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干预预防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的研究

吴树跃;陈泽华;汤妙瑜;秦才来;吴民吉;李植荣

关键词:系统干预, 预防, 联邦止咳露, 成瘾, 复食
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系统干预的方法对预防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的作用.方法 对60例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运用系统干预治疗(研究组)并和60例没有经过系统干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经过系统干预治疗后,在半年时和1年时的复食率、SCL-90、SDS和SAS与对照组比较,都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半年和1年时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1年时父亲过分干涉和保护、母亲在半年和1年时过分干涉和保护、1年时父亲拒绝与否认、半年和1年时父亲惩罚与严厉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主观上获得支持和客现上获得支持,以及感觉对支持利用度在1年时均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研究组在半年时和1年时好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的复食率,起到预防的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长期住院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病人调查问卷对我院住院1年以上的7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病人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多为反复住院.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此类病人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不理想,缺乏家庭监护和被社会忽略.结论 精神病人滞留医院既有自身疾病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发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和家庭康复治疗既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又有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连文仙;魏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促进身体恢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为86.7%,其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t=14.11,强迫t=9.96,人际关系敏感t=8.62,抑郁t=10.64.焦虑t=11.92,敌对t=10.59,恐怖t=11.87,偏执t=11.12和精神病性t=12.20,P均小于0.001);不同性别的内科住院患者只在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08,P<0.05);不同工作性质的内科住院患者在躯体化(f=-2.12,P<0.05)、强迫(t=-2.37,P<0.05)、人际关系敏感(t=-1.99,P<0.05)、抑郁(t=-2.54,P<0.05)、恐怖(f=-2.38,P<0.05)、偏执(t=-2.28,P<0.05)和精神病性(t=-2.51,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脑力患者在这些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体力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其工作性质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大.

    作者:庞金凤;杨绍清;高志俊;李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中生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及同伴接纳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中生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及同伴接纳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题行为和同伴关系问卷对8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1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呈显著性负相关;2家庭功能与学习、体育等同伴接纳性呈显著性正相关;3总的功能、情感反应对高中生问题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4总的功能、行为控制对高中生同伴接纳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结论 高中生家庭功能对其问题行为及同伴接纳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刘旭;刘志军;范兴华;姚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6~8岁儿童权威认知的特点及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了解6~8岁儿童对童年早期出现的权威人物与权威形象的认知特点.方法 采用质的研究法,通过结构式访谈访问26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结果 发现儿童对父母的权成管教基本都报以理解的态度,儿童对教师的管教也表示支持,另外,知识、能力与外形会影响儿童对教师权威的认知.结论 儿童对父母权威式教育认知可分为目的 导向、责任导向以及否认3类,并影响他们对父母的情感认知,教师权威对儿童伙伴意识有潜在的影响,父母权威相对于教师权威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作者:章菁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住院高血压老干部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关系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98名住院高血压老干部进行测试.结果 1住院高血压老干部SCL-90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常模水平(P<0.01),恐怖高于常模水平(P<0.05);2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倾向外向和不稳定型;3EPQ中N维度与SCL-90中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恐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饮食睡眠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敌对、恐怖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其心理护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岳玲梅;姜涛;许瑞芬;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性社区干预及个案干预,干预期1年,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病情控制、就业、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病情改善率由34.1%上升为70.4%;患者的就业率由23.5%上升为47.4%;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P<0.01).结论 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作者:吕长波;吴光现;李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衡阳市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衡阳市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大学生恋爱状况问卷对衡阳市4所高校的800名大学生的恋爱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问卷的4个维度(现实表现型、慕才攀比型、空虚满足型、尝试体验型)能较好的概括目前大学生恋爱状况的各个方面;衡阳市大学生的恋爱状况表现出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性质的差异.结论 大学生恋爱状况值得关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非常有用.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问卷简便易行,有助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诊断.

    作者:王本强;牛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青少年父母教养观念调查研究

    目的 探索青少年父母的教养观念.方法 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调查了466名青少年的父母,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少年父亲和母亲的教养观念各因素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父母对青少年的成就期望有着明显的差异,青少年的性别和独生子女因素都影响父母的教养观念.结论 父母的文化程度,青少年的性别以及是否非独生子女影响父母的教养观念.

    作者:刘小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更年期女性伴发抑郁情绪的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更年期女性伴发抑郁情绪的现状,为制定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市区10个居民小区45~55岁359名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可疑抑郁23人,占6.40%,肯定抑郁31例,占8.64%.更年期症状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即Kupperman评分越高,抑郁评分也越高(P<0.001).结论 更年期症状是影响中年女性抑郁情绪的高危因素,改善更年期症状可减低更年期抑郁的发生.

