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长沙医学院创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质量标准、质量基础、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保障与质量改进于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全面监控各教学环节质量,人财物信息诸方面保障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袁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吉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本科班8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理念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在对课程的兴趣、满意度、考核成绩、以及能力培养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中融入循证医学理念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赵臣;袁忠海;侯毅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团体考核模式是否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室开放并提高他们的体格检查操作水平.方法:向101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表,调查体格检查操作个人考核模式和团体考核模式的体会并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进行考核.考核前两个星期开放实验室,记录个人考核或团体考核模式两组学生利用实验室自主练习的次数,考核后对两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团体考核组学生利用实验室自主练习的次数明显多于个人考核组,体格检查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个人考核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团体考核模式比个人考核模式更能有效促使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自主练习,并能有效提高体格检查操作水平.
作者:蒋文功;刘玉华;陈燕;迟作华;张彩玲;邓梓健;朱冰毅;陈木坚;何惠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法医病理学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具体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体会研究型教学的优缺点,探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素质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法医病理学专业人才提供新途径.
作者:吴茂旺;徐祥;吴晓;程利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PBL的认知与教学效果,以促进教学质量.方法:方便抽取14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PBL学习的优点、缺点与学习困难有良好的认知,课堂表现自评为(7.64±1.096)分,学习效果自评为76.66%.结论:教师应针对PBL的缺点与学生困难给予指导,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作者:刘维维;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比较3Dbody软件辅助教学模式与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湖南医药学院2016级助产专业58名学生为评价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30人,应用3Dbody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模式授课;第二组28人,应用传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第一组的得分均高于第二组(P<0.05).结论:3 Dbody软件辅助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田志娟;刘文强;刘艳辉;李双希;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基于应用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效果.方法:整群抽取82、157、293名学生为对照组、改良组或探索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改良组适当讲应用知识,探索组开展应用性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认为教学抽象的比例探索组<改良组<对照组;探索组认为教学内容有趣、易于掌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认为应用型考核利于掌握知识、学到实用知识和能力的比例探索组>改良组>对照组.结论:该种教学让学生有趣学知识、获能力.
作者:莫宝庆;钟才云;周明;胡春艳;耿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福建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着力推进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医学精神为引领,通过课堂互动、主题展示、社会实践、学习思考等四个模块设置,严控教学过程,改革评价方式,充分激发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和依法行医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游小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交叉的综合计算机技术.将VR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是目前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研究VR技术辅助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总结数据得出了切合实际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基础.
作者:刘玉衡;倪瑞星;籍雪平;朱梅英;李献锐;王林;王贝贝;付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型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见习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名骨科见习生随机分为新式教学方法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和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新式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对临床见习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PBL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见习课程具有一定优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新宏;赵加力;潘伟;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微课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级和2017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各120人,2016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7级学生采用微课教学,以实践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实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学生全部赞同微课教学.结论:微课教学应用于临床技能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能力.
作者:许喜平;徐海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FC)联合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ning,TBL)的新模式(FC+ TBL)在留学生普通外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40名留学生随机分为“FC+ TBL”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在普通外科课间实习的质量、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在教学效果方面,“FC+ TBL”组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C+ TBL”组在调查问卷中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学习压力和负担”的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FC+ TBL”教学新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留学生学习热情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东;刘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胸外科护理带教工作中运用临床护路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实习的护士生,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人数共计为200人.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护理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与胸外科护理带教工作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显著的提升护理实习人员的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作者:谢思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结合临床决策分析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临床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并结合临床决策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代教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实习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实习前评判性思维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习后评判性思维水平、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结合临床决策分析方法能提高临床实习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元;高金霞;牛莹莹;刘凤海;谷红梅;范兴君;满银伟;李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工作融合问题式教学理念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100名医学生参与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n=50)接受问题式教学,分析评估两组模式对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教学成绩(案例分析、理论知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教学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显示结果为98.0% (49/50),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82.0%(4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式教学理念应用于呼吸内科的临床带教中,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有明显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整体思维联合床边实例在急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采用整体思维联合床边实例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综合技能考试.结果:试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整体思维联合床边实例教学可促进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作者:黄丽丽;王卫芬;陈霞敏;朱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在专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分阶段教学组和跟班教学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护生满意度进行测评与统计分析.结果:分阶段教学组在专科护理操作和护生满意度上有明显提高(P<0.05),而在理论成绩和基础护理操作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方法可以加深护生对专科护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专科护理的理论及操作水平,并且更易被护生所接受和认可.
