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冯宝琴;程木带;梁群;陈碧舒;谭惠芹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康复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运动锻炼;康复组除上述护理外,同时还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而制订康复计划,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康复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功能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措施,认真做好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治疗护理,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择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1例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121例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有116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死亡5例(3例入院时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术前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5.9%.结论 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必须做到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结合伤情评估,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在确定手术治疗方案的同时,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如先;李正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安全隐患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门诊是医院面对患者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着整个医院诊疗水平和精神面貌[1-2].门诊输液室是医院患流量较大的科室之一,输液的患者因各自特点不同,很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处理好护患关系,是整个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和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开展了输液室安全隐患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平荣;徐春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68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术后的临床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68例中37例显效占54.41%,24例有效占35.29%,7例无效占10.29%.经二次治疗后均达到了显效的标准.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有效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促进疾病的恢复,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都有帮助,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陈伟娟;陈红先;黄剑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肺癌放疗致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的护理

    放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但放射治疗有导致食管损伤的风险.尤其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瘤体积较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较多,食管往往不可避免地处于照射野内,放射性食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放射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在放射损伤下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所致.一般在治疗2周后、剂量> 20 Gy时出现,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吞咽疼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进食梗阻甚至食管穿孔.放射性食管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正常治疗的完成.对此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既能减轻患者的治疗不适感,又能使患者的治疗得以正常进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五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4例患者及时采用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方法加之得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 24例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抗凝、溶栓、祛聚降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肺栓塞发生.结论 在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预防的效果,应加强护理人员理论及实践能力.

    作者:石荷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

    “以患者为中心,创优质护理”是医院的服务宗旨,在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它是立院之本、创新之法、发展之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卫生部2010年3月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下简称“优护工程”)活动,一年过去,“优护工程”在我院稳步、健康、有效、快速开展.本文对我院开展“优护工程”的具体做法进行介绍,以共同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志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评估量表的编制及评价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是继乳腺癌之后女性常见的肿瘤,由于生殖系统关系到女性特征、母性天性、性问题等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加之女性患者的感情较细腻而脆弱,一旦患有妇科恶性肿瘤,其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健康,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较其他肿瘤患者,其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评估为切入点,旨在制订一份供临床护理人员使用的简洁的、操作性强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评估量表,使临床心理护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影响护理队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

    护理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梯队结构不合理,是当今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日常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及护理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地影响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当今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分析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正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针对男护生的带教方案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早已不是辅助的、女性特质的专业,它是一种高技术、科学研究型的工作[1].随着社会和护理学的发展,男护士的数量已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他们将为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提高护理专业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男护生的自身特点,针对性制订了手术室男护生带教方案,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手术配合中男护生表现良好,带教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昌秀;江智霞;杨敏萍;李明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院正常足月分娩并决定在本院行产后检查的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孕妇人院后由产科医生进行监测,观察其生理状况以及各种妊娠反应,为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相应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比较2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产后抑郁情况以及孕妇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2组产妇结局比较,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孕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需护理人员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关怀,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各个时期产妇的心理护理,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焦桂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5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观察、急救等护理措施.结果 52例中治愈51例,死亡1例,治愈率98%.结论 只有认真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观察、急救护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等,才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黄泽兰;彭足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诊科护士应对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效能现状,为提高急诊科护士应对效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本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200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效能现状.结果 急诊科男护士的胜任力因子分和总分2项高于常模分;急诊科女护士的自信程度、胜任力2项因子分高于常模分,而认知水平因子分低于常模分.婚姻对应对效能的影响较大,急诊科护士应对效能与婚姻呈负线性相关.结论 急诊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引进适当比例的男护士,实行新护士导师制,帮助急诊科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和教育交流,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效能.

    作者:董蔷;崔丹;芦桂芝;刘雪松;詹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文关怀在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的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入的价值和需求,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把护理落实在患者身上,让患者受益,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本文对人文关怀护理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晓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和宫颈癌的预防.方法 对2008年3~9月910例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 91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528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81例,发生癌前病变75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26例.根据检查结果,对发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101例患者进行治疗,跟踪随访2年,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宫颈癌复发,复发率为0.99%.结论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发生早期宫颈癌的患者检出率高,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宫颈癌和减少宫颈癌死亡率有极大的价值,因此,应该普及宫颈病变筛查.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来口腔门诊就诊的儿童龋病患儿200例;按其就诊顺序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实验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儿童龋病治疗操作.比较2组患儿配合程度.结果 对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轻儿童龋病治疗时的疼痛,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医患配合程度,保证儿童龋病治疗的顺利进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庞红霞;邓芳成;陈向琼;符起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226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实施“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和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倪丽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往往是指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左右[1].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大都处于应激状态且代谢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此时应积极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肝功能异常和胆汁淤积以及肠黏膜萎缩和肠道细菌移位等长期应用的弊端[3].如何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食管癌手术患者顺利完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保证[ 4].因此,本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开展温馨病房和星级护士评比活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温馨病房和星级护士的评选方法及对护理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每月护理部行政查房、满意度调查等措施评比星级护士.在此基础上,加上本院护理质量考核规定评出温馨病房.分析开展评比活动前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自开展评比活动以来,护士总体素质得到提高,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服务等4项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护士对护理模式、医护合作等6项的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 此活动的推出,不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也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爱红;袁天喜;杨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指从妇女卵巢内取出卵子,在体外与精子受精并培养一定阶段,再将发育到一定时期的胚胎移植到宫腔内,使其着床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通常被称为“试管婴儿”[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应用于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一种较常用的助孕技术,其技术难度高,治疗费用昂贵,胚胎植入后,临床妊娠成功率仅为30%~50%[2],因此,如何提高IVF- ET妊娠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少退出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孕不育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就医群体,家庭矛盾、对妊娠的迫切期望、IVF- ET高额的治疗费用及社会压力易造成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出现,当个体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时,还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引起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卵泡发育成熟,导致不孕的结果[3].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已较普遍地应用于IVF- ET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本文就心理干预对IVF- ET患者的作用、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展望等方面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丹;马晓萍;韩玲;翟丹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护士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可影响护理的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流失、护士的短缺、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1].另外,还可影响护理专业健康发展,甚至整个医疗保健体系功能的发挥.为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发现存在问题,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我们调查了本院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本文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兰;张宏玉;王仁媛;陈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