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黄哲梅;廖月红;李剑妮;麦群弟;曹丽红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 传染病, 疾病认知, 遵医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按疾病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传染病的知识宣教.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主动配合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癌因性疲乏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临床认识到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大多数癌症患者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75%~96%的化疗患者,75%~100%的放疗患者,33%~89%晚期癌症患者都经历癌因性疲乏[1],疲乏对癌症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巨大[2].患者在经历疲乏时可能会拒绝接受潜在有效的治疗,或可能不愿意坚持做完治疗或接受足够疗程的剂量[3].

    作者:李艳;徐燕;袁长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护理理论作为护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地用于指导护理实践,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独立性和自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1],而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护理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特别是护理理论的运用使精神疾病的临床护理有了理论基础,措施更具体,进一步突出了护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护理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期为更多的抑郁症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艺;刘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种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优缺点及相关性.方法 对31例监护患者,用2种方法 在患者的同一中心静脉管腔测量中心静脉压,共计186次,采用非参数配对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压力传感器测量值不能代替传统测量值.2组测量值显著相关.结论 2种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 测得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具有相关性.

    作者:韩月红;张雪松;邱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11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57例.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传统应答措施;实验组参照凯特洛列的ASMP教程进行知识宣教,采用现场示范,护患沟通,病友交流,录像播放,电话随访与支持等形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运动锻炼的频率,医嘱依从性,再住院率,关节畸形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实验组在疼痛程度、知识认知程度、运动锻炼频率、医嘱依从性、再住院率、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永娟;吴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合一疗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庆大霉素、白蛋白、局部氧疗(简称三合一疗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溃疡期压疮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病例清创后采用三合一疗法,对照组病例清创后加庆大霉素和敷料覆盖包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合一疗法可明显提高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敏芳;边海芳;傅程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耳部疾病并发眩晕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耳部疾病的微波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病率、规律及机制,探索其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103例耳部疾病患者行微波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病率;眩晕发作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微波治疗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耳部微波患者中,眩晕的发病率为22.3%;中耳疾病患者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外耳疾病;微波治疗结束后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治疗中;眩晕发作与年龄无关.结论 微波治疗耳部疾病过程中,眩晕为常见并发症,中耳疾病患者发生率尤高,且微波治疗结束后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治疗中,须注意防范.

    作者:王淑琴;王志强;邢双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坚强概念的应用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坚强概念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80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坚强概念,在人院后由责任护士通过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法和疾病信息需求问卷调查法收集、分析资料,结合分析结果 从坚强概念结构分阶段、分主次地进行个案指导,激发患者坚强特质,并对实施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施坚强概念后患者心理问题明显减轻,对乳腺癌信息需求比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 坚强概念的应用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毅华;林琼;赖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养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中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保健措施.中医养生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根据脏腑盛衰及阴阳气血的变化情况,探索防病抗衰的方法.<内经>记载的养生方法是:顺四时、适寒温;节饮食、调脾胃;和喜怒、养心神;慎起居、勤锻炼.我们自2006年创建中医药示范区以来,结合中医养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使得中医养生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作者:庄芹;程晓鸣;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作者:郭瑜洁;郁艳梅;陈冬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下唇组织瓣转移修复唇裂术后上唇继发畸形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唇瓣转移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0例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者进行下唇组织瓣转移修复术,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患者均恢复正常上唇形态结构.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

    作者:罗鉴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辽宁省护理人力资源职称学历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辽宁省护理人力资源近3年的职称学历结构变化,提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人员结构发展的建议.方法 向辽宁省85家医院发放辽宁省护理人力资源调查表.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辽宁省护理人力资源职称结构各级别医院均以初级为主,学历结构三级医院以大专及中专为主,二级、一级医院以中专为主.结论 辽宁省护理人力资源学历及职称结构不合理,在各级别医院分布不均衡,提出的对策包括改革护理教育、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继续教育制度化.

    作者:范玲;肖适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科护士护理差错心理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临床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将临床工作中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心理原因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压疮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Braden评分法对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压疮预警风险评估,根据其分值进行早期周密的护理干预.结果 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未发生压疮,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进行预警风险评估、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压疮发病率.

    作者:陈丹琼;谭晓珍;朱肖奇;段清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素笔注射针头重复使用保存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胰岛素笔注射针头多次使用的安全性,以节约患者开支.方法 将60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温组和冰箱保存组各30例,常温组注射后胰岛素笔放于清洁干燥容器中常温保存备用;冰箱保存组注射后胰岛素笔放于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备用.采用咽拭子细菌培养的方法 ,比较2组注射针头在第1、3、5、7天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无论室温保存或是冰箱保存,所有标本均未见细菌生长.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胰岛素笔注射针头可重复使用,但必须专人专用,常温保存与冰箱保存均能达到同样效果.

    作者:蔡小俐;周艳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假性球麻痹患者胃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假性球麻痹系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瘫痪或不全瘫痪,软腭、咽喉、舌肌运动困难,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肌肉萎缩,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为可逆性病变[1].近年来,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假性球麻痹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此类患者必须给予鼻饲,以维持营养,保证治疗,同时减少并发症.然而,长期放置鼻饲管可使患者吞咽功能出现废用性退化,不利于康复[2,3].为此,本研究对老年假性球麻痹的鼻饲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并对鼻饲患者的拔管时机进行选择,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翠;张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的护理

    目的 观察留置针在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320例老年患者应用留置针行浅静脉输液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留置针使用时间1~7 d,平均使用4.8 d,其中首次使用欠合作者36例,经耐心劝说后继续使用;置管失败12例,脱管8例,导管堵塞11例,发生静脉炎13例,给予土豆片外敷48 h后均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应用良好.结论 留置针浅静脉穿刺操作简单,容易学习掌握,适合老年患者长期输液时使用,对老年患者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椎管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因其不仅可为相应手术提供优良的手术条件,且费用较全身麻醉低,在基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椎管麻醉多采用侧卧膝胸位,即双膝关节屈曲并尽量向胸部靠拢,下颌也尽量向胸部屈曲以使脊柱大限度弯曲.良好的体位是麻醉穿刺成功的关键,而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紧张及疾病等原因常出现摆体位时间过长、体位不理想、麻醉穿刺过程中体位变动等情况,影响麻醉穿刺成功率.

    作者:任广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简易指骨夹板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无移位的指骨骨折,往往不需要手术治疗,只要妥善固定,骨折即可顺利愈合.结合临床,我们制作了简易的指骨夹板,效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朝霞;刘友娟;林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背不同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比较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基本治疗手段,手背静脉是常用的穿刺部位[1,2],在临床工作中,不少患者反映不同的手背血管在穿刺时对疼痛的敏感度存在差异,是偶然还是必然?国内外在报道中只是就穿刺前准备、配合方法、穿刺方法、固定方法、辅助方法和护理干预方面进行过相关的报道与研究[3-21],对于自身手背不同血管疼痛敏感度,尚无这方面的具体的报道.2006年3月-2008年3月,针对该疑问结合2所医院实际情况,本研究对2112例患者同一手背不同静脉穿刺疼痛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岚;王淑琼;王霞云;陈薅;周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按疾病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传染病的知识宣教.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主动配合率.

    作者:黄哲梅;廖月红;李剑妮;麦群弟;曹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