作者:郑春兰;金璐;方礼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BL案例库在肾脏内科见习应用.方法:选取临床专业见习生12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应用案例库的PBL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考核、病例书写进行评价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考核成绩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BL案例库教学优于传统模式.
作者:赵艳玲;朱永林;陈琰;潘敏;黄文;周志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100例本院呼吸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带教计划,实验组实行MiniQuest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试合格率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情况.结果:实验组理论及实践考试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构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niQuest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护理实习带教效果,提升学生批判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一个必须环节,放射科承担着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技能规范化培训重要部分,目前,国内培训基地普遍存在临床专业规培生在放射科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探讨临床专业规培生在放射基地新的培养和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我院采用PACS系统建立典型病例库,模拟报告书写系统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新信息化培养模式对规培生进行培养,调动规培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对临床专业规培生放射科培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应行;李才林;卢雨婷;李阳;张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个性化教学改良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以改良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定性评价)教学.教学前后两组均采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科的理论知识、操作、临床能力得分和满意度调查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能力综合测评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及临床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作者:陈晓英;鲜继淑;苏红;王飞龙;陈飞;王茜;陈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对本科护理实习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评价.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形式结合临床实际向学生传授普外科理论实践技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景教学带教方法,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本科护理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考核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本科护理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理实习生的外科实践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的普外科专科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作者:张孝云;陆静波;戴金花;陈雯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效果.方法:改变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加入CPC环节,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并进行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对教学改革模式表示满意,满意度高的为本部临床学生,本部预防和独立学院临床学生满意度无差别.结论:病理学实验引入CPC环节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朱兰;李倩;郑文雁;冯莉;孙红;孙影;薛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在全英肿瘤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 Based Study,CBS)进行教学,观察学习效果并加以评价.方法:将学习肿瘤学的留学生分为两组:CBS组及传统组.采用了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个方式来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CBS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全英肿瘤学教学中效果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CBS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全英肿瘤学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
作者:陈谦;韦长元;廖芝玲;张春燕;覃翔;潘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在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潍坊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0名社区护士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对照组采用原有的集体培训模式进行中医护理知识的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学习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学习成绩.
作者:刘晓颖;宋平;刘小溪;柳韦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2016级临床专业14班生殖系统实验课实施改良型三明治教学法,5-8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随堂测试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期末实验考试成绩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型三明治教学法对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萌;姚宏波;李林;廉洁;孙丽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病例讨论式授课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眼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实验组住院医师承担PPT形式的授课任务,对照组参与听课、无需进行授课.对两组住院医进行出科考核、病例讨论积极性及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科考核成绩、参加病例讨论的积极性、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例讨论式授课,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丁宇华;刘庆淮;唐大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MBBS教学顺应了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文章介绍了角色扮演法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老年医学MBBS全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角色扮演法在老年医学MBBS教学运用适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丽华;瞿秋;刘彬;马蕾;罗景梅;徐玉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CBL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药学本科1-2班为试验对象,1班采用CBL教学法,2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依据每组学生讨论结果、讨论表现等进行评分,将两个班级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
作者:王浩;陈美华;张峰;王晓丹;徐晓燕;张继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教学方式,分配带教老师,指导其完成要求的内容.实验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Sandwich教学方法,随机号码编排顺序,按照号码标识落座,老师授课后,学生分组交叉学习、讨论.教师完成带教工作后,分别对两组实习生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评分.结果:采用Sandwich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实习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更高.结论:Sandwich教学法用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随机选取的8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根究班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结果:两组学生教学前成绩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极佳,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玉佩;陈伟卫;周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基于蓝墨云班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进行成绩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成功率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孙涛;黄亮;徐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了解医学生学习心理实际状况及特点,研究以北大医学部为例,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对医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自我效能感良好,但学习动机水平不足;不同年级、专业、绩点和压力水平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正相关系数均较高,是核心要素.
作者:刘珵;邹沛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对944名高三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仅41.42%的学生表示“有意愿报考医学专业”,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更高一些,而近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也的确降低了高中学子们对医学类专业的兴趣.临床依然是高中生们喜欢的医学类专业,而中医学的走红似乎也意味着国学的复苏.医学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高中、招生办、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相信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教学改革的进行下,医学的前景将会日趋光明,越来越美好,“医学类专业遇冷”的现象也将得到改善.
