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能力培养的药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改革探索

栾海云;李金莲;秦国民;许勇

关键词:药理学, 形成性评价, 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滨州医学院本科眼视光专业14、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结课后比较两组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促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与终结性评价方式比较,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型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见习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型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见习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名骨科见习生随机分为新式教学方法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和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新式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对临床见习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PBL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见习课程具有一定优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新宏;赵加力;潘伟;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在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在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潍坊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0名社区护士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对照组采用原有的集体培训模式进行中医护理知识的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学习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学习成绩.

    作者:刘晓颖;宋平;刘小溪;柳韦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问题式教学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工作融合问题式教学理念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100名医学生参与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n=50)接受问题式教学,分析评估两组模式对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教学成绩(案例分析、理论知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教学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显示结果为98.0% (49/50),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82.0%(4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式教学理念应用于呼吸内科的临床带教中,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有明显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药学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药学类学生,因为其行业原因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本研究报告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药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国药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探索影响药学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要素,并寻找其中的关键指标,为今后药学类学生培养指明方向.

    作者:张仕英;李洋;言方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DCTA测量不同颈动脉壁厚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测量颈动脉壁厚度(CAW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受试者均行颈部MDCTA检查,并根据CAWT结果分为CAWT增厚组(145例,颈动脉壁厚度≥0.9mm)和对照组(55例,颈动脉壁厚度<0.9mm).考察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结果:CAWT增厚组年龄、BMI、高血压患病率及U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糖代谢指标TG、TC、LDL-C、HDL-C、GHb等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年龄大、患有高血压且UA水平高则CAWT增厚的危险性大,提示临床应积极控制高龄患者的血压及UA水平以降低CAWT增厚发生率.

    作者:张丹红;林伯忠;樊树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考核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团体考核模式是否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室开放并提高他们的体格检查操作水平.方法:向101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表,调查体格检查操作个人考核模式和团体考核模式的体会并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进行考核.考核前两个星期开放实验室,记录个人考核或团体考核模式两组学生利用实验室自主练习的次数,考核后对两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团体考核组学生利用实验室自主练习的次数明显多于个人考核组,体格检查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个人考核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团体考核模式比个人考核模式更能有效促使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自主练习,并能有效提高体格检查操作水平.

    作者:蒋文功;刘玉华;陈燕;迟作华;张彩玲;邓梓健;朱冰毅;陈木坚;何惠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指导在小儿肺炎中的实施及影响

    目的:研讨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诊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00例肺炎患儿参与实验观察,并随机分配患儿入组,Ⅰ组(n=50)按常规儿科标准进行护理,Ⅱ组(n=50)接受优质护理指导,分析评估两组护理对家长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及患儿依从率的影响.结果:Ⅱ组家长总服务满意度为96.0%,家长健康知识评分为(92.3±3.6)分,对比工组家长总服务满意度80.0%与健康知识评分(83.1±4.2)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患儿依从率(82.0%)对比,Ⅱ组患儿依从率提高至98.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引入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中,对强化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儿依从率与家长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朱菲菲;朱晶晶;顾军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E学习循环模型”在医学教育的学习中已经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学生群体在消化内科的学习采用“5E学习循环模型”.证实“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学生的消化内科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世柱;刘中宏;刘冰熔;赵磊;杜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Dbody教学软件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3Dbody软件辅助教学模式与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湖南医药学院2016级助产专业58名学生为评价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30人,应用3Dbody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模式授课;第二组28人,应用传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第一组的得分均高于第二组(P<0.05).结论:3 Dbody软件辅助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田志娟;刘文强;刘艳辉;李双希;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探究存在问题及成因,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今后医学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作者:高立;杨晨;路海;杨森;李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三毕业生选择医学专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在对944名高三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仅41.42%的学生表示“有意愿报考医学专业”,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更高一些,而近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也的确降低了高中学子们对医学类专业的兴趣.临床依然是高中生们喜欢的医学类专业,而中医学的走红似乎也意味着国学的复苏.医学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高中、招生办、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相信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教学改革的进行下,医学的前景将会日趋光明,越来越美好,“医学类专业遇冷”的现象也将得到改善.

    作者:张通;徐竞竞;兰雨桐;罗传琴;张志威;朱天任;陆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六位一体”全面保障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介绍了长沙医学院创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质量标准、质量基础、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保障与质量改进于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全面监控各教学环节质量,人财物信息诸方面保障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袁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服务地方综合能力分析——以海南医学院附属综合医院为例

    通过采集两所附属医院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服务地方的综合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并对完善其服务地方的能力,履行社会职责,开展社会服务,支援地方基层医院建设,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提出对策,为后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詹达谋;谢协驹;谢江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沉积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沉积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呼吸内科的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支气管哮喘非危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佳布地奈德混悬液颗粒大小和密度的药液进行气雾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雾化方法进行气雾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费文晟;叶军辉;徐梯;余贤广;罗武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个性化教学改良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以改良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定性评价)教学.教学前后两组均采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科的理论知识、操作、临床能力得分和满意度调查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能力综合测评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及临床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作者:陈晓英;鲜继淑;苏红;王飞龙;陈飞;王茜;陈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改良型三明治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2016级临床专业14班生殖系统实验课实施改良型三明治教学法,5-8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随堂测试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期末实验考试成绩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型三明治教学法对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萌;姚宏波;李林;廉洁;孙丽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奋乃静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和阳性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29.3%,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效果优于奋乃静,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声滂;张祥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能力培养的药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改革探索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滨州医学院本科眼视光专业14、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结课后比较两组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促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与终结性评价方式比较,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栾海云;李金莲;秦国民;许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生对PBL的认知与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PBL的认知与教学效果,以促进教学质量.方法:方便抽取14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PBL学习的优点、缺点与学习困难有良好的认知,课堂表现自评为(7.64±1.096)分,学习效果自评为76.66%.结论:教师应针对PBL的缺点与学生困难给予指导,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作者:刘维维;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肾脏内科学PBL案例库在临床见习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案例库在肾脏内科见习应用.方法:选取临床专业见习生12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应用案例库的PBL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考核、病例书写进行评价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考核成绩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BL案例库教学优于传统模式.

    作者:赵艳玲;朱永林;陈琰;潘敏;黄文;周志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