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叙事教学在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陈燕;饶和平;祝美姣;葛炜;黄金银;宁香香

关键词:叙事教学, 职业安全与健康, 教学效果,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教学法在卫生职业安全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高职护理专业99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9名和实验组50名.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用叙事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成绩、职业防护认知.实验组学生对叙事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课程成绩、职业防护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叙事教学法的评价较高.结论:叙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卫生职业安全与健康课程教堂效果,促进了职业防护能力的培养.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绩效与过程管理的高职院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前关于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大多以理论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关于普通高校的德育评价体系研究较多,但针对高职院校的研究较少.文章以绩效作为切入点,针对高职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德育工作成效所特有的抽象性与延迟性,尝试构建了基于绩效与过程管理的高职院校德育评价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作者:范海燕;崔淑芳;孟凡云;王凯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系统整合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整合背景以及神经系统课程的自身特点,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开展情况,并对该课程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思考,以期为该整合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作者:宋清香;侯丽娜;邱瑜;张文慧;崔永耀;朱亮;丁文龙;李锋;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整合课程的实践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高等医学教育的整合式教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历经多次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结合我国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并终全面推广适合我国招生制度的基于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体系,在全国率先打通了器官系统整合式教学改革成果全面落实的“后一公里”[1],这些实践可为相关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钮晓音;苏懿;郁松;郭晓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分析目前国内外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现状,立足自身特点,在实验内容优化和整合、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的改革和实践,调查问卷结果对改革效果予以肯定.

    作者:赵蔚;杨杨;张灼阳;董珂;张彦;倪进婧;郭晓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性别医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医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现状及特点.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泰安市某高校67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医学生网络消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学生在网络消费的商品种类、消费水平、消费支出来源方面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消费动机方面无性别差异.结论:不同性别医学生网络消费呈现不同特点,应结合这些特点引导医学生理性消费.

    作者:陈学禹;张兴;赵莉;张雨晴;李志莹;姜珊;于晓;韩高超;陈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虚构写作技巧在医学教学案例编写中的应用解析

    探讨非虚构写作技巧在医学教学案例中应用.通过对其在案例编写群体的确定、案例结构的建立、写作伦理的处理三方面的应用解析,归纳出优秀医学教学案例的五大特征,为医学教学案例编写提供依据与指导,也为教学案例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作者:郑鸣之;胡珏;钟恺;李翔;朱一亮;杨元宵;蒋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用于压疮预防带教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科室的110名临床的责任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人.其中实验组使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统计两组护士的考试成绩,并比较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成绩以及所提问题的人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错误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收集资料、评估慢性伤口、书写病例等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压疮预防带教中的使用可提升护士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王淑娟;徐晓琴;赖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代谢生物化学整合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对代谢生物化学整合课程教学的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模式、教学理念和目标整体认可,80-90%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表明模块式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课程建设中也有一些不足待改进.

    作者:李倩;童雪梅;杨榕;张萍;黄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抛锚式教学在精神病学实习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式抛锚式教学在精神病学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改良式抛锚式教学,另一组接收传统的实习教学,课后借助自编的课堂教学质量调查问卷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学生评价.结果:实验组的量表总分以及在自主学习与教学方法因子上的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抛锚式教学在精神病学实习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实习教学.

    作者:郑俩荣;吴秀华;张明;甘照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原生物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在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体系、师资建设等多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总结,文章对这些改革经验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策略性指导意见.

    作者:刘畅;何平;郭晓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四段式交互小组讨论教学”在生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四段式交互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在生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班3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段式交互小组讨论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态度及评价.同时,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结果:实验报告的撰写结果表明97.3%的学生其实验分析的撰写已由验证书本理论变为依据实验结果推导实验结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1%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法有必要推广.结论:“四段式交互小组讨论教学”强化了对学生“三基三严三早”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分析能力,并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作者:徐静婷;曹娅麟;张亚星;刘鹏;王庭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平台把握教学改革的契机,始终以改善教学效果为目标,加强实验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平台就近几年在实验教学中的改革措施及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提出思考.

    作者:邱燕燕;范嘉盈;张岚;赵伶兹;刘幼彦;王金妹;冯京生;陈荪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形成性评价在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目的:在循环系统整合教学中探讨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被分为两组,2014级为终结性评价对照组,2015级为形成性评价实验组,以期末考试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张文慧;郑艳倩;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指压穴位法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指压穴位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进行穴位按压,2周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SAS、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指压穴位法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顾丽英;冯静英;唐雪春;朱红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学生妇产科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探讨

    分析国内外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的差异.根据妇产科学科特点,以多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为切入点,着重加强学生在倾听、仁爱、语言表达与换位思考的能力.课程改革尝试特色课题研究以促进教学,追踪随访临床医学生妇产科医患沟通能力变化,为国内外医学生妇产科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也可推广及临床医学全科教学.

    作者:张丹;徐向荣;刘益枫;徐矜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实践

    整合课程是新形势、新挑战下的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展了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内分泌系统是其中一门重要课程.教学团队从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

    作者:梅文瀚;蔡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认同感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中西医临床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方法: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专业认同感水平不高,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满意度及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也不高.结论:加强对学生专业兴趣及学习的引导,采用“心理调查一问题探析一教学修正”的教育改革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小红;陈小燕;陈婉玲;何兆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体系下药理学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下,药理学总论被纳入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各论被纳入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中.文章分析药理学课程的国内外现况,课程安排及师资,存在的问题和可采取的措施,以期对改进相关临床本科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徐光旎;荣征星;崔永耀;陈红;陈红专;李娟;朱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雾化鼻腔冲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考察经雾化鼻腔冲洗疗法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将310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100例)和鼻腔冲洗组(210例),分别经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或在此基础上联合雾化鼻腔冲洗疗法.观察疗效(鼻塞、流涕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事件.结果:常规组和鼻腔冲洗组在鼻塞/流涕[(3.98±0.71)vs(3.04±0.22)]、咳嗽[(3.98±0.71)vs(3.04±0.22)]缓解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47,15.479,P均<0.05).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Uc=3.830,P< 0.05).结论:采用雾化鼻腔冲洗疗法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获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泌尿系统基础整合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泌尿系统整合课程分基础整合和临床整合二个阶段,基础阶段整合了多学科内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学课程.文章总结了泌尿系统基础整合课程的实践成果,分析了整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