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高血压老干部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关系分析

岳玲梅;姜涛;许瑞芬;李敏

关键词:住院老干部, 高血压,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研究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98名住院高血压老干部进行测试.结果 1住院高血压老干部SCL-90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常模水平(P<0.01),恐怖高于常模水平(P<0.05);2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倾向外向和不稳定型;3EPQ中N维度与SCL-90中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恐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饮食睡眠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敌对、恐怖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其心理护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典型相关

    目的 探讨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相关关系.方法 以97名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选择职业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为评定工具.结果 两列变量发现的两对典型相关系数都达到显著水平,高职业压力将导致更高的职业倦怠水平,高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倦怠水平.结论 社会支持水平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可能具有中介调节作用.

    作者:张林;刘璐;陈文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人性观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大学生人性现的影响.方法 使用费立鹏等人修订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Ⅰ-CV)和Wrights--man修订的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对哈市3所高校17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1女生的实际家庭适应性和理想家庭亲密度显著高于男生,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实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的大学生;2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人性观两个维度都显著相关;3家庭亲密度对值得信任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家庭适应性对愤世嫉俗因子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及家庭对环境的适应性对大学生的人性现形成有预测意义.

    作者:张晶瑞;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初中生班级环境、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初中生班级环境、自尊水平与成就动机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20名初中学生,采用<我的班级>问卷、自尊量表以及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班级环境中关系维度与自尊水平以及追求成功动机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追求成功动机呈显著正相关;2班级环境中关系维度对自尊以及追求成功动机回归效应显著;控制班级环境中关系维度后,自尊对追求成功动机回归效应显著.结论 班级环境对初中生自尊水平以及成就动机水平有预测作用;初中生在班级环境中体会到的关系状态会直接影响初中生追求成功的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影响初中生自尊水平的起作用.

    作者:张灏;李崇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尤其是男性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他们生活中的社会支持度,以促进护理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有助于深化精神科整体护理的内涵,从而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以北京市两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在职临床护士及一家综合医院普通内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用SSP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较普通内科护士严重,其中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问题更多.精神科轮班护士与非轮班护士、精神科已婚护士与未婚护士、不同职称的护士心理状态存在差异.精神科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SCL-90总分)与年龄、工龄、社会支持度(包括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方面均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我们应该关心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精神科护士自己应该学习的一门功课.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师范大学生自强意识的性别与年级差异研究

    目的 对师范大学生自强意识在性别与年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使用自强意识问卷对某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的自强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自强意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自强意识在4个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总体取向、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的自强意识3个分量表上,女生都显著高于男生.结论 师范大学生自强意识在性别与年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韦油亮;康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系统干预预防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的研究

    目的 研究运用系统干预的方法对预防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的作用.方法 对60例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运用系统干预治疗(研究组)并和60例没有经过系统干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经过系统干预治疗后,在半年时和1年时的复食率、SCL-90、SDS和SAS与对照组比较,都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半年和1年时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1年时父亲过分干涉和保护、母亲在半年和1年时过分干涉和保护、1年时父亲拒绝与否认、半年和1年时父亲惩罚与严厉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主观上获得支持和客现上获得支持,以及感觉对支持利用度在1年时均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研究组在半年时和1年时好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的复食率,起到预防的作用.

    作者:吴树跃;陈泽华;汤妙瑜;秦才来;吴民吉;李植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轻性抑郁障碍疗效及依从性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单独认知行为疗法和帕罗西汀对轻性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差异.方法 将64例轻性押郁障碍患者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6周,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6周评定减分值及6周后疗效,并评定各期依从性.结果 1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P=0);2帕罗汀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第6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16.5,P=0.06);3治疗初期2周时药物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依从性上差异显著(u=385.5,P<0.05),4~6用治疗后,患者依从性没有显著差异(u=424.5和348.0,P>0.05).结论 单独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疗效相当,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桑文华;杜波;张香云;刘卉兰;张彦恒;魏昆岭;齐国娥;徐涛;张旭静;张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长期住院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病人调查问卷对我院住院1年以上的7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病人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多为反复住院.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此类病人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不理想,缺乏家庭监护和被社会忽略.结论 精神病人滞留医院既有自身疾病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发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和家庭康复治疗既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又有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连文仙;魏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本科新生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科新生入学后的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864名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学习适应差异显著(P<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满意度、情绪、自我、校园生活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人际关系、情绪、自我适应、满意度、学习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不同群体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于琪;任志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青少年父母教养观念调查研究

    目的 探索青少年父母的教养观念.方法 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调查了466名青少年的父母,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少年父亲和母亲的教养观念各因素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父母对青少年的成就期望有着明显的差异,青少年的性别和独生子女因素都影响父母的教养观念.结论 父母的文化程度,青少年的性别以及是否非独生子女影响父母的教养观念.