作者:张通;徐竞竞;兰雨桐;罗传琴;张志威;朱天任;陆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技能中心承担不同层次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面对的考生种类涵盖校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社会考生,其各类型的考试组织工作要求严谨,考试形式要求也多样,对考官执考尺度的要求更需要专业、客观和公平公正,对考官的培训和管理是确保考试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也是确保各类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功的必要因素.
作者:陈建胜;沈建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某医学院校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分布及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TABP)对某医学院校医学生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综合探讨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差异.结果:在493名医学生中检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34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的检出率为6.89%.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7个单因子得分均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且在敌对性及偏执2个单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在SCL-90的抑郁和焦虑及3个单因子得分低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张一梦;曲相艳;张秋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采集两所附属医院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服务地方的综合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并对完善其服务地方的能力,履行社会职责,开展社会服务,支援地方基层医院建设,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提出对策,为后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詹达谋;谢协驹;谢江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层级培训对肝科新护士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肝科新护士40例参与此次研究,时间选取范围为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层级培训;同期纳入肝科新护士4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带教.比较两组护士在此次带教过程中的情况,并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相关指标分值、考核结果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综合能力各项指标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技术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带教满意度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科新护士予以层级培训带教,可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提高了带教质量.
作者:车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应用倾向指数方法,探讨医学院校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消费的差异性.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倾向指数匹配后,基线资料匹配后均达到了均衡.对倾向指数匹配后农村和城镇大学生电子产品的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农村和城镇两组大学生对购买手机可以接受的价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购买电子产品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其中农村大学生首先侧重于价格,而城镇大学生则侧重于质量.结论: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防止大学生在电子产品上的消费中陷入误区.
作者:杨丽;王素珍;王培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进行职业精神教育需要对学生职业精神进行持续性评估.我们在完成了全国11所医学院校实习生职业精神评估后,对参与评价的1393名评价者发放自制职业精神评估体系反馈调查问卷,就评估体系的应用情况和修改完善意见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评价者对该评估体系较认可,多数评价者认为该评估能够帮助了解医学生职业精神的现况,并促进大家对职业精神的重视,评价者还对该评估方式、评价指标、评估实施要点及评估影响因素等提出了改进意见与建议.
作者:李亚平;张霓妮;刘媛;梁莉;张国刚;常实;陈翔;田勇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药学类学生,因为其行业原因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本研究报告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药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国药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探索影响药学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要素,并寻找其中的关键指标,为今后药学类学生培养指明方向.
作者:张仕英;李洋;言方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围绕如何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善临床教学师资梯队,对即将晋升主治医师的我院高年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教学能力培训与考核.结果发现对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师资主力军的高年住院医师进行系统有效的临床教学能力培训,可以迅速提高其临床教学能力,从有效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作者:周颖杰;黄虑;王蓓;朱新;姜昊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滨州医学院本科眼视光专业14、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结课后比较两组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促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与终结性评价方式比较,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栾海云;李金莲;秦国民;许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人才培养多样化是社会、学生的共同需求,学校积极推进高职护理人才“多方向、多方式”培养,开设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涉外护理、老年护理、中医护理、美容护理”多岗位方向,实施“大类分方向培养、校企共同培养、护理卓越人才培养”等多方式培养,并建立相应的“平台+方向模块”和按“人体系统”设置的课程结构体系.多年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作者:叶国英;吴晓琴;沈开忠;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构建简单易操作的预防医学专业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遴选三级指标框架,两轮专家咨询法修改和调整指标并划分权重,统计平均法确定权重.结果:指标体系包括课前评价、课堂评价及课后评价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结论:该指标体系基本能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翻转课堂的评价.
作者:张怀平;易洪刚;周明;唐少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深化了国家教育改革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次研究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整理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问卷以及分析数据的结果,建立了适用于我校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三评、四导”式导师制新模式.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国内生物技术专业推行导师制的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范源媛;于文静;武敬亮;李向辉;高志芹;连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同时,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实践基础、专业课教师自身素养与有机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三方面进行阐述,充分将新时代新思想融入课程建设,融入大纲、教案、课堂,并通过问卷调查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作者:徐丹;尹雪娜;马世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以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综合改革为契机,探讨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如何通过校企合作重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提出企业案例引导基础理论的理论模块、模拟营销训练的实验模块、校内营销项目与企业营销项目并行的实践模块,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基本课程架构.
