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内科学PBL案例库在临床见习的应用

赵艳玲;朱永林;陈琰;潘敏;黄文;周志宏

关键词:肾脏内科, 见习, PBL, 案例库
摘要:目的:探讨PBL案例库在肾脏内科见习应用.方法:选取临床专业见习生12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应用案例库的PBL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考核、病例书写进行评价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考核成绩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BL案例库教学优于传统模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肾脏内科学PBL案例库在临床见习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案例库在肾脏内科见习应用.方法:选取临床专业见习生12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应用案例库的PBL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考核、病例书写进行评价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考核成绩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BL案例库教学优于传统模式.

    作者:赵艳玲;朱永林;陈琰;潘敏;黄文;周志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教学方式,分配带教老师,指导其完成要求的内容.实验组的护理实习生采用Sandwich教学方法,随机号码编排顺序,按照号码标识落座,老师授课后,学生分组交叉学习、讨论.教师完成带教工作后,分别对两组实习生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评分.结果:采用Sandwich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实习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更高.结论:Sandwich教学法用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奋乃静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和阳性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29.3%,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效果优于奋乃静,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声滂;张祥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患者通过了网络软件微信加患者为好友并建立群聊,以此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集体课堂授课形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通过网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助于患者自行控制血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舒雅仙;叶树花;方梦仙;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调查研究

    通过对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网络问卷调查,掌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培衔接后住培基地基本条件、培训过程管理和研究生临床实践现状;分析在住培过程存在管理安排不够科学、专业方向和中医药特色弱化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培训质量、强化专业方向、调整轮转方案、突出中医特色、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等措施,以提高住培质量,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银秀;陈倪济世;林丹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课在重症监护室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课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级和2017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各120人,2016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7级学生采用微课教学,以实践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实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学生全部赞同微课教学.结论:微课教学应用于临床技能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能力.

    作者:许喜平;徐海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药学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药学类学生,因为其行业原因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本研究报告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药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国药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探索影响药学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要素,并寻找其中的关键指标,为今后药学类学生培养指明方向.

    作者:张仕英;李洋;言方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E学习循环模型”在医学教育的学习中已经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学生群体在消化内科的学习采用“5E学习循环模型”.证实“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学生的消化内科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世柱;刘中宏;刘冰熔;赵磊;杜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大学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同时,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实践基础、专业课教师自身素养与有机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三方面进行阐述,充分将新时代新思想融入课程建设,融入大纲、教案、课堂,并通过问卷调查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作者:徐丹;尹雪娜;马世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在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在社区护士中医护理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潍坊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0名社区护士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对照组采用原有的集体培训模式进行中医护理知识的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学习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化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学习成绩.

    作者:刘晓颖;宋平;刘小溪;柳韦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100例本院呼吸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带教计划,实验组实行MiniQuest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试合格率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情况.结果:实验组理论及实践考试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构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niQuest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护理实习带教效果,提升学生批判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教学查房的要求、规范和注意事项

    临床教学查房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形势下临床教学查房的定义、特点、基本原则以及开展临床教学查房的规范流程做了详细阐述.各临床科室在规范临床教学查房内容的同时,规范流程,经常记录、总结和改进,才可能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教学查房,终才会有高质量的规范化临床培养结果.

    作者:李剑;黄虑;姜昊文;王蓓;刘倩;周颖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FC+TBL”模式在留学生普通外科课间实习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FC)联合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ning,TBL)的新模式(FC+ TBL)在留学生普通外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40名留学生随机分为“FC+ TBL”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在普通外科课间实习的质量、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在教学效果方面,“FC+ TBL”组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C+ TBL”组在调查问卷中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学习压力和负担”的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FC+ TBL”教学新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留学生学习热情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东;刘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病例讨论式授课模式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病例讨论式授课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眼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实验组住院医师承担PPT形式的授课任务,对照组参与听课、无需进行授课.对两组住院医进行出科考核、病例讨论积极性及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科考核成绩、参加病例讨论的积极性、查找阅读文献的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例讨论式授课,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丁宇华;刘庆淮;唐大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考核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诊断学体格检查操作团体考核模式是否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室开放并提高他们的体格检查操作水平.方法:向101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表,调查体格检查操作个人考核模式和团体考核模式的体会并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进行考核.考核前两个星期开放实验室,记录个人考核或团体考核模式两组学生利用实验室自主练习的次数,考核后对两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团体考核组学生利用实验室自主练习的次数明显多于个人考核组,体格检查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个人考核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团体考核模式比个人考核模式更能有效促使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自主练习,并能有效提高体格检查操作水平.

    作者:蒋文功;刘玉华;陈燕;迟作华;张彩玲;邓梓健;朱冰毅;陈木坚;何惠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与研究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交叉的综合计算机技术.将VR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是目前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研究VR技术辅助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总结数据得出了切合实际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基础.

    作者:刘玉衡;倪瑞星;籍雪平;朱梅英;李献锐;王林;王贝贝;付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个性化教学改良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以改良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定性评价)教学.教学前后两组均采用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科的理论知识、操作、临床能力得分和满意度调查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能力综合测评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及临床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作者:陈晓英;鲜继淑;苏红;王飞龙;陈飞;王茜;陈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QFD理论的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将方剂学作为一个产品,围绕方剂学产品需求,学生需求以及其向方剂学课堂教学过程和质量特征进行转换开展评估,旨在建立一种围绕学生需求和课程需求为中心的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际问卷调查及其反馈表明,QFD理论适合方剂学课堂教学评估并有助于指导和完善方剂学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赵海梅;刘霞;沙晓华;刘端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城乡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消费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应用倾向指数方法,探讨医学院校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消费的差异性.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倾向指数匹配后,基线资料匹配后均达到了均衡.对倾向指数匹配后农村和城镇大学生电子产品的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农村和城镇两组大学生对购买手机可以接受的价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购买电子产品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其中农村大学生首先侧重于价格,而城镇大学生则侧重于质量.结论: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防止大学生在电子产品上的消费中陷入误区.

    作者:杨丽;王素珍;王培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师承制”与“见习医生制”融合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师承制”与“见习医生制”融合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比较分析2008级与2009级中医学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结果:新教学模式的学生在执业医师通过率和总平均分上较传统模式下的学生高.结论:新教学模式的学生并没有因为理论授课时数的减少而影响其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反而有所提高.

    作者:宋巧玲;姚定国;来平凡;高祥福;阮善明;傅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