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梅;花天放;邱维吉;俞宙
目前,传染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传染病临床教学,培养新一代的医学人才,始终是传染病防控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传染病的疾病谱变化以及收容病例的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科医护工作者成为重要的教学力量.我院长期以来一直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临床教学工作.
作者:郝大林;孔祥敏;石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1].癌症发病后,无助、绝望的认知态度、身体形象的变化等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导致其生活质量低下[2].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现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乳腺癌治疗的特殊性,对患者往往造成很大的包括身体和心理以及对家庭的创伤.为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普外科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5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晚期,以肝细胞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脂肪变性为特点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功能急剧衰竭,并伴有大脑、肾脏、胰腺等多种脏器功能不全[1].该病预后极差,死亡率较高.为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本研究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苏州市市立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4例AFLP患者的病情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芳;孙蔚;吴金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内镜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SEMS)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已是非常成熟的姑息性治疗技术.各种病因(如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胆管癌等)所致的胆总管中下段恶性狭窄而不能手术、不愿意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通常采用内镜下置入SEMS来解除胆道梗阻.通常支架近端位于胆道内,远端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外.这使乳头长期处于开放状态,易导致肠液反流、肠道正常菌群进入胆道而诱发胆管炎或食物残渣堵塞胆道等并发症.
作者:王淑萍;陆蕊;时之梅;黄慧;高道键;王书智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后腹腔镜手术是近10年来开展的一项微创外科新技术,该手术更符合泌尿外科的手术原则,且无需切开后腹膜,不受腹腔内脏器干扰,暴露简便,减轻肌肉损伤,术后患者痛苦少、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能大限度地避免腹腔内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自2007年开展后腹腔镜技术以来发展很快,成功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患者1129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诗荣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原发性肝癌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达中晚期,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普及是此类患者的福音.该法是微创治疗,也有不良反应发生,以消化道症状为常见[ 2],降低和缓解不良反应,是配合TACE的重要环节.TACE术后禁食2-3 d逐渐过度到流质饮食,并注意少量多餐,以减轻恶心、呕吐.这项措施一直作为护理常规在指导临床实践[3].为进一步证明禁食时间与消化道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行TACE术3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禁食时间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虹;夏为娟;顾志娥;李学勤;王缘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系结石,多数需要行病变胆管所在肝叶切除,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我科对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唯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对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确诊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49例,A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B组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Cobb角矫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变情况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来说,2种术式均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PKP对畸形的矫正率更高,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和更好的方法.
作者:黄秀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长时间手术、大手术、老年人和小儿手术后尤易发生[1].术中体温降低会对患者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2].为了分析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及时有效地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本研究探讨影响我院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保温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秀卿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0例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0岁的家属SAS评分为(49.02±6.90)分,略高于<60岁的(48.76士18.65)分,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男家属的SAS评分为(47.62±4.20)分,显著低于女性的(54.66±3.67)分;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上者为(29.76±0.48)分,显著低于未受教育者的(49.83±0.22)分;住院费用为自费者(56.20±17.50)分,显著高于公费者的(40.70±13.60)分.结论 ICU患者的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护理工作者要注重与家属的沟通和讲解,改善ICU的管理制度,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护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程明琨;禹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数值的差异性及其内在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骨折患者120例,测量其平卧时的足背动脉与肱动脉血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和同侧的足背动脉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足背动脉和肱动脉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替代肱动脉作为血压测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戈勤妹;沈思思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择期手术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手术室择期手术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方法 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手术前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满意度、血压、心率、手术配合程度、焦虑以及对护士的信任等情况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临床焦虑情况,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作者:吴锦才;王书霞;崔红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护理在ICU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1 1年6月我院ICU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在心理护理开展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比2次评价结果.结果 调查显示,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6.69%,并且受疾病程度、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及经济情况等影响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受男女性别的影响不明显.在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差异显著,护理后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应该得到临床重视与推广应用,对ICU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
作者:宋彬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合理的手术体位对手术野的暴露以及术后患者的恢复关系密切,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尤其在麻醉状态下改变患者的体位,可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紊乱,造成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以及对脏器血流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探讨患者术后体位移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我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对术前以及术后体位移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恰当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素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护理人员担负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重要责任[1],护理是一门精湛的艺术,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是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并且有一颗对患者极端热诚、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心,才能胜任繁重而复杂的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素质的培养是决定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通知》的精神[2-3],提高我院年轻护士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快其适应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进程.根据我院实际,我们开展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靠而有效的方法[1].病变随着炎性反应逐渐加重时,可合并坏死,2/3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可发生穿孔,如延误诊断、治疗,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2],所以一旦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进行阑尾切除术时,必须常规用高浓度消毒防腐剂处理阑尾残端,避免术后残端炎性反应复发,或进一步发展为腹膜炎.2008年起,我院手术室改用新型消毒剂络合碘处理阑尾残端.本文将传统临床中常用的纯石炭酸与络合碘处理阑尾残端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以探讨络合碘替代石炭酸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癌症患者常因疾病和/或治疗的影响同时经受多种症状的困扰,而那些并存症状(亦称“症状群”)可构成患者症状持续加重的恶性循环.如转移性骨痛患者常伴随疼痛所致的睡眠不安,睡眠不安又可致患者的抑郁和日间疲乏;前者可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受,后者则促使患者以午休达成缓解,但过度午休会加重患者的夜间睡眠不安;而睡眠不安和疲乏均可再增加其抑郁和疼痛的严重度[1].可见,相对于单独症状,症状群对癌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更为严重.
作者:王毅欣;刘晓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48例纤维支气管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48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熟练的操作配合及护理使纤支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更适合老年危重症患者.
作者:肖莎;徐国翠;孙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手外伤多为综合伤,由于解剖复杂,常同时伴有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断指、断掌和断腕等,也时有发生治疗护理不当容易遗留手的功能障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1].术后能否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恢复手功能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 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64例,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的科学护理,使患者缩短疗程,减少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使其恢复功能,让患者早日重返社会[2],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吉锋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病(IPM)的临床调查及其集束处理对策分析.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1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且罹患IPM的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IPM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集束处理对策进行有效的治疗,对照组未应用集束处理,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抗生素可用种类>2种、合并细菌感染、肠外营养>7 d、中心静脉置管>3 d、机械通气>5 d、APACHEII评分≥22分、低蛋白血症是IPM发病的独立因素;2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ICU的患者的治疗中,要注意导致IPM的各种因素的处理,采用集束处理,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周兴梅;花天放;邱维吉;俞宙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