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颖;徐丽妍;别小帅;徐妍;贾竟;郑红
目的:对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腹腔镜子宫剔除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术中实施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为观察组.同期另外40例腹腔镜子宫剔除手术患者则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情况以及术后苏醒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舒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麻醉,麻醉效果好,患者术后苏醒快,安全性高.
作者:杨志海;丁进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门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门诊科实习的护生50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护生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实习测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评价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生相比,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较高,同时其教学满意度也明显较高(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在门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是有效的,不仅能够提高实习带教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实习护生的专业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李英女;张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我校不断进行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导向人才培养环境下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Seminar-案例教学模式.
作者:王立平;刘婷;荣玮;柏青杨;韩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基于专业需求,探讨社会医学课程内容分化状况.方法:对完成社会医学课程的78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列表分析和重要象限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专业社会医学的重要章节各有侧重.结论:不同专业社会医学课程内容需求存在分化,需根据其分化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作者:马东平;吴炳义;毕玉;林钧昌;宋棠;杨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结果:实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对护生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潘晓;唐雪丽;黄晓琳;欧子苗;陶品月;黄惠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通过对某校临床医学2012级本科制留学生及同级中国本科生医学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医学留学生的教学特点与国内医学生存在一定差异,需充分了解,因材施教,探讨适合医学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妍华;罗静;钟秋玲;蒲丹;郝志明;何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考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化疗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便秘、肝毒性、炎症反应等化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降低患者化疗后的相关毒副反应,有利于减轻化疗给患者的痛苦,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丽莲;蒋红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从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渗的角度,阐述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渗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单单;李永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分析现有医学院管理信息学课程中有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面临的需求与形式,提出基于虚拟环境下医院信息系统点播式教学的模式,进一步进行实践与分析.相应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管理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赵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朋辈互助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出智能手机成瘾的学生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朋辈互助认知行为疗法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调查结束后对实验组、对照组的智能手机成瘾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中的突显行为和消极影响的得分下降,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校应重视发挥“同质”朋辈的互助作用,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对不良认知和行为的干预,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手机使用习惯,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吴文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急诊医学是研究和处理临床各种危重症患者及生命抢救的医学门类,要求急诊科医生具备更强的临床诊疗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急诊医学的实习教学尤为重要.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引入模拟情景式教学模式,以疾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注重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并深入探讨其具体实现形式,为提高急诊医学实习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孙裕强;刘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大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寻找适合大专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实训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护生为研究对象,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采用培训合格的标准化病人扮演病人;实训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考核,实训前后对两组护生均使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践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训后,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本组实训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升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可作为大专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者:邝美华;魏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在护理体检实训中使用高级护理模型进行练习,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实验班学生在护理体检实训中使用高级护理模型进行练习;对照班学生采用学生模拟患者的方式进行练习.实训结束后,对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及对课程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级护理模型进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
作者:刘春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认知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康复干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障碍(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MMSE及ADL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应用认知康复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陈卫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在低年资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参加工作5年以下的内科低年资护士进行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内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与传统的查房模式相比,低年资护士对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查房模式有着更高的满意度(P<0.01).结论:对于低年资护士来说,运用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尝试应用.
作者:赵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泰山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人格特征和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从人格角度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人格的培养.方法:对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护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性;(2)责任心、开放性、宜人性维度得分高,有社会实践经历、专业满意度高、入学志愿选择为自愿的学生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结论:不同人格特征的护生在职业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郭欣宜;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教改1班3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临床教改2班31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结果:课程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成绩、综述成绩和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P<0.01),总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总评成绩(P<0.01),实验组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81.7%的学生认可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结论: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宓伟;董兆举;练武;衣卫杰;石塔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质分组教学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排球选项课中开展异质分组教学实验,通过学生考核成绩和团队凝聚力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教学13周后,实验组在考核成绩、团队凝聚力和体育锻炼态度调查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质分组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排球教学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刘宁宁;宋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构式报告在医学影像本科实习生报告书写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结构式报告模板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报告书写培训,与未经此种方法培训过的对照组学生共同采用传统自由文本方式书写报告,由第三方评价人员对两组学生书写的报告质量进行打分.结果:在内容完整度、用语准确度、报告信息实用性方面实验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结构式报告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进行报告书写培训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其对病灶征象及伴随征象的理解、认识和记忆,并能够提高实习生报告书写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及规范性,终提升书写影像学诊断报告的能力.
作者:李勤勍;杨军;谭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2013级临床圣地卓越医师班38人为对照组,2014级临床圣地卓越医师班49人为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引入Sandwich教学法.结果:实验组诊断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调查问卷显示Sandwich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能力.结论:Sandwich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诊断学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刘冰;李锋;随萍;谭洪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