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急诊医学是研究和处理临床各种危重症患者及生命抢救的医学门类,要求急诊科医生具备更强的临床诊疗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急诊医学的实习教学尤为重要.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引入模拟情景式教学模式,以疾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注重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并深入探讨其具体实现形式,为提高急诊医学实习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孙裕强;刘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构式报告在医学影像本科实习生报告书写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结构式报告模板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报告书写培训,与未经此种方法培训过的对照组学生共同采用传统自由文本方式书写报告,由第三方评价人员对两组学生书写的报告质量进行打分.结果:在内容完整度、用语准确度、报告信息实用性方面实验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结构式报告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进行报告书写培训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其对病灶征象及伴随征象的理解、认识和记忆,并能够提高实习生报告书写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及规范性,终提升书写影像学诊断报告的能力.
作者:李勤勍;杨军;谭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从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渗的角度,阐述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渗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单单;李永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基于专业需求,探讨社会医学课程内容分化状况.方法:对完成社会医学课程的78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列表分析和重要象限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专业社会医学的重要章节各有侧重.结论:不同专业社会医学课程内容需求存在分化,需根据其分化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作者:马东平;吴炳义;毕玉;林钧昌;宋棠;杨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教改1班3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临床教改2班31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结果:课程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成绩、综述成绩和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P<0.01),总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总评成绩(P<0.01),实验组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81.7%的学生认可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结论:PBL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宓伟;董兆举;练武;衣卫杰;石塔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腹腔镜子宫剔除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术中实施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为观察组.同期另外40例腹腔镜子宫剔除手术患者则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情况以及术后苏醒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舒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麻醉,麻醉效果好,患者术后苏醒快,安全性高.
作者:杨志海;丁进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学事业的发展,不少中医药院校开始招收与中医药相关的非医专业,面对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在阐释中医药院校非医专业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对同一专业不同年级进行相关职业规划调查的分析比较,以期得出适应非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加强和改进非医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管理的建议.
作者:李延军;张明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质分组教学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排球选项课中开展异质分组教学实验,通过学生考核成绩和团队凝聚力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教学13周后,实验组在考核成绩、团队凝聚力和体育锻炼态度调查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质分组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排球教学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刘宁宁;宋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慕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实习生30人为对照组,慕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学生30人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学生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结果:实验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慕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教学中效果较好.
作者:马淑云;张欣;高飞;蔡瑜;贾媛媛;吴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分析现有医学院管理信息学课程中有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面临的需求与形式,提出基于虚拟环境下医院信息系统点播式教学的模式,进一步进行实践与分析.相应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管理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赵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结果:实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对护生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潘晓;唐雪丽;黄晓琳;欧子苗;陶品月;黄惠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研究利用Gitespace软件从发文时间、作者和机构、关键词聚类等角度,全面揭示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研究现状,以期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依据.
作者:孔祥军;岳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2013级临床圣地卓越医师班38人为对照组,2014级临床圣地卓越医师班49人为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引入Sandwich教学法.结果:实验组诊断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调查问卷显示Sandwich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能力.结论:Sandwich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诊断学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刘冰;李锋;随萍;谭洪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PBL联合仿真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9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及对照组,实验组用PBL联合仿真教学方式,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式,两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理解应用知识能力、独立思考和应诊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的掌握程度、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联合仿真教学的儿科实习教学方式是更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作者:冯晓霞;宋红;周川;李晶晶;宋焕清;刘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3D影像在耳鼻咽喉科PBL临床教学法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耳鼻咽喉科见习的教学质量.方法:选取中山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见习生66名,随机分为3D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3D教学法组采用3D影像P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传统教学法组采取2D高清影像P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分析两组学生知识理解度、课堂吸收率、学习兴趣和考试成绩等参数差异.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3D教学法组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理解度和课堂吸收率等评估分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3D影像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庄惠文;王仙仁;吴旋;刘敏;江广理;熊观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麻醉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状况.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专业态度稳定,对就业前景乐观.学生希望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就业指导).结论:加强职业特点教育,提升就业指导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郭文俊;章尧;金孝岠;包鹏举;黄侃;马同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虚拟实验室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临床本科学生纳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实验组则应用虚拟实验室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问诊成绩、心电图成绩、实验综合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成绩、问诊成绩、心电图成绩、实验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虚拟实验室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诊断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登芹;随萍;赵会丽;张帆;陈现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不同教学方法在合理用药通识课程的教学应用,探索提高学生互动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将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班和移动平台课堂派教学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考核,移动平台班级利用课堂派进行在线考勤、互动、测验和批改作业等,课程结束后采用同样的试卷进行考核,并进行教学评价;结果:移动平台课堂派班级的考核成绩和教学评价均好于传统教学班级(P<0.05),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班级;结论:课堂派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参与乐趣和学习效果,并且可以节省教师的教学精力,提高教学效率,是辅助课堂教学有效的移动教学平台.
作者:刘淑聪;陈燕;沈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以A组PBL教学法26人和B组传统教学法2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黏膜病学基础知识及案例分析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案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基础知识成绩无明显区别(P>0.05),A组问卷调查总体优于B组.结论:PBL法结合“团队式”教学模式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马婧媛;李靖敏;王维倩;郑钰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泰山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人格特征和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从人格角度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人格的培养.方法:对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护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性;(2)责任心、开放性、宜人性维度得分高,有社会实践经历、专业满意度高、入学志愿选择为自愿的学生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结论:不同人格特征的护生在职业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郭欣宜;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