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贞;郑莉彦;王梦醒;刘劲松;于月新;李巨
目的 研究当前大学生求职自信状况.方法 采用大学生求职自信调查表对48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毕业生求职自信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大学毕业生求职自信水平不存在学科差异(P>0.05).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毕业生求职自信水平有显著不同(P<0.05).结论 男性大学毕业生求职自信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大学毕业生.文科、理科和工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自信水平上不存在学科差异.来自城镇的大学毕业生求职自信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
作者:蔡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格测验中的测谎方法.方法 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各种方法,分析它们的优势和不足.结果 人格测验的测谎方法,主要包括作假识别量表、项目反应、反应时识别及逻辑陷阱等.结论 由于文化或功用等因素,有些西方测谎题不适用中国被试,不宜采用.后3种方法操作起来十分复杂,而且由于对说谎的内部机制了解较少,制约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因此职业选拔情境下的作假识别工具亟待开发.
作者:左海妮;廖凤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学前教育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儿童心理行为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8~12岁儿童气质量表(Chinese school children temperament scale,CST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Checklist,CBCL)以及自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7例未接受过学前教育和45例接受过学前教育的HBsAg阳性儿童进行测试和比较,并收集患儿的健康状况等信息.结果 ①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HBsAg阳性儿童在节律性、趋避性、心境和持久性等4个气质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HBsAg阳性儿童,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或P<0.05);②在退缩、焦虑/抑郁、注意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性行为和行为问题总分等行为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HBsAg阳性儿童,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HBsAg阳性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建议开设幼儿园,专门接受这些HBsAg阳性儿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李贤芬;万国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舍曲林对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伴抑郁障碍冠心痛患者,进行8周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对照组各24例.以BECK抑郁问卷(BD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缓解情况.结果 实验组抑郁症状的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根据BDI评分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33.3%,P<0.05),根据HAMD评分,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45.8%,25.0%,P<0.05),实验组冠心病相关症状的显效率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 舍曲林能有效的减轻冠心痛患者的抑郁症状,这种治疗更有利于冠心痛的控制.
作者:马建华;李雅忠;徐建国;翟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大开放教育下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成因,为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供心理依据.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对612名电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习形式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其成就动机水平均存在差异.结论 总体上电大开放教育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比较强,而避免失败的动机相对较弱,但不同电大学生群体的成就动机备有差异.
作者:辛妙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警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978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来自边远农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大学生;离异、单亡和双亡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生活在暴力、冷淡、争吵家庭的大学生心埋健康水平低于和谐家庭的大学生;低收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结论 不同的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家庭氛国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也是影响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淼;高梅;刘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497例大学生焦虑心理的状况与原因,总结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状态一品质焦虑量表结合自编影响因素问卷进行随机简单抽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和女生之间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品质焦虑分值与状态焦虑的分值均较男生为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焦虑分值逐年降低,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提高;新生的焦虑分值较高年级学生高;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理科生的品质焦虑分值与状态焦虑的分值均较文科生为高.结论 高校心理卫生机构要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焦虑心理的矫治工作.
作者:朱旗;朱龚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比较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400)=3.901,P<0.01);③社会比较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④社会比较倾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36,P<0.01).结论 大学生的社会比较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作者:白红敏;许莹;张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餐饮业员工的主现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工作诊断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251名餐饮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餐饮业员工在他人支持堆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主观幸福感因素上,员工年龄层的主效应显著,文化程度与年擎层的交互作用显著,性别与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显著;餐饮企业员工的总体幸福感、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各雏度之间呈豆著相关;他人支持、上司支持与工作满意度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结论 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是影响餐饮业员工主现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元元;张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与网络成瘾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同卷(EPQ)和Young网络成瘾量表(IAII)对44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在无网络成瘾大学生中,28.45%的人的情绪模式是属于不稳定型;在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中,60.94%的人的情绪模式属于不稳定型;在中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中,90.9%的人的情绪模式属于不稳定型.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其情绪模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r=0.531,P<0.001).结论 情绪模式决定着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情绪不稳定型人群是网络成瘾症状,特则是中度以上网络成瘾症状的主要人群;情绪稳定性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具有极强的预测作用.
