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茂旺;徐祥;吴晓;程利宝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研究型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通过对法医病理学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具体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体会研究型教学的优缺点,探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素质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法医病理学专业人才提供新途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型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见习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型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见习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名骨科见习生随机分为新式教学方法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和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新式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对临床见习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PBL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见习课程具有一定优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新宏;赵加力;潘伟;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Dbody教学软件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3Dbody软件辅助教学模式与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湖南医药学院2016级助产专业58名学生为评价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30人,应用3Dbody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模式授课;第二组28人,应用传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第一组的得分均高于第二组(P<0.05).结论:3 Dbody软件辅助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田志娟;刘文强;刘艳辉;李双希;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

    目的:了解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促进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取本院诊治脑梗塞患者为本研究分析对象,共10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50例为观察组.在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在早期阶段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语言及肢体康复有更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丁朱洁;李云;蔡敏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法医病理学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具体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体会研究型教学的优缺点,探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素质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法医病理学专业人才提供新途径.

    作者:吴茂旺;徐祥;吴晓;程利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某医学院校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对某医学院校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分布及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TABP)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综合探讨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差异.结果:在493名医学生中检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34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的检出率为6.89%.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7个单因子得分均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且在敌对性及偏执2个单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SCL-90的抑郁和焦虑及3个单因子得分低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张一梦;曲相艳;张秋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城乡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消费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应用倾向指数方法,探讨医学院校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消费的差异性.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倾向指数匹配后,基线资料匹配后均达到了均衡.对倾向指数匹配后农村和城镇大学生电子产品的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农村和城镇两组大学生对购买手机可以接受的价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购买电子产品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其中农村大学生首先侧重于价格,而城镇大学生则侧重于质量.结论: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防止大学生在电子产品上的消费中陷入误区.

    作者:杨丽;王素珍;王培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实施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以药理学总评成绩、及格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60-80%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刘元元;曲卫敏;杨素荣;徐昕红;王毅群;陈长瑞;黄志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与因素量表测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动机的适用性评价

    目的:将参与因素量表本土化,并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探讨参与因素量表修订版测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动机的适用性.方法:以南宁市18所医院的936名卫生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动机.结果: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8,量表及各题重复测量的相关性均很好.不同特征的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机在各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土化后的PRS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作评价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动机的工具.

    作者:柳亮;容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调查研究

    通过对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网络问卷调查,掌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培衔接后住培基地基本条件、培训过程管理和研究生临床实践现状;分析在住培过程存在管理安排不够科学、专业方向和中医药特色弱化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培训质量、强化专业方向、调整轮转方案、突出中医特色、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等措施,以提高住培质量,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银秀;陈倪济世;林丹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角色扮演法在老年医学MBBS教学中应用的适用性探讨

    MBBS教学顺应了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文章介绍了角色扮演法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老年医学MBBS全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角色扮演法在老年医学MBBS教学运用适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丽华;瞿秋;刘彬;马蕾;罗景梅;徐玉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六位一体”全面保障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介绍了长沙医学院创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质量标准、质量基础、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保障与质量改进于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全面监控各教学环节质量,人财物信息诸方面保障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袁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患者通过了网络软件微信加患者为好友并建立群聊,以此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集体课堂授课形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通过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助于患者自行控制血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舒雅仙;叶树花;方梦仙;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基于蓝墨云班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进行成绩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成功率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孙涛;黄亮;徐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个性化教学改良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以改良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定性评价)教学.教学前后两组均采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科的理论知识、操作、临床能力得分和满意度调查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能力综合测评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及临床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作者:陈晓英;鲜继淑;苏红;王飞龙;陈飞;王茜;陈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教学方式,分配带教老师,指导其完成要求的内容.实验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Sandwich教学方法,随机号码编排顺序,按照号码标识落座,老师授课后,学生分组交叉学习、讨论.教师完成带教工作后,分别对两组实习生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评分.结果:采用Sandwich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实习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更高.结论:Sandwich教学法用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问题式教学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工作融合问题式教学理念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100名医学生参与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n=50)接受问题式教学,分析评估两组模式对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教学成绩(案例分析、理论知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教学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显示结果为98.0% (49/50),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82.0%(4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式教学理念应用于呼吸内科的临床带教中,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有明显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能力培养的药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改革探索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滨州医学院本科眼视光专业14、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结课后比较两组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促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与终结性评价方式比较,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栾海云;李金莲;秦国民;许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奋乃静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和阳性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29.3%,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效果优于奋乃静,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声滂;张祥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专业规培生放射基地轮训培养模式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一个必须环节,放射科承担着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技能规范化培训重要部分,目前,国内培训基地普遍存在临床专业规培生在放射科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探讨临床专业规培生在放射基地新的培养和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我院采用PACS系统建立典型病例库,模拟报告书写系统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新信息化培养模式对规培生进行培养,调动规培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对临床专业规培生放射科培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应行;李才林;卢雨婷;李阳;张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

    高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历史数据中蕴含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趋势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尤其适用.通过建立教师发展数据仓库,以教师的职称、学历、教龄、指标等维度展开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结果表明,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发现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教师发展相关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作者:吴学会;王智勇;李佳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