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合氯醛不同使用方法的比较

李佩芳

关键词:水合氯醛, 镇静效果, 心脏超声检查, 现报道如下, 口服法, 灌肠法, 高热惊厥, 比较研究, 新生儿, 危险性, 合作性, 磁共振, 常用药, 鼻饲法, 影响, 药物, 颅内, 临床, 给药, 方法
摘要:10%冰合氯醛是一种镇静止痉药,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高热惊厥、颅内疾患引起的抽搐,也是磁共振、心脏超声检查前的常用药.以前常用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由于小儿合作性差,容易引起药物浪费,影响镇静效果,只能分两次给药以达到镇静效果,但增加了危险性.为此,笔者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用鼻饲法与口服法、灌肠法做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多种肝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对该病的防治目前仍是一世界难题.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是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其应用了改善局部微循环的原理,通过治疗使肝动脉、门静脉、胆管强有力的收缩和舒张,使肝脏血流动力发生变化,肝血流量增加,形成生物泵,改善肝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血窦的血流增加,防止微血栓形成,缓解了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得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得到治疗;而对于脂肪肝有利于肝脏脂肪转运,减少肝内脂肪堆积.

    作者:贾艳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护理理论作为护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地用于指导护理实践,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独立性和自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1],而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护理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特别是护理理论的运用使精神疾病的临床护理有了理论基础,措施更具体,进一步突出了护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护理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期为更多的抑郁症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艺;刘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制肩部牵引约束带在颈椎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自制肩部牵引约束带在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以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普通手腕式约束带约束腕关节并牵引暴露椎体.改良组采用自制肩部牵引约束带约束肩部行牵引暴露椎体.分别比较2组前、后路手术腕部皮肤情况.结果 2组患者腕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患者应用肩部牵引约束带在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手术中行肩部牵引,术中椎体暴露良好,特别对第5、6、7颈椎手术的患者,避免了因持续加大牵引力度导致腕部严重压痕,同时提高了术中X线机定位的准确度,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作者:王文兰;刘莉;黄素珍;陈卫珍;郭翠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的护理

    目的 观察留置针在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320例老年患者应用留置针行浅静脉输液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留置针使用时间1~7 d,平均使用4.8 d,其中首次使用欠合作者36例,经耐心劝说后继续使用;置管失败12例,脱管8例,导管堵塞11例,发生静脉炎13例,给予土豆片外敷48 h后均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应用良好.结论 留置针浅静脉穿刺操作简单,容易学习掌握,适合老年患者长期输液时使用,对老年患者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椎管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因其不仅可为相应手术提供优良的手术条件,且费用较全身麻醉低,在基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椎管麻醉多采用侧卧膝胸位,即双膝关节屈曲并尽量向胸部靠拢,下颌也尽量向胸部屈曲以使脊柱大限度弯曲.良好的体位是麻醉穿刺成功的关键,而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紧张及疾病等原因常出现摆体位时间过长、体位不理想、麻醉穿刺过程中体位变动等情况,影响麻醉穿刺成功率.

    作者:任广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下唇组织瓣转移修复唇裂术后上唇继发畸形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唇瓣转移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0例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者进行下唇组织瓣转移修复术,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患者均恢复正常上唇形态结构.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

    作者:罗鉴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日常生活的护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及安全管理、心理护理.6个月后采用χ2检验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3例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显著改变.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严翠香;曾晓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唇腭裂患儿术后及静脉输液肘部制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唇腭裂患儿术后要注意防止患儿抓挠唇部的术区伤口,且术后输液多在头皮静脉,因此对此类患儿均需要注意对其手臂肘部的固定.以往临床上均使用自制纸盒或夹板的方法来固定小儿手臂,但是采用纸盒固定胶布容易脱落,自制夹板工序复杂且需要重复清洗消毒使用,这样既增加了医疗成本,绷带和胶布的固定又常常使患儿的皮肤发红,感到不舒服.2007年9月-2008年4月我科开始使用一种矿泉水瓶改装的固定装置,试用于72例3个月~2岁的唇腭裂术后患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媛璐;贾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合一疗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庆大霉素、白蛋白、局部氧疗(简称三合一疗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溃疡期压疮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病例清创后采用三合一疗法,对照组病例清创后加庆大霉素和敷料覆盖包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合一疗法可明显提高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敏芳;边海芳;傅程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水合氯醛不同使用方法的比较

    10%冰合氯醛是一种镇静止痉药,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高热惊厥、颅内疾患引起的抽搐,也是磁共振、心脏超声检查前的常用药.以前常用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由于小儿合作性差,容易引起药物浪费,影响镇静效果,只能分两次给药以达到镇静效果,但增加了危险性.为此,笔者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用鼻饲法与口服法、灌肠法做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佩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11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57例.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传统应答措施;实验组参照凯特洛列的ASMP教程进行知识宣教,采用现场示范,护患沟通,病友交流,录像播放,电话随访与支持等形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运动锻炼的频率,医嘱依从性,再住院率,关节畸形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实验组在疼痛程度、知识认知程度、运动锻炼频率、医嘱依从性、再住院率、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永娟;吴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种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优缺点及相关性.方法 对31例监护患者,用2种方法 在患者的同一中心静脉管腔测量中心静脉压,共计186次,采用非参数配对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压力传感器测量值不能代替传统测量值.2组测量值显著相关.结论 2种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 测得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具有相关性.

    作者:韩月红;张雪松;邱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脚式夹床输液架的设计与应用

    静脉输液、输血、静脉营养支持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临床常用的传统的输液架体积较大,较笨重.针对这些问题,2006年6月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无脚式夹床输液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克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科护士护理差错心理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临床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将临床工作中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心理原因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诊断性鼻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胃镜检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活检成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段尚不能被大多数的患者所接受并进而拒绝检查,从而延误诊治[1].超细胃镜(鼻胃镜)在保留了胃镜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具有比普通胃镜外径小、镜身纤细、柔软,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检查痛苦等优点.我院2007年5-12月对820例患者进行了经鼻胃镜检查,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按疾病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传染病的知识宣教.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认知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主动配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主动配合率.

    作者:黄哲梅;廖月红;李剑妮;麦群弟;曹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使用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病例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2组患者相关知识水平、服药的依从性.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增强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素珍;孙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养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中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保健措施.中医养生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根据脏腑盛衰及阴阳气血的变化情况,探索防病抗衰的方法.<内经>记载的养生方法是:顺四时、适寒温;节饮食、调脾胃;和喜怒、养心神;慎起居、勤锻炼.我们自2006年创建中医药示范区以来,结合中医养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使得中医养生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作者:庄芹;程晓鸣;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假性球麻痹患者胃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假性球麻痹系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瘫痪或不全瘫痪,软腭、咽喉、舌肌运动困难,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肌肉萎缩,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为可逆性病变[1].近年来,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假性球麻痹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此类患者必须给予鼻饲,以维持营养,保证治疗,同时减少并发症.然而,长期放置鼻饲管可使患者吞咽功能出现废用性退化,不利于康复[2,3].为此,本研究对老年假性球麻痹的鼻饲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并对鼻饲患者的拔管时机进行选择,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翠;张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作者:郭瑜洁;郁艳梅;陈冬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