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肖婷;李惠萍;丁晓彤;江笑笑;章毛毛;王艺璇

关键词:护理, 核心胜任力, 教学方法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分析法对国内护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应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培养目标来整合和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具体的核心胜任力如何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SHEL模式在外科护理差错隐患防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差错隐患防范中应用SHEL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外科患者中所发生的62例护理差错隐患进行分析,具体为月份分布、差错类别,使用SHEL模式进行加强,并且还需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比较改进前与改进后的效果情况.结果:经过强化和防范后,与防范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差错隐患防范护理中应用SHEL模式,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改善缺陷、分享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姜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OSCE考试成绩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目的:对近六年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OSCE成绩进行分析,探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将2011-2016年参加OSCE考试的1175名考生的总成绩和6个考站的分项成绩分年度纳入自行设计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成绩和护理技能考站成绩逐年递增(r总成绩=0.54,P<0.01;r护理技能=0.32,p<0.01).除健康教育等3站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他考站两两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才培养中实施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刘骙骙;罗倩倩;郝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实验Ⅱ类洞的制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15级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以口腔内科学实验Ⅱ类洞的制备为例,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手机课堂”随堂测试及Fair Grader 100数字化评估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结果:对两个班的课后随堂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理论教学方面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对两个班的操作作品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班无明显差异.结论:从形成性评价结果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内科学Ⅱ类洞的制备实验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施华丽;杨晓峰;李新伟;傅卓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早接触”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早接触”课程在护理本科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本科学生第二、四个学期后的暑期开设“临床护理早接触”课程,用自制的问卷、职业认同感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价效果.结果:8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评价良好;学生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得分提高(P<0.05);批判性思维除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外均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早接触”能提供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作者:夏杰琼;张彩虹;蔡小霞;郭洪花;万峰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DTR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TR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及DTR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DTR教学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实验组在考核成绩及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DTR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值得进一步改进推广.

    作者:林化;倪琦;马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对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对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本科护理专业某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器官系统疾病护理实践课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某班28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测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翻转课堂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涛;王晶;梁春光;张会君;李淑云;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的60名外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名,分别给予传统带教方式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各项观察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外科带教,可提升学习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对教育领域产生颠覆性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交模式由传统向新型模式转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习模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到主动获取信息,由传统学习媒介转向多样化的学习媒介.新型学习模式的建立逐渐取代传统学习模式,大数据时代的技术革新迎来新一轮教育模式变革,将高等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者:相静;王玖;胡西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协调配合、协同育人,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基于组织再造及协同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结合医学专业的教育特点及医学生的成长规律,提出思政协同育人的模式、途径及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和成效评价等,着力构建适合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作者:陈录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肩周炎的超声图像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肩周炎临床超声图像特点,考察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确诊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与临床终诊断比较,考察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总结超声诊断肩周炎的图像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于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检出率为70%.超声下肩周炎图像主要表现为:肩部组织结构出现毛糙、增厚,异常强回声,回声不均匀、杂乱、中断,局限性异常信号等表现.主要鉴别要点:正常肩部超声图像组织结构清晰,筋膜菲薄.肩周炎患者超声图像肩部组织结构毛糙、增厚,筋膜不规则增厚.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对肩周炎确诊患者的检出率为70%.肩周炎患者超声影像图表现特征明显,与正常肩部组织的超声图像的明显区别可作为鉴别诊断要点.

    作者:沈华良;谭燕;陈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留学生产科实习的探讨

    目的:通过引入翻转课题的理念,提高留学生产科实习的效果.方法:将31名实习留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带教法,另一组采用更新带教法,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试和英文病例书写的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成绩在医患沟通和病例分析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更新教学法组优于传统带教组,但是,在技能操作和英文病历书写两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翻转课堂的理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的方法在临床实习中应用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赵骏达;陈洁;殷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诊医学理论课教学教案书写体会

    写一本好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书写教案要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创新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教案的内容除了一般内容以外,还包括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幻灯片和板书设计,教学准备和教学反思等.教案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基础与关键,依照文章提出的原则等撰写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晓伟;林隆;石茗文;刘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声门下气管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声门下气道恶性肿瘤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住肺癌或其他肿瘤转移至气道上段(声门下)导致气道堵塞呼吸困难的25例患者,采用喉罩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并行术前评估,术中监护及术后观察随访.结果:25例患者经镜下介入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管腔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患者出现术中心律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2例患者出血较多,终止手术并予以止血后好转.结论:术前严密评估与准备,术中麻醉配合及术后注意观察,喉罩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声门下气道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晓虞;陈华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运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长治医学院15级护理医学专业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满意该教学法.结论:“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作者:汪军梅;裴晋红;栗学清;张毅强;黄燕;苏娇;李钰娜;卫路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分析法对国内护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应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培养目标来整合和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具体的核心胜任力如何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作者:肖婷;李惠萍;丁晓彤;江笑笑;章毛毛;王艺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理学课后小论文在提高药理学教学成绩中的研究

    药理学属于药学的专业知识,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枯燥乏味,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庞杂,难学、难记、易混淆,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选取药学专业153和药学相关专业240名学生,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课后小论文撰写辅助教学后,对期末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分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课后小论文撰写对于药理学教学效果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姚新刚;李琳;刘叔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格教学在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教师34人,对其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前、后教学技能的对比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板书技能外,学员其他技能的评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技能.

    作者:张国刚;梁莉;邬晶;张霓妮;赵盼盼;文继舫;兰小筠;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科院校本科授课教师班风评价的研究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本科生班风现状,为学校校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授课教师班风评价表,对本科授课教师在2015年春、秋两季及2016年春季学期开展调查.结果:各年级班风评价中,2015级班风总分秩均值高,2010级班风总分秩均值低;结论:低年级班风较好,高年级班风较差;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习态度与行为、知识基础、诚实守信是影响授课教师评价班风结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游顶云;杨顺月;谭正辉;梁小茶;许传志;李富丽;于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评估的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教育评估现状,发现评估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院内外教学利益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运用Excel对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比调查结果和现行指标的差异.结果:91%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教学评估,评估主体应包含学生、专家、管理人员和临床教师,对医院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2%,我院现行指标体系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结论:教学评估宣教应深化,评估主体需扩充,指标设置需要完善,应强化关键指标的权重.

    作者:段茗玉;周栩;刘玮;姚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