸腔手术干预方案的疗效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确诊为甲状腺微灶癌患者90例,为笔者所在医院科室于2015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数字编序后单盲随机将其各组45例分为A组与B组,对应为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不同入路方式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项手术安全指标如甲状旁腺暴露、喉返神经暴露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手术切口评价程度显著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选择全乳晕入路或者胸乳入路治疗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全乳晕入路切口对患者美观影响程度更低,接受程度更高.

    作者:宋坚;周丹月;朱从伦;薛世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现代信息技术在妇产科学教与学的应用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教与学中的效果.方法:2014级临床1班学生162人为试验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病理产科部分的教学讲授过程中,2014级临床2班学生158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讲授完毕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并对试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凤兰;陈杰;梁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围麻醉期床旁超声可视化技术的教学体会

    床旁超声技术具有可视化、实时、无辐射等优点,使麻醉医师穿刺操作摆脱了“盲探”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了“眼见为实”,将是我国每位麻醉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文章介绍让初学者快速掌握围麻醉期超声技术的教学体会,强调要重视学习相关解剖基础和超声影像学、模拟操作演练、超声技术组的专人专项临床带教、制定操作流程、合理运用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讲习、多种教学模式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确保临床安全与质量.

    作者:何妹仪;李志鹏;周健;王美容;柳垂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疾病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三年间于我院就诊的11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与123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的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发脑梗塞组与大面积脑梗塞组相比,仅全血低切相对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对ACI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东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叙事医学在早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早期临床实践(早临床)中叙事医学教学对低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共情和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方法:一年级临床医学本科早临床课程中通过患者访谈实践叙事医学.问卷调查评价早临床前后学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早临床中记录到92个合格疾病故事案例.早临床前后学生对叙事医学了解程度和沟通能力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早临床课程中融入叙事医学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共情与沟通能力.

    作者:叶熊;唐红梅;项雨晨;金王婷;王影;朱佳妮;蔡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科院校本科授课教师班风评价的研究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本科生班风现状,为学校校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授课教师班风评价表,对本科授课教师在2015年春、秋两季及2016年春季学期开展调查.结果:各年级班风评价中,2015级班风总分秩均值高,2010级班风总分秩均值低;结论:低年级班风较好,高年级班风较差;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习态度与行为、知识基础、诚实守信是影响授课教师评价班风结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游顶云;杨顺月;谭正辉;梁小茶;许传志;李富丽;于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独立医学院竞赛模式教学法效果浅析

    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部分医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数学教学为例,探索通过竞赛模式激发医学生自学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结果表明,竞赛模式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独立医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效果,其中对于小专业和学习目标较明确的医学生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作者:申英英;张楠;刘耕;石芳;乔素娟;黄远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实现路径与探索——以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矛盾.产教融合、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是化解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的经验,提出技术技能积累实现的主要路径:(1)校企(院)协同创建多种层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2)校企(院)协构建同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3)校企(院)融合推动企业(医院)将学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4)校企(院)耦合营造探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协同,工学整合式与分散式学习结合的校企(院)学习文化.

    作者:吕国荣;吕红军;吴家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