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英;鲜继淑;苏红;王飞龙;陈飞;王茜;陈凤
临床技能中心承担不同层次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面对的考生种类涵盖校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社会考生,其各类型的考试组织工作要求严谨,考试形式要求也多样,对考官执考尺度的要求更需要专业、客观和公平公正,对考官的培训和管理是确保考试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也是确保各类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功的必要因素.
作者:陈建胜;沈建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医学,全英医学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呈现诸多挑战与困难.探索将“工作坊”概念引入到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打造以解剖学教学为核心、医学人文素养为特色、科研熏陶为提升的“解剖教学-人文素养-科研熏陶”三位一体的“MBBS解剖学工作坊”,提升全英解剖教学的水平,以期达到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罗道枢;王玮;赵小贞;郑洪医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概述国内外教育智库信息保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教育特色智库信息保障的重要意义.以学科化服务为基点,对医学教育特色智库信息保障特性进行了深层解析.从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团队创新、知识创新、协同创新等五大方面,对医学教育特色智库信息保障创新实施路径进行了简要阐释.
作者:廉立军;赵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100例本院呼吸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带教计划,实验组实行MiniQuest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试合格率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情况.结果:实验组理论及实践考试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构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niQuest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护理实习带教效果,提升学生批判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剂与饮片煎剂在风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风咳患者,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治疗组A的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治疗组B患者采用饮片煎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A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B.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对风咳患者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较饮片煎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张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网络问卷调查,掌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培衔接后住培基地基本条件、培训过程管理和研究生临床实践现状;分析在住培过程存在管理安排不够科学、专业方向和中医药特色弱化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培训质量、强化专业方向、调整轮转方案、突出中医特色、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等措施,以提高住培质量,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银秀;陈倪济世;林丹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在专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分阶段教学组和跟班教学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护生满意度进行测评与统计分析.结果:分阶段教学组在专科护理操作和护生满意度上有明显提高(P<0.05),而在理论成绩和基础护理操作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方法可以加深护生对专科护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专科护理的理论及操作水平,并且更易被护生所接受和认可.
作者:郑春兰;金璐;方礼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药学类学生,因为其行业原因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本研究报告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药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国药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探索影响药学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要素,并寻找其中的关键指标,为今后药学类学生培养指明方向.
作者:张仕英;李洋;言方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计划引起了全世界对精准医疗的关注.我国紧跟世界医疗发展趋势,于2015年12月将“精准医疗”列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精准医疗的发展将是医学诊疗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现有的医学教育形成巨大冲击.为顺应已经到来的精准医疗时代,需要医学教育者认真总结分析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现况和问题,尽快调整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符合精准医疗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及配套政策,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马永超;赵志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病例讨论式授课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眼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实验组住院医师承担PPT形式的授课任务,对照组参与听课、无需进行授课.对两组住院医进行出科考核、病例讨论积极性及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科考核成绩、参加病例讨论的积极性、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例讨论式授课,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丁宇华;刘庆淮;唐大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型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见习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名骨科见习生随机分为新式教学方法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和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新式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对临床见习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PBL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见习课程具有一定优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新宏;赵加力;潘伟;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法医病理学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具体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体会研究型教学的优缺点,探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素质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法医病理学专业人才提供新途径.
作者:吴茂旺;徐祥;吴晓;程利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奋乃静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和阳性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29.3%,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效果优于奋乃静,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声滂;张祥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微课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级和2017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各120人,2016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7级学生采用微课教学,以实践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实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学生全部赞同微课教学.结论:微课教学应用于临床技能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能力.
作者:许喜平;徐海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效果.方法:改变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加入CPC环节,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并进行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对教学改革模式表示满意,满意度高的为本部临床学生,本部预防和独立学院临床学生满意度无差别.结论:病理学实验引入CPC环节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朱兰;李倩;郑文雁;冯莉;孙红;孙影;薛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更加注重医教协同、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对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机能实验学整合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培养,提高综合实验课程质量,建设适合医学生培养的考核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一能力一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金昌洙;栾希英;王华;孙晖;石磊;蒋淑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实施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以药理学总评成绩、及格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60-80%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刘元元;曲卫敏;杨素荣;徐昕红;王毅群;陈长瑞;黄志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采集两所附属医院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服务地方的综合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并对完善其服务地方的能力,履行社会职责,开展社会服务,支援地方基层医院建设,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提出对策,为后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詹达谋;谢协驹;谢江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将参与因素量表本土化,并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探讨参与因素量表修订版测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动机的适用性.方法:以南宁市18所医院的936名卫生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动机.结果: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8,量表及各题重复测量的相关性均很好.不同特征的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机在各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土化后的PRS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作评价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动机的工具.
作者:柳亮;容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对944名高三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仅41.42%的学生表示“有意愿报考医学专业”,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更高一些,而近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也的确降低了高中学子们对医学类专业的兴趣.临床依然是高中生们喜欢的医学类专业,而中医学的走红似乎也意味着国学的复苏.医学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高中、招生办、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相信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教学改革的进行下,医学的前景将会日趋光明,越来越美好,“医学类专业遇冷”的现象也将得到改善.
作者:张通;徐竞竞;兰雨桐;罗传琴;张志威;朱天任;陆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