作者:付非;钟越;冯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由于护理学新生专业适应性和专业认同感低,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护理学专业为什么学、学什么和如何学的导论课程,能提高学生对护理学专业的认知度,促进其学业和职业规划,对其今后三年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沈翠珍;傅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更加注重医教协同、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对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机能实验学整合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培养,提高综合实验课程质量,建设适合医学生培养的考核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一能力一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金昌洙;栾希英;王华;孙晖;石磊;蒋淑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三阴交对妇科术后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妇科术后患者分为导入组、假导入组和空白组.空白组给予常规干预,导入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三阴交,假导入组用生理盐水替换中药离子.各组干预4周后评定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导入组与假导入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均低于空白组,P<0.05;导入组比空白组入睡潜伏期缩短,深睡眠期、REM期和总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三阴交,可缩短妇科术后患者睡眠潜伏期,延长深睡眠期与REM期,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
作者:李艳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促进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取本院诊治脑梗塞患者为本研究分析对象,共10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50例为观察组.在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在早期阶段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语言及肢体康复有更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丁朱洁;李云;蔡敏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考察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服用补阳还五汤对其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6年12月纳入108例脑卒中恢复期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恢复期治疗,观察组加服补阳还五汤.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抑郁状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在HAMD抑郁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均显著性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合并抑郁状态患者以常规治疗加服补阳还五汤可更好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军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讨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诊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00例肺炎患儿参与实验观察,并随机分配患儿入组,Ⅰ组(n=50)按常规儿科标准进行护理,Ⅱ组(n=50)接受优质护理指导,分析评估两组护理对家长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及患儿依从率的影响.结果:Ⅱ组家长总服务满意度为96.0%,家长健康知识评分为(92.3±3.6)分,对比工组家长总服务满意度80.0%与健康知识评分(83.1±4.2)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患儿依从率(82.0%)对比,Ⅱ组患儿依从率提高至98.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引入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中,对强化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儿依从率与家长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朱菲菲;朱晶晶;顾军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沉积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呼吸内科的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支气管哮喘非危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佳布地奈德混悬液颗粒大小和密度的药液进行气雾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雾化方法进行气雾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氧气雾化吸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费文晟;叶军辉;徐梯;余贤广;罗武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基于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患者通过了网络软件微信加患者为好友并建立群聊,以此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集体课堂授课形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通过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助于患者自行控制血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舒雅仙;叶树花;方梦仙;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5-2017年间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的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考查该领域的发文量、文章期刊分布、高频关键词等,以直观方式呈现出近十年来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研究整体状况、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对我国未来医学英语教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
作者:姬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高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历史数据中蕴含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趋势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尤其适用.通过建立教师发展数据仓库,以教师的职称、学历、教龄、指标等维度展开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结果表明,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发现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教师发展相关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作者:吴学会;王智勇;李佳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教学查房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形势下临床教学查房的定义、特点、基本原则以及开展临床教学查房的规范流程做了详细阐述.各临床科室在规范临床教学查房内容的同时,规范流程,经常记录、总结和改进,才可能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教学查房,终才会有高质量的规范化临床培养结果.
作者:李剑;黄虑;姜昊文;王蓓;刘倩;周颖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计划引起了全世界对精准医疗的关注.我国紧跟世界医疗发展趋势,于2015年12月将“精准医疗”列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精准医疗的发展将是医学诊疗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现有的医学教育形成巨大冲击.为顺应已经到来的精准医疗时代,需要医学教育者认真总结分析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现况和问题,尽快调整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符合精准医疗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及配套政策,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马永超;赵志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探究存在问题及成因,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今后医学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作者:高立;杨晨;路海;杨森;李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是在职人员提高临床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2009级和2010级同等学力医学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修读学制、导师指导、课程学习、论文评阅等方面,提高同等学力硕士的培养质量.
