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纤传感过程分析不同剂型头孢氨苄的溶出度

杨淑梅;何雯;李欣;李新霞

关键词:头孢氨苄, 不同剂型, 溶出度, 光纤原位过程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紫外光纤监测头孢氨苄五种固体剂型的溶出度的方法,比较同一药物不同剂型溶出行为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头孢氨苄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结合六通道光纤传感原位过程分析仪原位、在线监测头孢氨苄5种不同固体制剂溶出度。结果:不同剂型头孢氨苄溶出曲线能够反映释药特性,5种剂型释药行为各具特点。结论:光纤药物溶出仪具有实时、在线、过程监测的特点,所得溶出曲线可直观反映不同剂型药物释药特点,为全面评价药物内在质量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加巴喷丁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巴喷丁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Kromasil C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 mol·L-1氢氧化钾溶液调pH 6.9)(40∶60);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采用外标法测定主成分和已知杂质的含量,自身对照法测定未知杂质的含量。结果:加巴喷丁浓度在2.5~20.0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4%(RSD=0.24%, n=5)。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加巴喷丁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作者:董莉;窦佳;王书玉;栾爽;赵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野菊花滴眼液治疗兔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单剂量不含防腐剂的野菊花滴眼液对兔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烧灼睑板腺开口制作干眼模型,术后第6周,随机分为4组,分别滴用野菊花滴眼液、泪然滴眼液、溶剂对照液和生理盐水。用药前后定期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等。结果:用药前,各组兔角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野菊花滴眼液组荧光素染色及虎红染色比其他各实验组表现明显轻微(P<0.05),结膜杯状细胞密度比其他实验组高(P<0.05)。泪然滴眼液组、溶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菊花滴眼液可以减轻干眼兔眼表的炎症反应,提示野菊花对干眼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姚向超;王延东;黄楚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度洛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3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120例首次就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度洛西汀组口服度洛西汀40 mg·d-1,bid;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10 mg·d-1,2周内渐加至20 mg·d-1;米氮平组口服米氮平30 mg·d-1,qd。均连续服用8周。治疗后的第1、2、3、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计算总有效率;并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和米氮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7.5%,90.0%,92.5%,成本分别是23822.22元,33866.02元和19586.62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7225,37629,211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0%,30%,17.5%。结论:米氮平组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比低,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欧灿纯;朱晓茜;朱金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曲昔匹特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昔匹特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曲昔匹特浓度在3~75μg·ml-1范围内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0.95%(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曲昔匹特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玉含;张连成;贾首时;王超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帕司烟肼及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利福喷汀;观察组加用利福布汀。均连续治疗18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涂片及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痰液涂片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分别为41.86%、32.56%,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喷汀或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均可加速患者痰液细菌学转阴和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罗惠倩;赵承杰;曹杨荣;冯炜;王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工艺验证

    目的::验证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试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方法: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中试生产3批样品,对工艺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验证。结果:验证批次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试工艺生产可行,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工艺可靠、稳定。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SPG膜乳化法制备溶菌酶-PLGA微球的研究

    目的::采用白砂多孔玻璃膜( SPG膜)乳化法结合W/O/W复乳-溶剂挥发法,研究制备载蛋白类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微球的一种新工艺。方法:以溶菌酶为模型药物,制备微球,比较制备过程中处方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并对所制得的微球进行理化性质、微球的体内相容性和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制得溶菌酶微球载药量为11.84%,包封率为72.43%,平均粒径为63.89μm,径距为0.675。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表明药物溶菌酶被包裹在微球内。微球的体内相容性良好,体内降解缓慢。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制备蛋白类药物-PLGA微球的新工艺,微球的体外体内性质良好。

    作者:杨梦琪;张永明;陈德;朱婉华;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AKBA)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KBA低剂量组、AKBA高剂量组。皮下注射ISO 100 mg·kg-1诱导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后,测定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血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钙蛋白I( cTnI)、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变化,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AKBA高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移位显著低于模型组;AKBA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心肌酶的CK-MB、cTnI、LDH;AKBA高剂量组降低大鼠血清中MDA,升高SOD活力;AKBA高剂量组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小于模型组;AKBA高剂量组抑制心肌缺血损伤中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AKBA组能有效抑制ISO所致心肌缺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敏纯;李玉文;王明明;张一恺;陆扬;孙渊;丁一;爱东;王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质量控制效力模型的提高方法。方法:建立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豚鼠产生急性过敏反应模型。激发后30 min内观察豚鼠全身反应,并根据致敏性症状评分标准分级。取血用ELISA法测致敏前、攻击前及攻击后豚鼠血清总IgE和组胺水平。结果:攻击后,模型组和卡介菌多糖核酸低剂量组豚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过敏反应症状,而卡介菌中、高剂量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症状明显缓解。模型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 IgE 水平分别为1.6370±0.1586,1.6831±0.2281μg · m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剂量和中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IgE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经牛血清蛋白致敏后,在攻击前后,模型组血清中组胺水平分别为1.4997±0.1331,1.5121±0.0506μg ·ml-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中、低各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中组胺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剂量依赖性抑制牛血清蛋白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其抗急性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与降低血清总IgE和组胺水平有关。

