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转课堂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王金冬;吴晓燕;王红艳;付玉荣;刘志军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留学生, 翻转课堂
摘要:目的:探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提升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医学微生物学》某一章节内容作为实验对象,以2014级留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实验组进行“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阶段性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测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学生对“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持正面评价,认为该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结论:“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适用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教学,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效果显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信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微信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名,分别给予常规带教与常规带教+微信平台干预,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出科时专科理论、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有22名对带教教师表示满意,占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能够调动护理实习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护理实习生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附属医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师资队伍则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通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和解决途径,不断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的质量.

    作者:王继年;张泓;樊松;张蔚;高敏;王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留学生产科实习的探讨

    目的:通过引入翻转课题的理念,提高留学生产科实习的效果.方法:将31名实习留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带教法,另一组采用更新带教法,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试和英文病例书写的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成绩在医患沟通和病例分析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更新教学法组优于传统带教组,但是,在技能操作和英文病历书写两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翻转课堂的理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的方法在临床实习中应用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赵骏达;陈洁;殷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的60名外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名,分别给予传统带教方式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各项观察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外科带教,可提升学习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教学医院医德教育的探索

    教学医院是医德教育、培养高素质合格“准医生”的重要基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JCI标准认证已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文章拟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探讨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的教学医院,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曦;童剑萍;沈晔;陆定;孙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对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对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本科护理专业某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器官系统疾病护理实践课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某班28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测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翻转课堂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涛;王晶;梁春光;张会君;李淑云;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届57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将2015年58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实施“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题模式”.评价两组实习前后满意度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分析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及求知欲三个维度的得分优于对照组;学生总体满意度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5个条目得分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实习满意度.

    作者:秦秀群;梁骊敏;邵梦烨;方蘅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互联网+”手机课堂的高校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互联网+”时代下孕育的产物智能手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及教育改革.我们将手机课堂运用于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开发出了涵盖手机课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显示,手机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满意度,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作者:傅卓凌;陈利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对口招生技能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运用及启示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对口招生护理专业的技能考试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对13名专家进行咨询,结合对考官及标准化病人的深度访谈,调查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的需求及对标准化病人运用的评价;结果: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积极性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0.7;对所调查内容均给予了评价及打分.结论:在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选拔性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临床专家对SP的认同度较高,值得在对口招生考试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宁;江领群;杨红;陈历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分析法对国内护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应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培养目标来整合和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具体的核心胜任力如何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作者:肖婷;李惠萍;丁晓彤;江笑笑;章毛毛;王艺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模式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研究

    为了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为中心”,把有机化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学习方法等形成学案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兆楼;凌爱霞;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常态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发展型模式构建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也应该适应“新常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创新发展.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新常态”的内涵,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注重创新”思路,构建高校贫困生“三三制”发展型资助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资助与育人功能.

    作者:张锡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实践和探索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耳鼻咽喉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见习生80名,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结合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分别进行主观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对比.结果: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课堂吸收率及考试成绩等方面,试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带教的教学效果.

    作者:庄惠文;王仙仁;吴旋;刘敏;江广理;熊观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OSCE考试成绩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目的:对近六年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OSCE成绩进行分析,探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将2011-2016年参加OSCE考试的1175名考生的总成绩和6个考站的分项成绩分年度纳入自行设计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成绩和护理技能考站成绩逐年递增(r总成绩=0.54,P<0.01;r护理技能=0.32,p<0.01).除健康教育等3站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他考站两两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才培养中实施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刘骙骙;罗倩倩;郝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2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名实习生.对照组实习生使用常规的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在常规基础上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带教.对两组实习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行测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护理能力,改善带教的效果.

    作者:陶益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在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为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健康教育程序和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一套启发思考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在医学专业学生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总评成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学习迁移的能力,有助于实现培养有健康教育科研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李玲;陈丽霞;沈勤;杨莉莉;沈梨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精神科室护生为研究对象,编序后随机数字表将护生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精神科常规带教及典型案例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带教后实验组护生对所接受教学方法各方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及综合等各项成绩考核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带教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能够提高护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带教教学质量,为精神科培养更全面的人才,值得重视与推广.

    作者:胡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初探

    目的:探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定性和定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及公共卫生案例综合分析成绩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唐少文;周明;张怀平;陆慧;易洪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BL案例撰写与教学实施的省思

    问题导向学习(PBL)能够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PBL实施深刻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介绍吉林医药学院PBL教学实施情况,阐明了PBL案例的撰写流程、规范和审核体系以及PBL教学要求和实施流程,PBL教学省思将为PBL教学的持续推进和高质量案例的积累奠定基础.

    作者:赵丽微;辛程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叙事医学在早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早期临床实践(早临床)中叙事医学教学对低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共情和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方法:一年级临床医学本科早临床课程中通过患者访谈实践叙事医学.问卷调查评价早临床前后学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早临床中记录到92个合格疾病故事案例.早临床前后学生对叙事医学了解程度和沟通能力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早临床课程中融入叙事医学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共情与沟通能力.

    作者:叶熊;唐红梅;项雨晨;金王婷;王影;朱佳妮;蔡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