作者:吴恒璟;赵欣欣;李萍;陈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当前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本研究对不同学制硕士毕业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并评价其培训效果.方法:以2015-2017年硕士毕业招聘到我院并纳入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学制毕业研究生入院和第一年度结束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分析规范化培训效果.结果:“5+3连读”硕士研究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非连读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组,经过一年的规范化培训,三组硕士研究生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有较明显的提高.结论:标准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不同教育层次的住院医师效果是不同的,精细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和优化培训流程是目前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杨颖涛;蔡晓萌;万程;程小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关系着其今后的入门科研水平及发展潜力,把好招生录取关对于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2013-2017年某医科大学博士录取生源的各项数据,包括生源总量、录取类型、录取类别、考试方式、考生来源形式、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婚姻状况、本科硕士专业类型及来源高校分布及地区分布、获得硕士学位方式、外国语成绩等,树立宏观的生源质量关,争取从创新招生模式、拓展招生渠道、健全和优化学科结构、搭建高端科研平台等方面不断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入口质量.
作者:李继胜;吴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网络问卷调查,掌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培衔接后住培基地基本条件、培训过程管理和研究生临床实践现状;分析在住培过程存在管理安排不够科学、专业方向和中医药特色弱化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培训质量、强化专业方向、调整轮转方案、突出中医特色、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等措施,以提高住培质量,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银秀;陈倪济世;林丹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奋乃静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和阳性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29.3%,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效果优于奋乃静,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声滂;张祥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测量颈动脉壁厚度(CAW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受试者均行颈部MDCTA检查,并根据CAWT结果分为CAWT增厚组(145例,颈动脉壁厚度≥0.9mm)和对照组(55例,颈动脉壁厚度<0.9mm).考察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结果:CAWT增厚组年龄、BMI、高血压患病率及U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糖代谢指标TG、TC、LDL-C、HDL-C、GHb等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年龄大、患有高血压且UA水平高则CAWT增厚的危险性大,提示临床应积极控制高龄患者的血压及UA水平以降低CAWT增厚发生率.
作者:张丹红;林伯忠;樊树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2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疗程12周,随访1年.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I-74)、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对患者焦虑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GAF、GQOLI-74及LSR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HAMA和GQOLI-74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联合组患者焦虑症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对促进焦虑症患者康复,减少复发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毛新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剂与饮片煎剂在风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风咳患者,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治疗组A的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治疗组B患者采用饮片煎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A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B.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对风咳患者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较饮片煎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张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将参与因素量表本土化,并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探讨参与因素量表修订版测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动机的适用性.方法:以南宁市18所医院的936名卫生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动机.结果: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8,量表及各题重复测量的相关性均很好.不同特征的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机在各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土化后的PRS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作评价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动机的工具.
作者:柳亮;容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实践形式.如何吸引境外高校深层次的合作,同时将国际先进理念和模式更好地消化吸收与创新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暨南大学护理学院近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探索对外高校增强合作吸引力、对内师生产生大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模式,文章对此进行总结与分析.
作者:李平;马嘉谊;李泽楷;陈伟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实施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以药理学总评成绩、及格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60-80%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刘元元;曲卫敏;杨素荣;徐昕红;王毅群;陈长瑞;黄志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概述国内外教育智库信息保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教育特色智库信息保障的重要意义.以学科化服务为基点,对医学教育特色智库信息保障特性进行了深层解析.从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团队创新、知识创新、协同创新等五大方面,对医学教育特色智库信息保障创新实施路径进行了简要阐释.
作者:廉立军;赵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师承制”与“见习医生制”融合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比较分析2008级与2009级中医学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结果:新教学模式的学生在执业医师通过率和总平均分上较传统模式下的学生高.结论:新教学模式的学生并没有因为理论授课时数的减少而影响其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反而有所提高.
作者:宋巧玲;姚定国;来平凡;高祥福;阮善明;傅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医学,全英医学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呈现诸多挑战与困难.探索将“工作坊”概念引入到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打造以解剖学教学为核心、医学人文素养为特色、科研熏陶为提升的“解剖教学-人文素养-科研熏陶”三位一体的“MBBS解剖学工作坊”,提升全英解剖教学的水平,以期达到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罗道枢;王玮;赵小贞;郑洪医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将方剂学作为一个产品,围绕方剂学产品需求,学生需求以及其向方剂学课堂教学过程和质量特征进行转换开展评估,旨在建立一种围绕学生需求和课程需求为中心的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际问卷调查及其反馈表明,QFD理论适合方剂学课堂教学评估并有助于指导和完善方剂学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赵海梅;刘霞;沙晓华;刘端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5E学习循环模型”在医学教育的学习中已经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学生群体在消化内科的学习采用“5E学习循环模型”.证实“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学生的消化内科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世柱;刘中宏;刘冰熔;赵磊;杜冰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