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早期综合教育与保健服务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桂敏;朱洁倩;诸凤;陈洋

关键词:儿童, 综合教育, 保健服务, 体格发育
摘要:目的:研讨儿童接受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对促进体格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娩出的200例足月新生儿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给予保健服务干预,Ⅱ组施行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指导,观察评估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格发育、机体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半年、1年的体重相比以及出生后半年的头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生后半年、1年的身长以及出生后1年的头围对比上,Ⅱ组均优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出生后半年、1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和3.0%,相对Ⅰ组的发生率7.0%和11.0%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推行早期综合教育及保健服务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的60名外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名,分别给予传统带教方式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各项观察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外科带教,可提升学习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格教学在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教师34人,对其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前、后教学技能的对比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板书技能外,学员其他技能的评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技能.

    作者:张国刚;梁莉;邬晶;张霓妮;赵盼盼;文继舫;兰小筠;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对口招生技能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运用及启示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对口招生护理专业的技能考试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对13名专家进行咨询,结合对考官及标准化病人的深度访谈,调查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的需求及对标准化病人运用的评价;结果: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积极性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0.7;对所调查内容均给予了评价及打分.结论:在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选拔性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临床专家对SP的认同度较高,值得在对口招生考试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宁;江领群;杨红;陈历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实现路径与探索——以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矛盾.产教融合、校企(院)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是化解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泉州医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的经验,提出技术技能积累实现的主要路径:(1)校企(院)协同创建多种层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2)校企(院)协构建同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3)校企(院)融合推动企业(医院)将学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4)校企(院)耦合营造探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协同,工学整合式与分散式学习结合的校企(院)学习文化.

    作者:吕国荣;吕红军;吴家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从圣路易斯大学观美国高等教育——医学通识课程设置启示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以“核心课程”为主,关注文化、历史、社会、宗教、艺术等对学生的影响.文章通过整理访问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医学预科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其特点与结构,从不同角度总结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作者:冯宪敏;孔繁利;时文艳;刘迪;孙宏宇;王柳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灶癌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析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分别用全乳晕入路、胸乳入路胸腔手术干预方案的疗效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确诊为甲状腺微灶癌患者90例,为笔者所在医院科室于2015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数字编序后单盲随机将其各组45例分为A组与B组,对应为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不同入路方式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项手术安全指标如甲状旁腺暴露、喉返神经暴露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手术切口评价程度显著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选择全乳晕入路或者胸乳入路治疗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全乳晕入路切口对患者美观影响程度更低,接受程度更高.

    作者:宋坚;周丹月;朱从伦;薛世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OSCE考试成绩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目的:对近六年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OSCE成绩进行分析,探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将2011-2016年参加OSCE考试的1175名考生的总成绩和6个考站的分项成绩分年度纳入自行设计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成绩和护理技能考站成绩逐年递增(r总成绩=0.54,P<0.01;r护理技能=0.32,p<0.01).除健康教育等3站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他考站两两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才培养中实施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刘骙骙;罗倩倩;郝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数字人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探讨数字人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数字人解剖系统具有资源丰富、形象直观、交互性强,并可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系统内的三维图像是虚拟的,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替代标本.若能将以尸体标本为基础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虚拟的数字人解剖系统相结合,各自发挥优势,也许是当今较为理想的解剖实验教学新模式.

    作者:王松涛;陶晶;崔卫刚;孙春莉;付升旗;刘恒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2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名实习生.对照组实习生使用常规的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在常规基础上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带教.对两组实习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行测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护理能力,改善带教的效果.

    作者:陶益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互联网+”手机课堂的高校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互联网+”时代下孕育的产物智能手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及教育改革.我们将手机课堂运用于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开发出了涵盖手机课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显示,手机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满意度,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作者:傅卓凌;陈利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运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长治医学院15级护理医学专业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满意该教学法.结论:“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作者:汪军梅;裴晋红;栗学清;张毅强;黄燕;苏娇;李钰娜;卫路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相关指标在不同仪器上经临床化学检验的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考察并比较采用不同生化检测仪器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9例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复检测3次.检测指标包括肾功能相关指标、电解质K+、血糖、血红蛋白.对两种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做方差齐性检验,对相关性做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对两种不同仪器检测各项指标均值的方差进行齐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0.910X+ 0.492,有明显正相关性.结论:7180型和7600型两种仪器性能均较为稳定,其检测结果的差异通过比对分析均可接受,均在实验室质控要求范围内.

    作者:胡玲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评估的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教育评估现状,发现评估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院内外教学利益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运用Excel对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比调查结果和现行指标的差异.结果:91%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教学评估,评估主体应包含学生、专家、管理人员和临床教师,对医院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2%,我院现行指标体系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结论:教学评估宣教应深化,评估主体需扩充,指标设置需要完善,应强化关键指标的权重.

    作者:段茗玉;周栩;刘玮;姚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尿蛋白、抗ds-DNA、C3和C4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抗ds-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模式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研究

    为了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为中心”,把有机化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学习方法等形成学案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兆楼;凌爱霞;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目的: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翻转课堂这种新教学形式与团队合作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方法:从护理专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课程结束后,通过多元化评价方法,对比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教学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马洁;许丽旋;余惠琴;王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护照”培训模式的探索

    培养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可以优化护理人员结构,提高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医疗机构和社会需求的护士培养策略方案,逐渐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引进台湾护照培训策略并进行创新,构建科学、实用、可行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框架,为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者:卢晓莉;崔飞飞;吴海英;张菊芳;杜金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初探

    目的:探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定性和定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及公共卫生案例综合分析成绩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唐少文;周明;张怀平;陆慧;易洪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教学医院医德教育的探索

    教学医院是医德教育、培养高素质合格“准医生”的重要基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JCI标准认证已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文章拟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探讨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的教学医院,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曦;童剑萍;沈晔;陆定;孙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