    作者:唐何;李瑞莲;李子珊;陈子渊;欧阳杰湖;王蓉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优选益气固脱颗粒醇提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益气固脱颗粒醇提工艺。方法:以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对组方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阿魏酸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选取L9(34)正交表,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益气固脱颗粒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乙醇浓度与提取次数对浸出物的含量及阿魏酸的提取有显著影响。佳醇提工艺即加10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适于工业生产。

    作者:孙贤;谈瑄忠;郎永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及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注射泵静注。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率、尿量、肝功能、肾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3h、6 h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尿量明显多于治疗前;观察组术后第1、第3天的AST、ALT及LDH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BUN、SCr、β2-MG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3天BUN、SCr、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IL-1β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浆IL-1β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第3天 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心率及尿量。

    作者:周丽;厉旭光;林贤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养血饮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养血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对当归和大枣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选用的色谱柱为Luna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柱温为40℃,流速为0.8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5℃,气体流速2.0 L·min-1。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了当归和大枣的特征斑点,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522~4.176μg (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为1.03%(n=6)。结论:该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的养血饮口服液质量控制。

    作者:章春宇;庄程;商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耐斯糖含量优选制巴戟天炮制工艺

    目的::以制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为指标,优选制巴戟天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测定耐斯糖含量的方法优选炮制工艺。色谱柱为Welch AQ-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97);柱温为25℃;流速为0.8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漂移管温度为40℃;低温雾化。结果:耐斯糖在0.2148~0.6444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5%,RSD=3.5%(n=6)。结论:基于耐斯糖含量测定的制巴戟天佳炮制工艺为:甘草用量为4%,拌炒时间为15 min,煮制锅温为200℃。

    作者:周灿;熊辉;廖莎;樊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po,bid,疗程1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血浆D-乳酸的变化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减少术后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闻久辉;罗世云;夏中平;黄宏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药房托管调研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医疗机构推行药房托管的可行性,为药品零差率改革、药剂科向临床药学转型做出有价值的探索。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上海市7家不同类型医院药剂科和1家著名药品流通企业,访谈相关负责人,并对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Statwing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回收得到93份有效问卷,尽管某医院药房托管改革成效显著,但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医院药房托管持否定态度,认为医院药房托管目前对临床药学的发展弊大于利。结论:未来全面药品零差率和发展临床药学的形势下,药房托管值得探索和尝试,应在法律上明确药房托管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规范流通市场,保障患者权益。

    作者:周忆南;蔡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药师》编辑部迁址公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气管内插管套囊内注入碱化利多卡因对吸烟患者术后咽喉疼、呛咳的影响

    目的::研究吸烟患者气管内插管( ETT)套囊内注入碱化利多卡因能否减轻术后呛咳和咽喉疼的发生。方法:50例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的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 L组)和对照组( S组)。 L组患者ETT套囊内注入碱化的2%利多卡因,S组ETT套囊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麻醉终止到气管拔管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呛咳和咽喉疼发生率。结果:L组在降低患者术后呛咳方面优于S组(P<0.001),在麻醉恢复室(PACU)内术后咽喉疼的发生率L组患者也明显低于S组(P<0.05)。拔管后24 h,两组患者咽喉疼发生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ETT套囊内应用碱化利多卡因可以降低吸烟患者术后咽喉疼和呛咳的发生率。

    作者:谢冠楠;高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四季感冒片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四季感冒片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连翘苷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30℃,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量度长为283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5种有效成分分离度较好;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0%~105.0%。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有效,可用于四季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兆显;赵丹彤;张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的药源性肾损害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而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关注用药中的安全性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阐述抗菌药物药源性肾损害的病理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提示临床重视抗菌药物肾损害的分布和特点,以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刘可欣;管玫;严郁;徐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骨质疏松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碳酸钙片1粒,po,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50 IU, im,qd。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等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各骨密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GP、β-CTX、PTH、BNALP、25OHVitD等骨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骨代谢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单用钙剂治疗,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作者:赵杰;袁义;蒋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