作者:刘连龙;徐丹;何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职业女性工作压力感状况和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方法 通过对216位员工的同卷调查分析.结果 职业士性在工作压力感和工作压力源6大因子水平上均低于男性,并且职业女性在角色冲突、对他人的责任感两个压力因子水平上显著低于男性.职业女性工作压力源6大因子在年龄、职业类型、工作职位等中介变量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对职业发展的关注这一因子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贡献率为显著.结论 职业女性总体压力感比男性低,组织应关注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
作者:侯典牧;刘翔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网络信息查寻行为与医学大学生人格特质关系.方法 采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网络信息查寻问卷,对178名医学大学生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3种不同信息查寻行为分别与人格因素有恒性、世故性及专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幻想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敏感性、创造力雏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聪慧性、怯懦与果断负相关;②有恒性、世故性对医学学术类信息检索行为联合解释33.1%;人格次级因素专业成就可以解释25.6%.结论 人格特征与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相关.
作者:万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我军开展心理咨询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现存的同题与不足.方法 利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我军心理咨询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结论 心理咨询能够有效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加强部队战斗力.
作者:刘丹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对881名陆军青年军人进行调研.结果 ①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军队常模;②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随着军龄和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5年军龄和25岁后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在军龄2年后和3年后存在两个转折;③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军龄和年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和职别差异.结论 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较差,但随年龄和军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且有性剐和职别差异.
作者:余红艳;冯正直;宋新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高职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1047名高职生进行测试.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有一定的预测力.结论 高职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作者:宋新涛;冯正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编制出大学生考研焦虑的影响因素问卷,并检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烟台师范大学的280名被试进行施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项目分析显示,问卷中的28个项目的 区分度均很好,后量表保留项目为28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0,Spearnman-Brown分半系数为0.862;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中每一个项目的 因子负荷都大于0.40,问卷中各因素之问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r=0.182~0.726,P<0.001).备因素与总分具有很高的相关(r=0.560~0.886,P<0.001),这些均表明考研焦虑影响因素问卷的结构效度很好.结论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作者:杨磊;申鲁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10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与幸福指数以及幸福感各维度相关显著;回归分析发现:怀疑性、自律性、忧虑性、实验性4种人格特质对幸福指数的预测力达到30.9%;忧虑性、稳定性、实验性、聪慧性4种人格特质对生活满意的预测力达到34.4%;忧虑性对正性情感的预测力为20.5%;怀疑性和自律性对负性情感的预测力为14.5%.结论 人格负向特质(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影响幸福感;实施积极人格培养,优化人格品质对提升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夏华;苗元江;冯骥;白苏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舍曲林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疗效及副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耶鲁一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观察治疗4周、8周时YBOCS总均分较治疗前(42.17±11.26)明显减少(21.03±5.28、11.21±3.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观察治疗8周时临床治愈率86.46%,副反应发生率28.57%.结论 舍曲林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疗效显著,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俊芝;李秀亮;孙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特点,为灾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表测壹988名灾区大学生.结果 大学女生灾后在学习动力适应性上好于大学男生;大学男生灾后在学习行为适应性上好于大学女生.理科大学生灾后在方法应用适应性上好于文科大学生.来自城市大学生比来自农村大学生灾后学习适应性好.父母关心学习程度高的大学生灾后学习适应性好于受关心程度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身体状况好的大学生灾后学习适应好于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状况较差学生.结论 灾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学科等差异.
作者:曾凡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农村大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的研究.方法 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考试焦虑诊断量表,对重庆某高校不同年级的182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镇静和轻度焦虑者占总体81.9%,而中度和重度焦虑者占总体18.1%;②农村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但女生的焦虑水平略高于男生;③一年级学生与三年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学生的考试焦虑显著高于三年级学生.结论 造成农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首要原因是农村大学生担心自己未来的前途,其次是担心对应试的准备不足.
作者:黄鹤;钟俊;梁珊珊;王权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