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OSCE考试成绩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刘骙骙;罗倩倩;郝玉玲

关键词:OSCE, 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目的:对近六年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OSCE成绩进行分析,探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将2011-2016年参加OSCE考试的1175名考生的总成绩和6个考站的分项成绩分年度纳入自行设计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成绩和护理技能考站成绩逐年递增(r总成绩=0.54,P<0.01;r护理技能=0.32,p<0.01).除健康教育等3站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他考站两两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才培养中实施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协调配合、协同育人,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基于组织再造及协同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结合医学专业的教育特点及医学生的成长规律,提出思政协同育人的模式、途径及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和成效评价等,着力构建适合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作者:陈录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76例实习护士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38例.常规带教方法用于A组,目标管理法行带教用于B组,对2组实习护士的各项目标评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B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目标、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等各项目标评分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诊医学理论课教学教案书写体会

    写一本好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书写教案要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创新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教案的内容除了一般内容以外,还包括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幻灯片和板书设计,教学准备和教学反思等.教案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基础与关键,依照文章提出的原则等撰写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晓伟;林隆;石茗文;刘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论教练技术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可行性

    教练技术是一项通过改善被教练者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其核心在于追求内心变化和成长,其本质与医学人文教育是相通的.二者都试图通过对自我的探索、觉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教练技术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以及完善的操作流程,能够为拓展医学人文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教练技术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邓如芝;林娜;李英姿;李小曼;张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实现路径与探索——以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矛盾.产教融合、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是化解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的经验,提出技术技能积累实现的主要路径:(1)校企(院)协同创建多种层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2)校企(院)协构建同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3)校企(院)融合推动企业(医院)将学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4)校企(院)耦合营造探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协同,工学整合式与分散式学习结合的校企(院)学习文化.

    作者:吕国荣;吕红军;吴家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格教学在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教师34人,对其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前、后教学技能的对比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板书技能外,学员其他技能的评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技能.

    作者:张国刚;梁莉;邬晶;张霓妮;赵盼盼;文继舫;兰小筠;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信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微信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名,分别给予常规带教与常规带教+微信平台干预,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出科时专科理论、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有22名对带教教师表示满意,占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能够调动护理实习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护理实习生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留学生产科实习的探讨

    目的:通过引入翻转课题的理念,提高留学生产科实习的效果.方法:将31名实习留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带教法,另一组采用更新带教法,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试和英文病例书写的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成绩在医患沟通和病例分析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更新教学法组优于传统带教组,但是,在技能操作和英文病历书写两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翻转课堂的理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的方法在临床实习中应用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赵骏达;陈洁;殷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移动互联网在构建高校问题导向性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逐渐走进高校,研究生教学的维度被刷新,教学方式正融入更多元化的元素.基于互联网及可移动设备,高校的教学场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流动的课堂使更多动态情景能塑造为教学内容,然而学生群体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对教师的执教把控度提出了较高要求.瞬时数据支持下的学生理解度反馈与差异性分析,为教师定制个性化导向性教学提供了可能.

    作者:陆珠凤;李虹;周荻;梁超;张晓光;廖庆武;仓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学本科生模块教学改革班临床实习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模块教学改革对医学本科生考研与实习矛盾的影响.方法:对五年制医学本科生模块教学改革班、传统教学班及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了考研与实习矛盾的问卷分析,并对两个班学生的在校成绩与临床实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教学改革班在考研和实习之间矛盾上的冲突明显小于传统教学班,这个矛盾是可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来解决的.

    作者:倪艳波;杨静;张立霞;李继轩;金昌洙;林绪涛;杨东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2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名实习生.对照组实习生使用常规的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在常规基础上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带教.对两组实习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行测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护理能力,改善带教的效果.

    作者:陶益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早期综合教育与保健服务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讨儿童接受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对促进体格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娩出的200例足月新生儿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给予保健服务干预,Ⅱ组施行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指导,观察评估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格发育、机体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半年、1年的体重相比以及出生后半年的头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生后半年、1年的身长以及出生后1年的头围对比上,Ⅱ组均优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出生后半年、1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和3.0%,相对Ⅰ组的发生率7.0%和11.0%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推行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桂敏;朱洁倩;诸凤;陈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LBL+CBL+PBL教学模式在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BL、CBL、PBL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2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LBL、CBL、PBL相结合教学法.通过调查问卷及期末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到护理学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谢亚芹;赵娟;于全鑫;孟凡星;董雅洁;李瑞香;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精神科室护生为研究对象,编序后随机数字表将护生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精神科常规带教及典型案例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带教后实验组护生对所接受教学方法各方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及综合等各项成绩考核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带教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能够提高护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带教教学质量,为精神科培养更全面的人才,值得重视与推广.

    作者:胡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尿蛋白、抗ds-DNA、C3和C4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抗ds-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实施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分析

    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三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以及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相关少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疾病学,开设在大学第四学期.文章调查分析早期实施整合课程教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金霞;邴玉燕;郭亚春;张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理学课后小论文在提高药理学教学成绩中的研究

    药理学属于药学的专业知识,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枯燥乏味,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庞杂,难学、难记、易混淆,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选取药学专业153和药学相关专业240名学生,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课后小论文撰写辅助教学后,对期末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分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课后小论文撰写对于药理学教学效果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姚新刚;李琳;刘叔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运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长治医学院15级护理医学专业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满意该教学法.结论:“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作者:汪军梅;裴晋红;栗学清;张毅强;黄燕;苏娇;李钰娜;卫路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用PDCA循环提升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

    目的:运用PDCA循环提升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61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持续动态改进临床教学方案,对照组根据大学临床教学方案实施临床教学,采用OSCE作为测评工具.结果:试验组护生实习早、中、晚期OSCE成绩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除护理技能外,其余三项成绩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持续动态改进临床教学方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邓少娟;刘玉玲;雷友金;全小明;吴蓓;甘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