    作者:尹延梅;岳静玲;程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工作倦怠理论与研究展望

    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进行简要回顾,阐述了工作倦怠的主要特征及其给个体、家庭、组织,甚至整个社会等带来的负面影响,重点介绍了工作倦怠的4种理论解释--社会-文化-历史的倦怠现、与匹配有关的理论、与资源论有关的倦怠观和存在主义的倦怠观.展望工作倦息领域研究应加强5个方面的研究:测量工具的改进与统一;工作倦怠诊断标准的确定;加强工作倦怠形成过程和干预机制研究;关注宏观因素工作倦怠的影响,以及各层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加强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陈晶;吴均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某公安分局全体警察的工作倦怠状况调查

    目的 以某公安分局全体警察为样本调查基层民警的工作倦怠状况.方法 采用MBI--GS工作倦怠量表调查397名警察.结果 基层民警工作倦怠中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及低效能感维度的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3.76±1.25、3.17±1.35、3.65±1.10.单身警察在情感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已婚警察;26岁至35岁、36岁至45岁年龄段的警察比46岁以上的警察情感衰竭更为严重;刑侦民警和派出所民警比机关民警的情感衰竭更严重,派出所民警比机关民警玩世不恭更严重;服务性岗位的警察比从事业务性岗位的警察职业效能感更低.结论 基层公安机关民警的工作倦怠较为严重,在婚姻状况、年龄、警种和岗位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志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应激对小鼠NPY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应激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神经肤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慢性应激对学习记忆和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 采用束缚制动的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应激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应激状态下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PY的含量.结果 应激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比例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脑组织NPY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慢性应激可引起机体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慢性应激可导致小鼠脑组织NPY的高表达,且NPY与心理应激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相关,提示NPY可能作为应激分子参与机体的心理应激过程.

    作者:马颖;卢莉;袁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人格特质分析

    目的 对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的人格特质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修订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88例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与88例正常青少年进行测评.结果 适应障碍组的因素A(乐群性)、C(稳定性)、F(兴奋性)、Q2(独立性)、H(敢为性)均分别低于正常人组(P<0.001或P<0.05),因素O(忧虑性)、Q4(紧张性)、I(敏感性)、L(怀疑性)均分别高于正常人组(P<0.001或P<0.05);适应障碍组的心理健康因素、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因素均分低于正常人组(P<0.001);适应障碍组适应与焦虑型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01),适应障碍组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怯懦与果断型均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 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人格特质与正常青少年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许萍;杨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等对954名大学新生进行小团体测验.结果 1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是否为师范类专业、家庭收入高低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2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尊是预测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国华;王春莲;李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高血压病人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血压测验结果,经配对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实验组使用药物并放松训练和心理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测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桂湘;高静;朱金华;刘常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本科新生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科新生入学后的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864名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学习适应差异显著(P<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满意度、情绪、自我、校园生活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人际关系、情绪、自我适应、满意度、学习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不同群体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于琪;任志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夫妻相互支持在悲伤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研究夫妻相互支持在悲伤康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 通过对四川灾区1例失去女儿的母亲的心理援助,分析病态悲伤产生的原因以及夫妻关系在悲伤辅导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具体辅导计划.结果 随着夫妻关系的改善,母亲的情绪也在一天天好转.结论 理解、支持、转移注意力、积极引导参与活动等方法是悲伤处理的重要方法,而悲伤辅导中的夫妻间的相互支持和关心对于人们走出哀伤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王玲;郑会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结论 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作者:刘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初中生班级环境、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初中生班级环境、自尊水平与成就动机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20名初中学生,采用<我的班级>问卷、自尊量表以及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班级环境中关系维度与自尊水平以及追求成功动机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追求成功动机呈显著正相关;2班级环境中关系维度对自尊以及追求成功动机回归效应显著;控制班级环境中关系维度后,自尊对追求成功动机回归效应显著.结论 班级环境对初中生自尊水平以及成就动机水平有预测作用;初中生在班级环境中体会到的关系状态会直接影响初中生追求成功的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影响初中生自尊水平的起作用.

    作者:张灏;李崇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为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试了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10名,其中贫困生为48名,占总人数的21.8%.结果 1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在自我灵活性(t=2.870,P<0.01)和自我刻板性(t=-3.507,P<0.01)方面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在自我和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贫困医学生的自我和谐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医学院校贫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高,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同时贫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不受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影响.

    作者:张珊珊;时晓霞;杨阳;杨绍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