    作者:刘小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酒依赖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 探讨酒依赖的临床特点与国内外治疗现状,以便更好进行防治.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在近10年内检出相关论文40余篇,进行阅读和整理.结果 酒依赖者的特点包括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及耐受性;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酒依赖有效.结论 心理和药物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建明;彭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芪参复康胶囊对大鼠睡眠剥夺后脑组织NO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参复康胶囊对大鼠睡眠剥夺(SD)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行为变化,探讨芪参复康胶囊对睡眠剥夺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大鼠TSD模型,观察大鼠经过3天SD后额叶和海马NO含量和SOD活性,并观察采用芪参复康胶囊干预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大鼠额叶和海马NO含量和SOD活性均升高.芪参复康胶囊干预后大鼠脑内NO含量及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0.05).结论 芪参复康胶囊具有改善生化代谢作用,可减轻睡眠剥夺对机体的损害.

    作者:邓自和;吴兴曲;杨来启;张建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对2至4年级320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对象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高全国常模,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低于大学生样本(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学习、健康三因子以及应对方式中自责、退避、合理化三因子与SCL-90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高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优于大学生样本,劣于1986年健康成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身体健康生活事件和自责、逃避、合理化、幻想应对方式均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

    作者:郭俊慧;白雪光;王晓萍;成敬;王高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促进身体恢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为86.7%,其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t=14.11,强迫t=9.96,人际关系敏感t=8.62,抑郁t=10.64.焦虑t=11.92,敌对t=10.59,恐怖t=11.87,偏执t=11.12和精神病性t=12.20,P均小于0.001);不同性别的内科住院患者只在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08,P<0.05);不同工作性质的内科住院患者在躯体化(f=-2.12,P<0.05)、强迫(t=-2.37,P<0.05)、人际关系敏感(t=-1.99,P<0.05)、抑郁(t=-2.54,P<0.05)、恐怖(f=-2.38,P<0.05)、偏执(t=-2.28,P<0.05)和精神病性(t=-2.51,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脑力患者在这些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体力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其工作性质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大.

    作者:庞金凤;杨绍清;高志俊;李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解郁丸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 验证中药解郁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纳入中药解郁丸和丁螺环酮对照组各60例,于治疗前和疗后2、4、6周分别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疗效与副反应评定,于疗程结束后采用4级疗效标准评定总体疗效.结果 解郁丸组显效率80%,丁罗环酮组显效率76.6%,治疗前后两组内减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两组间减分率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解郁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肯定,与丁螺环酮疗效相当,且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马建华;李雅忠;徐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认知干预对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患者术后体位适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患者术后体位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收入我科的72例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实施认知干预.结果 通过认知干预,干预组较对照组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患者的体位适应性强,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可提高其术后的体位适应性.

    作者:高静;张桂湘;朱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结论 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作者:刘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鉴定结论的法律地位与评价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属性与地位.方法 对精神病人恤刑制度的历史发展、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法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结果 对精神病人的恤刑制度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保护,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较20世纪80年代已趋于严格.结论 鉴定结论符合证据学的一般特征.

    作者:刘双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对方式问卷(COPE)在中小学教师样本中的修订

    目的 对Carver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COPE)进行修订,考察该量表应用于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的适用性.方法 以内蒙古530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并确定该问卷测评维度的佳结构.结果 结果支持应对方式问卷的9因子的一阶因子结构斜交模型,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CSS)确定为9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4.342%,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61,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CSS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证明了应对方式具有多维度性及应对方式彼此相关性的假设.

    作者:申艳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放松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放松前和放松后3个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 放松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BPRS、SDSS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放松训练技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促进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值得在精神科推广.

    作者:李健;于瑞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