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

秦秀群;梁骊敏;邵梦烨;方蘅英

关键词:翻转课堂, 网络信息技术, 教学, 评判性思维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届57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将2015年58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实施“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题模式”.评价两组实习前后满意度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分析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及求知欲三个维度的得分优于对照组;学生总体满意度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5个条目得分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实习满意度.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格教学在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教师34人,对其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前、后教学技能的对比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板书技能外,学员其他技能的评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技能.

    作者:张国刚;梁莉;邬晶;张霓妮;赵盼盼;文继舫;兰小筠;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分析法对国内护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应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培养目标来整合和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具体的核心胜任力如何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作者:肖婷;李惠萍;丁晓彤;江笑笑;章毛毛;王艺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从圣路易斯大学观美国高等教育——医学通识课程设置启示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以“核心课程”为主,关注文化、历史、社会、宗教、艺术等对学生的影响.文章通过整理访问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医学预科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其特点与结构,从不同角度总结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作者:冯宪敏;孔繁利;时文艳;刘迪;孙宏宇;王柳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OSCE考试成绩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目的:对近六年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OSCE成绩进行分析,探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将2011-2016年参加OSCE考试的1175名考生的总成绩和6个考站的分项成绩分年度纳入自行设计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成绩和护理技能考站成绩逐年递增(r总成绩=0.54,P<0.01;r护理技能=0.32,p<0.01).除健康教育等3站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外,其他考站两两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才培养中实施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刘骙骙;罗倩倩;郝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实验Ⅱ类洞的制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15级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以口腔内科学实验Ⅱ类洞的制备为例,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手机课堂”随堂测试及Fair Grader 100数字化评估系统对教学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结果:对两个班的课后随堂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理论教学方面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对两个班的操作作品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班无明显差异.结论:从形成性评价结果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内科学Ⅱ类洞的制备实验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施华丽;杨晓峰;李新伟;傅卓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从研究生教育改革及自主学习激励措施的改变谈广州中医药大学高水平论文的变迁

    通过对于2013-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及优博论文(博士)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对在校研究生的自主激励措施和教学改革措施在这些年份的改变对这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自主激励措施的改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是鼓励在校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有效措施,值得高校进行学习和推广.

    作者:葛昕;彭锐;潘华峰;程宾;任金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移动互联网在构建高校问题导向性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逐渐走进高校,研究生教学的维度被刷新,教学方式正融入更多元化的元素.基于互联网及可移动设备,高校的教学场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流动的课堂使更多动态情景能塑造为教学内容,然而学生群体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对教师的执教把控度提出了较高要求.瞬时数据支持下的学生理解度反馈与差异性分析,为教师定制个性化导向性教学提供了可能.

    作者:陆珠凤;李虹;周荻;梁超;张晓光;廖庆武;仓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附属医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师资队伍则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通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和解决途径,不断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的质量.

    作者:王继年;张泓;樊松;张蔚;高敏;王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早接触”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早接触”课程在护理本科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本科学生第二、四个学期后的暑期开设“临床护理早接触”课程,用自制的问卷、职业认同感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价效果.结果:8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评价良好;学生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得分提高(P<0.05);批判性思维除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外均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早接触”能提供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作者:夏杰琼;张彩虹;蔡小霞;郭洪花;万峰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2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名实习生.对照组实习生使用常规的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在常规基础上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带教.对两组实习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行测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知识、护理操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带教管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护理能力,改善带教的效果.

    作者:陶益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探索——以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效果;方法:本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医联体”,通过“走下去、送上来”加强医疗互动和师资整合,应用5W1H方法分析解决全科医师培训问题,应用于学科建设、基地管理、师资交流、培训质量监管等八个方面.结果:“医联体”模式下的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学习积极性、临床服务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结论:在“医联体”模式下在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的培训质量.

    作者:杨丹丹;张继红;李家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提升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医学微生物学》某一章节内容作为实验对象,以2014级留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实验组进行“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阶段性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测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学生对“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持正面评价,认为该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结论:“小组竞赛式”翻转课堂适用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教学,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王金冬;吴晓燕;王红艳;付玉荣;刘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BL教学法结合口腔临床摄像示教系统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结合口腔临床摄像示教系统在口腔修复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采用CBL教学法结合口腔临床摄像示教系统教学(n=8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n=81),比较教学效果.结果:两种教学法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病例分析题和总分平均分试验组(28.45±8.46,70.70±9.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25±8.64,63.9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试验教学法满意度较传统教学法高(P<0.05),特别是针对医患沟通方面的学习显示出更大的优势.结论:CBL教学法结合口腔临床摄像示教系统教学有助于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质量,值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

    作者:朱亚利;童方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教学医院医德教育的探索

    教学医院是医德教育、培养高素质合格“准医生”的重要基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JCI标准认证已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文章拟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探讨基于JCI标准新常态下的教学医院,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曦;童剑萍;沈晔;陆定;孙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实施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分析

    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三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以及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相关少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疾病学,开设在大学第四学期.文章调查分析早期实施整合课程教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金霞;邴玉燕;郭亚春;张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理学课后小论文在提高药理学教学成绩中的研究

    药理学属于药学的专业知识,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枯燥乏味,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庞杂,难学、难记、易混淆,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选取药学专业153和药学相关专业240名学生,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课后小论文撰写辅助教学后,对期末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分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课后小论文撰写对于药理学教学效果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姚新刚;李琳;刘叔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理带教中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产科护理实习中对护生护士核心能力提高的作用.方法:选择产科护理实习生141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案例分析法带教,通过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考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带教中,可有效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崔星慧;管艳杰;马玉磊;刘建明;王益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76例实习护士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38例.常规带教方法用于A组,目标管理法行带教用于B组,对2组实习护士的各项目标评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B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目标、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等各项目标评分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评估的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教育评估现状,发现评估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院内外教学利益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运用Excel对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比调查结果和现行指标的差异.结果:91%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教学评估,评估主体应包含学生、专家、管理人员和临床教师,对医院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2%,我院现行指标体系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结论:教学评估宣教应深化,评估主体需扩充,指标设置需要完善,应强化关键指标的权重.

    作者:段茗玉;周栩;刘玮;姚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